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月亮的女孩》:不要等待世界为你改变

读《追月亮的女孩》之前,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她的作者莎拉▪埃迪森▪艾伦,她的作品充满了浓浓的魔幻元素,并以描绘浪漫缠绵的爱情和乡间小镇风情见长,被称为“南方风味的魔幻写实”。

所以,当你翻开《追月亮的女孩》,读到树林里窜动的白光、随心情改变的壁纸和埃米莉的巨人外公时,不必惊讶,《追月亮的女孩》正是一部带有魔幻色彩、却展现真实生活的小说。

主人公埃米莉17岁时失去了母亲,只身来到北卡罗莱纳州的穆拉比小镇投靠她的外公。意想不到的是,她的妈妈达尔茜在穆拉比的名声并不好,居民对达尔茜的评价和埃米莉记忆中的妈妈判若两人。更奇怪的是,妈妈从来没有对埃米莉说过任何关于穆拉比的事情,埃米莉甚至不知道她还有一个外公。

《追月亮的女孩》不是那种一眼就可以看到结局的书。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故事思维,娴熟地埋下层层伏笔,又抽丝剥茧,不疾不徐地揭开每一个真相。倘若在睡前打开这本书,那恐怕要贡献个通宵了。

从书名《追月亮的女孩》来看,“月亮”应该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一样,代表一种美好的理想。不过,艾伦笔下的月亮,更倾向于看似遥不可及却又近在眼前的美好。

01 冲破禁锢的勇气

埃米莉来到穆拉比小镇后认识的第二个人是温▪科菲。温所在的科菲家族是穆拉比的经济支柱,但他们有个怪癖,夜晚绝不会出门。镇上的居民以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持高贵的身份,但二十年前,达尔茜利用了温的叔叔罗根▪科菲的感情,让科菲家族的秘密大白于天下——“科菲”家族的男士在夜间会发光。

科菲家族的祖先因此屡遭迫害,四处逃亡,为了隐藏秘密,他们在穆拉比安家后便在夜间闭门不出。即便时代变迁,文明开化,科菲家族在穆拉比有了德高望重、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依然没有勇气在夜间出门。

被自卑和恐惧禁锢了内心,做个普通人也成了奢望。从小到大,父亲摩根▪科菲都告诉温:永远不能拥有别人的自由,永远不能改变。但二十年前发生的那件事让温意识到,即便家族秘密曝光,小镇居民对待他们的态度也并无不同。虽然父亲固执地认为小镇居民从来不与他们交谈发光的事情是出于同情,但温却认为拒绝交谈的不是小镇居民,而是他们自己。他决心改变父辈留下的“传统”,而埃米莉的到来,让他的决心有了意义。只要达尔茜的女儿接受了他的与众不同,就会让科菲家族重新审视他们的观念。

与温不同,埃米莉从小就被母亲教导:不要等待世界为你改变。面对不欢迎她的小镇,埃米莉没有逃避,母亲的过错,需要她去弥补,小镇的宽恕,需要她去争取。

埃米莉和温,一个优雅善良,一个温柔细心,他们很快吸引了对方,也被对方吸引。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温把埃米莉约到了广场的演奏台,二十年前也是在这里,达尔茜招来全镇居民,诱骗罗根暴露了家族秘密。

一方演奏台,承载着两个家族的哀伤,但对温却意义非凡。相同的地点,如果能得到不同的结局,那就像改写了历史一般,足以让家族重新考虑他们的未来。但是,温并不确定他将面对的,是历史悲剧的重演,还是家族命运的转折。同样,埃米莉也不确定她面对的是一次表白,还是一次报复。

月光下,温的皮肤散发出温暖的白色光芒,就像波浪起伏的生命。与二十年前不同,演奏台上只有埃米莉一个观众,尽管她已惊得说不出话,但她很快意识到这不是一场报复,并渐渐恢复了平静。面对温的忐忑和期待,埃米莉走上前去,握住了他的手,认真地告诉他:“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往往缺少为了它孤注一掷的魄力。就像电影《改革之路》里那句话:“你以为挑起生活的担子是勇气,其实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才更需要勇气。”对于温来说,与其拖着锁链舞蹈,不如张开臂膀跳崖。幸运的是,温遇到了埃米莉,这个女孩也一样,不管前方是山重水复,还是柳暗花明,都心无所惧。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人生的能力,只要勇敢踏出第一步,向往的“月亮”也会离你越来越近。

