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创业?不存在的。

这两天曾经的老师来找我说,想一起合伙开普拉提馆,然后提了一嘴“我觉得咱俩互补”。

性格互补?价值观互补?商业敏感性互补?还是能力互补?战略眼光互补?And so on?

抛开所有的个人感情因素,想作为一个年轻的创业者,浅谈一些自身对于创业这件事情的看法,希望对一些尚未从体制里出来或者准备创业的小伙伴有一些警醒。

因为我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创业成功案例,所以只能结合自身的失败以及一些前人的经验,来浅显地阐述一下自己曾经踩过的坑。



NO.1 钢琴辅导班的失败案例————教育从业者的壁垒

【高中 JUNIOR.TIME】

高一暑假,由于自身性格活泼好动的因素,在做完暑假作业之后,去面试了一家乐器机构学校的暑期工。

然后展现了如何充分利用上班时间,学会拍老板马屁。老板在接受了我的马屁之后,非常受用的教会了我组装和调试所有的乐器。

于是两个月的时间,在老板的谆谆教诲下,我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乐器调试后期服务人员(销售员),工作岗位的内容就是“如何利用学会的乐器调试技能,去接待新到访的家长,购买乐器类课程。”

就这样我用了三寸不烂之舌,以及对人性消费心理的无知,成功没有卖出去一个课程。

但是却无意中收获了几个学钢琴的小朋友,指明想要跟着我学习钢琴。


【毕业 JUNIOR.TIME】

大学毕业后,这些曾经跟着我学钢琴的学生家长们,又再度找到了我,说孩子不能接受其他老师的严厉性格,还是想回头来和我学习钢琴,刚好我也毕业了,想问问现阶段能不能继续教?

我这一听,人傻了。

都隔了多少年了,小朋友们竟然还能记得我。

究竟是曾经对孩子的耐心和温柔铭刻在了小朋友们的心里,还是对家长们节日的关心给大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不得而知。


【创业 JUNIOR.TIME】

当我天真地以为,自己从此就能够走向个人辅导班的道路时,却没想到收到了新东方的offer。

权衡之下,想着一边上班一边做着钢琴老师的工作。

但这个决定,并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学员转化率。

应届生刚上班的繁琐事务,以及对企业各项管理不熟悉的原因,让我懈怠了对学生课程内容的后续跟进服务。

甚至于到后来,每一节课都是人家家长主动找我来约的课。

还会担心由于我忙不过来,临时取消课程。

慢慢的,我发现学生们的上课频率越来越低,哪怕是带领着他们去参加比赛和各项考级活动,都已经不能打动他们对于学习钢琴的热情了。

也许,不成熟的我曾经会把责任归咎于工作的忙碌,还会把理由看作是学生们慢慢长大,导致的课业负担重,没时间练琴。

但是,我终究还是要面对一个道理:

售前和售后是一整套的服务体系,人不能辜负别人的信任,更不能丢了初心。

很多人整天焦虑未来,但却没有意识到,未来就是由无数个今天,无数个当下组成的。

解决好当下的问题,认真做好今天该做的事情,未来就会在当下解决的一个个问题中延展出去,水到渠成。



NO.2 微商的失败案例————放不下面子的壁垒

【怀疑】

大二那年,在堂姐的极力鼓吹下,我进入了微商行业。

虽然整个过程懵懵懂懂又带些小兴奋,但终究对整体的微商运营模式是不熟悉的。

甚至于当年,有很多新闻在曝光传销组织的案子。

这使得我的内心也不由得一阵惶恐。

因为没有做足前期充分的调研,所以支撑我有动力去做这个行业的唯一的理由,就是——高利润。

而在生意经里面。

单纯被利益驱动而产生的行为,往往是被印证风险性极高的。

记得在整个半年的时间里,我一边怀疑着公司的合规性,一边在堂姐那里拿货。

比较打脸的是,这家公司目前貌似发展的还是很不错,而我所有怀疑的来源仅仅是自己的懒惰——不愿意去学习如何调研一家公司的合规性。

所以那句话也没说错。

人蠢就要多读书。


【打脸】

尽管如此,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我还是秉持着一个大学生该有的热枕,从身边的室友开始推销,从自身体验感开始示范。

这时候,人际交往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因为对人品的熟知和感情因素的加持,室友们都不假思索的给我做了第一单生意。

