《认知方法论》复盘八

这周的《认知方法论》主要讲的是“镜子”、“灯”、“如何用灯”和“认知周期”。这周的概念可能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遇见类似的事情,事后也不会多想。这周伯凡老师系统的讲了:如何用镜子看见自己?如何用灯照亮前方的路?如何在到达目的地后,重复使用以上工具,从而终身学习。

图片发自App

一、镜子

“镜子”是一种“求真”的工具,也是一种制造幻象的工具。镜花水月,镜中花、水中月,看似实实在在的存在,但在镜中、水中又空无一物。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经文用“镜子”来解释,就清楚多了:镜子里的“色”就是空的,啥都没有,正因为它的空,才能够将外面的“色”吸纳进来,但吸纳之后,它也不收藏。

我们要用“镜子”的思维方式,经常观察自己,看自己的心态,看自己的言行。但从“镜子”里看到的又不一定是全貌,是有局限的。如果你想走出黑暗森林里,你不能说想有一张地图看到全貌后在走出去,这时候你需要一盏灯照亮前方的路。

图片发自App

二、灯

灯帮你看清周围的真实样子,是让你获得真相的一种辅助性手段。但是,看见不是目的,如何做一件事才是目的。

当我们在黑暗森林里用一盏灯寻找出路时,看到河流、山谷、悬崖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安全得通过,到达目的地。

我们在使用“灯”的时候,要意识到它的“有限性”。任何工具和思维都是有局限性的,其实没有看到的比我们看到的还要多。

图片发自App

三、终身学习

这个话题罗胖经常讲。作为得到用户来讲,已经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了,最起码是有终身学习者的潜质。

认知的开端是敬畏、服从、空杯状态。如果你还没有进入空杯心态,证明你一直还滞留在前一个周期里。

我举个自己的例子。我也算是一个资深健身者,自认为练得还行。在别人给我一些建议的时候,我有时就听不进去。不管对方讲的对不对,其实我的心态已经不是“空杯”心态了,这就是“认知留级”。

有一天在健身房看到一个个字不高、块头不大,但肌肉线条、饱和度都非常棒的高手。一问,才知道人家年龄50多岁了,已经练了20多年了。在随后的交谈中,我下定决心以后就跟着他练了,他什么时来,我就什么时候来,他练什么,我就练什么。在之后的几个月里,我在师傅那里学到了很多健身的技巧和做人的道理。

在这个过程中,权威首先是用来崇拜的,最终才是用来反叛的。“反叛”是一个周期的结果,要开启下一个认知,就要让自己回到“敬畏”的状态,也就是空杯心态。

我是和你一起成长的小强。以上是我的学习心得,希望对你有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方法论》复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