02 足球场的幸福轮回

从书名看,追月亮的女孩,自然是指主人公埃米莉,不过,如果你读完全书,了解了朱莉娅的故事,一定也会把她当做追月亮的女孩。

朱莉娅是达尔茜的高中同学,关系很糟的那种。她在一年半之前回到穆拉比,处理父亲去世后留下的房产、店铺和债务。她的计划是用两年时间经营父亲的烧烤店,并发挥她的特长在烧烤店售卖蛋糕,用赚来的钱偿还债务,然后就离开穆拉比,回到巴尔的摩。在朱莉娅看来,巴尔的摩才是真正属于她的地方,在那里,没有人了解她的过去,朋友们都认为朱莉娅一直是一个有教养的好女孩。

实际上,少年时期的朱莉娅很叛逆,她总是板着脸、态度粗鲁而且打扮怪异。她把头发染成亮粉红色,戴着一条镶着铆钉的皮质短项链,把眼线画得又粗又黑,夸张的像双眼淤青了一样。她这样打扮,是为了吸引父亲的注意,因为父亲再婚后就把心思全部花在了新欢身上。后来,朱莉娅开始自残,接着她就被送进了寄宿学校,从此再没回过穆拉比。

当过去不能唤醒美好回忆,不如和它一刀两断。朱莉娅一直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但埃米莉的出现让她有所动摇,或许因为有相似的经历,仅仅见了一面,朱莉娅就决定要帮助这个女孩融入穆拉比。

朱莉娅和她的房东斯特拉是高中同学,不过在过去,她们的关系也很糟糕。埃米莉到来之前,朱莉娅和斯特拉,以及所有的穆拉比居民都保持着距离,她会每天早早的去烧烤店做蛋糕,然后在第一批客人进店吃早餐时离开。

朱莉娅最不想见到的是索耶。索耶也是朱莉娅的同学,还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去寄宿学校前的一个晚上,朱莉娅和索耶在学校足球场的草地上发生了一夜情,导致16岁的朱莉娅怀孕。由于索耶拒绝负责,朱莉娅的父亲也不接受这个孩子,朱莉娅只能绝望地放弃了女儿的抚养权。

穆拉比的一切都是糟糕的,但在埃米莉造访她和斯特拉的住所之后,情况悄悄的改变了。

除了做蛋糕,朱莉娅有了新的“工作”,她要保护埃米莉,帮她了解小镇,了解她的母亲。这份特殊的关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把朱莉娅推进了斯特拉和索耶的生活里。

当生活有了交叉,思想有了共鸣,情感就有了融通。

一直以来,朱莉娅都认为她的美好未来在巴尔的摩,但是,在收到巴尔的摩的好友南希的明信片后,朱莉娅对自己的美好未来有所犹豫。南希毫无预兆的结婚了,这让朱莉娅意识到自己和南希之间的友情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她还意识到巴尔的摩的那些伙伴在她缺席的一年多时间里已经各自天涯,那个看似美好的地方就像一个泡沫,轻轻一戳就会破掉。

朱莉娅发现,斯特拉一直很关心她,还把她当做最好的朋友。虽然她们年少时并不和睦,且性格迥异,但朱莉娅觉得,和巴尔的摩的朋友在一起,从来没有像斯特拉这么亲近,因为巴尔的摩的朋友把她当成他们想象中的人,但斯特拉完完全全了解她的过去和现在,接受的是真实而完整的她。

朱莉娅还发现,索耶一直在努力寻求她的原谅。当索耶从特斯拉口中得知朱莉娅做蛋糕是因为自己,便豁出了那张魅力四射的“热脸”,无比殷勤地去贴朱莉娅的“冷屁股”。

越来越有温度的穆拉比逐渐融化了朱莉娅禁锢自己的保护壳,她意识到囿于过去,什么都不能改变,只有主动放下,才能重新开始。所以,她给自己的情绪放了个假,然后遵从内心,选择了宽恕。

我们最想逃离的地方,往往隐藏着最真实的自己,当我们主动敞开心扉,就会发现这里收获的一切,才是最真实、最纯粹、最可靠的。二十年后,依然是在学校的足球场边,朱莉娅和索耶尽释前嫌,这个曾经让她遗失了幸福的地方,又让她重新找回了幸福。