为了回馈她们的善良和信任,我将自己的利润降到最低,只为了能够不辜负她们的生活费。

就这样的模式,我用15天的时间很快就把二级代理商上万的货源都销掉了。

因此,我犯了人性中最不该犯的错误——心态膨胀。

刚好适逢毕业实习期间,想着回家好囤货,我第二次着手拿了一级代理商的货量。

这一次,我发动了亲戚里的宝妈和我一起做这个项目。

信心满满地打印了所有的海报和活动方案,准备心血来潮地搞一次地推活动,将名气和口碑都打出去。

结果,还没开展一天,我就默默退回了家。

现在回头去想:

如果当时我能忍受住邻居的指指点点,会不会今天也是能靠做微商喜提BBA的销冠了?

如果当时我能放下脸面和从小看我长大的人推销,会不会今天也帮助了不少人改善健康了?

如果当时我能执着一点,对自己做的事情充分的认可和自信,是不是就不用将货源堆砌在家里那么多年了?

可惜没如果。

有些机会一旦错过了,是无法重来的。



NO.3  工作室的案例————健身从业者的壁垒

【温暖】

不得不说,我从来不愿意承认开工作室这件事情,是失败的。

只是它需要更多的改革和创新

见过工作室样子的学员都知道,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健身工作室,还是一个有爱的聚集地,是大家工作之余释放自我的地方。

因为我始终相信,靠利益是留不住人心的,能让人在下班后跨越3个区来锻炼的地方,必然是有过人之处的——

无论是对老师的信任,还是对环境的认可,甚至于,是对氛围的向往。

大上海的节奏很快,快到有时候需要在短期内掌握一项技能,快到让人根本分身乏术,快到都不记得昨天是和谁打过一个招呼。

可是,创业那么艰难的事情,偏偏就是会因为一些生活里的光亮而显得格外有意义。

因为有这些始终如一的小伙伴,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无论是买课还是买吃的,都将每一层感动不断升温。

要抱着一颗感恩自足的心,珍惜自己拥有的,明白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哪些根本不重要,然后专注地发掘个人价值,追求自己的梦想。

///以内心滋生的幸福感和快乐来衡量成功与否,而不是为身外之物纠结烦恼,然后你会发现,你的生命通透明朗,你的人生有无限可能。

【复盘】

也许,是主营业务收入的过于单一,导致于每个月的利润值都不符合预期;

也许,是线上推广的平台活动过于烧钱,导致于做实体越来越难;

也许,是地理位置的选择相对难找,导致于自然流量的匮乏;

也许,是主营业务的板块不在熟悉的地段,导致于前期的获客成本铺的过大;

也许,是预付制的收费方式本身存在问题,导致于每个月的正营收都非常不可观;

也许,是共同运营的两个人的价值观偏差太大,导致于做任何决策的时候无法同频。

这个复盘,本该三个月前就做了。

但是直到看完这本《基层女性》,才有了动力去思考过往发生的一切的由来。

抛开个人因素,单纯从事业的角度出发。

我无法再选择一个价值观完全相悖的人,去实现共同创业这件事情,当两个人都有权利对大项做决策的时候,拍板的那个人,起码要具备更多的经验和眼光。

就像是陈数在电视剧里的那句台词:

///“我做事情的原则就是:

从利益出发,它要不要做;从风险出发,它该不该博;从能力出发,它该不该干;从结果出发,它划不划算。

而不是别人告诉我,我对不对。”

很多事情是没有对错的,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的。

站在不同人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见解,然而只有客户至上,诚信第一的生意,才能够源远流长。

人一定要赚自己良心能安的钱。

独立生活是走向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第一步。

在上海的5年里,大多数时候我和你们很多人一样,独自面对并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

而在这个过程中,人格会以令人惊喜的速度成长。

无论是不是被逼上梁山作出的创业选择,我很幸运这些年自己一直在成长,在所有人的支持和温暖里学会如何自洽,努力去做一个沉稳的大人。


写在最后:

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人辜负你的善良,你要做的就是把他们从生活里清除,不要让他们改变你。

无论你在经历什么痛苦,走在什么岔路或弯道上,只要你是一个善良的人,善良就会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指路灯,温暖你,给你力量,把你带到同类人身边,让你最终被温暖的人包围。”

——by 王慧玲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度创业?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