朱莉娅追逐的月亮,就是那种看似遥不可及却近在眼前的美好。和朱莉娅一样,我们总是固执地认为幸福尚在远方,当心头的重担卸下才发现,幸福就在原地,从来不曾离开。

03与内心的自己和解

埃米莉的外公万斯·谢尔比身高两米五,这样的高度很难让人对他有任何亲近的欲望。埃米莉刚见到万斯的时候,觉得他像用软木而非钢筋混凝土盖成的摩天大楼,随时都会坍塌。

在埃米莉看来,万斯外公的房子就像很久没人居住一样,除了后院疯长的杂草,其他地方都是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活力。万斯外公也是死气沉沉的,甚至有点害怕和她相处,连埃米莉的一个转身都会让这个巨人不安地后退一步。埃米莉发现,万斯外公很喜欢去厨房检查烘干机,虽然那里面什么都没有。

事实上,万斯一直活在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女儿的懊悔中。

万斯是谢尔比家唯一的孩子。二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带着遗憾去世了,他们认为巨人儿子会打一辈子光棍,无法为谢尔比家族绵延子嗣。

虽然万斯真的活成了父母口中的样子,离群索居,性情孤僻,但他并没有打光棍。他遇到了性格开朗、无所畏惧的莉莉,这个女孩像一抹明亮的绿色,让万斯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相比莉莉的多姿多彩,万斯的生活几乎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刚结婚的时候,万斯总跟在莉莉后面看她做家务,看莉莉是否在按照他的方式去做。最让莉莉生气的是,她每次从烘干机里取出衣服,万斯还要再检查一遍。所以有一次,莉莉往烘干机里放了一只青蛙,万斯毫无预兆的摸到了这只黏糊糊的动物,吓得不轻。莉莉后来多次拿这件事情取笑他,但那之后,万斯也会在烘干机里摸到不同的礼物。

莉莉在达尔茜12岁的时候去世了。谢尔比痛苦万分,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思念爱妻上,不去考虑如何继续他的生活,也不考虑如何抚养达尔茜。

万斯给了女儿想要的一切,车子、奢侈品、钱,唯独没有给她陪伴和关爱。他不关心女儿在学校的飞扬跋扈,也不关心女儿和罗根▪科菲的感情,直到二十年前那件事情发生,他才开始后悔,但达尔茜远走他乡,再也没有回来。

与懊悔相伴了二十年,烘干机是万斯唯一的精神寄托,即便莉莉已经去世多年,万斯还保留了检查烘干机的习惯,他一直幻想着里面能找到莉莉留下的东西。

为了帮助万斯外公打开心结,埃米莉修剪了后院的草木,让这里重新焕发生机。然后,她抓了一只青蛙,塞进了烘干机里。

可以想象时隔几十年,万斯再次摸到青蛙时的情形。带着幸福的恍惚,他跟着青蛙来到后院,发现了修剪一新的绿植。他突然想起来,达尔茜在莉莉去世以后也修剪过它们,她曾尽自己努力改变他们的生活,但作为父亲的他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万斯突然明白了莉莉在烘干机里放青蛙的真实用意,她是想提醒万斯不要拘泥于事情本来的方式,不要害怕改变,也不要害怕改变带来的结果。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面对人生的又一个岔路,万斯选择与自己和解。与其沉溺于过去,用无意义的懊悔禁锢自己的内心,不如活在当下。他郑重地埋葬了心底的执念,找来了修理匠,把房屋、院子修缮一新。他要把逃避了二十多年的责任全部补偿给埃米莉,为自己和埃米莉开启崭新的人生。

《出版人周刊》写到:“拥有丰富想象力的艾伦用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式讲述了关于爱、关于家族秘密的动人故事。”在结尾,埃米莉得知了二十年前的真相,自己的母亲非但不是那件事情的主谋,还依着本心承担了所有罪责。令人期待的是,朱莉娅的女儿也来到了小镇,正站在朱莉娅的烤肉店门外,见证一个故事的完满结束。合上书的那一刻,你会感觉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流遍全身。

正如书的封面所写:“我们终其一生,只是想冲破生活的束缚,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世界不会为任何人改变,只能我们主动去争取。虽然逐梦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请不要把困难在想象中放大,只要迈过心里那道恐惧的坎儿,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月亮的女孩》:不要等待世界为你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