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597分,差点无学可上!恶性肿瘤的男孩,结局你想不到

是祥不是翔,我是翔哥。

磨蹭了1个星期,终于写完了这篇预告过的推文。故事真实,励志却又悲伤,而我有幸成了亲历者。

如果生命只剩下短短几年,你有什么梦想呢?

<1>

看着摄像机屏幕的画面,我回想着以前采访过的那些老人。不管是八九十还是100岁,还真没有哪一位,老到连睫毛都白了。

可眼前的小伙子,才刚过了20岁生日,不光头发眉毛是白的,就连睫毛也是白色的。

小伙子姓方,姑且叫他小方吧。苍白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加上白色的头发眉毛,看起来像是白化病人。

实际上,小方一直吃着抗癌药。在国内买6000多一瓶,托人从印度买回来的只要1000来块钱。小方的用量减半,一个月吃一瓶。

小方的爸爸告诉我,小方是恶性肿瘤,大夫说还有六七年的时间。方爸爸声音平静得像古井里的水,听不出什么波澜。

我扭头看了看旁边站着的小方。他眨了眨眼,没说话。或许是白色的睫毛显的,或许是苍白的脸衬托的,那双眼睛黑得像漆黑的夜。

是绝望,还是不甘?


2016年1月,小方确诊恶性肿瘤。

在那半年前,小方的左小腿外侧,被撞了一下,此后疼痛就时断时续。他一开始谁也没说,直到实在忍不了,晚上疼得睡不着觉,才告诉了父母。

从当地医院到了济南,又从济南转到北京。检查结果都一样:左小腿膝盖附近肿大,恶性肿瘤;多发性转移到肺部,最大8毫米。

确诊后,小方休学了一年。

 <2>

我没敢问休学的那一年,小方是怎么过来的。毕竟已经过去了,揭伤疤也只能徒增痛苦和无奈。

确诊后,小方就开始吃抗癌药,病情控制得不错,肿瘤没有扩散,疼痛逐渐减轻。后来方爸爸打听到,一个朋友在印度做翻译工作,进口药就换成了印度仿制药。

病情稳定后,小方回到了学校,开始了高中学业。腿上的肿瘤让他不能跑不能跳,却可以骑自行车。他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中午在学校吃饭休息,晚上自己骑回家。高中三年,小方没请过一次假。

小方说,既然生病了,就应该比别人更努力才行。

努力三年的结果,是高考597分的成绩。语文116,数学105,外语138,理综238,全省排名17939。

这个分数,足以在省内上个不错的学校。这对一家人来说,已经很好了。

填报志愿,小方选择了省内两所高校。同学的录取结果陆续查到了,可小方的录取信息页面一直是空白。

是分数不够,还是志愿填报的不合适?煎熬的等待中,班主任老师帮忙找到了区教育局,很快有了回复。

小方被投档到了省内2所大学,又先后被这2所大学退档。原因都是体检不合格。

  <3>

在高三,有一次高考体检。小方的恶性肿瘤被记录在案,体检的结果是不合格。体检大夫当时就告诉他,体检不合格尤其是恶性肿瘤,大学可以不予录取。

2003年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确实有这一条:对恶性肿瘤的患者,高校“可以不予录取”。

我问小方,知道这个消息后,哭过吗?为了不让方爸爸听到,我关上了门。我听见方爸爸离开的脚步,去了一墙之隔的另一间屋。

“大哭倒是没有,因为习惯了,小哭有几次,就是想上学,如果没学上,不知道以后该干什么。”小方的声音不大,几句话说出来也是断断续续。

“如果没学上,不知道以后该干什么”,我想,这是一种绝望吧。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和正常人一样上学读书,或许是他能够坚强活下去的最大动力。

如果没了这种希望和盼头,他往后的日子,还能耗尽心血挺过去吗?我心里还有另外一个声音:最苦的高中3年都过来了,即使没学上,或许他也能坚强下去吧。


好在现实还给他留了一点点希望。

《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里,有这么一条表述。

“进一步放宽对患疾病或生理缺陷者的录取要求。除患有传染性疾病、精神性疾病、血液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无法完成学业的疾病及学习不能自理的考生,高等学校可以不予录取外,对患有其他疾病的考生,只要不影响专业学习和其他学生,录取时一般应不受限制。

恶性肿瘤,在这条表述里没有明确写明可以不予录取。恶性肿瘤,既不影响其他学生也不影响大多数专业的学习。

如果按照这个理解,小方的高考录取,可以不受限制吗?

  <4>

为了弄明白这个录取政策,方爸爸打了很多电话。

那2所高校的招生办电话,打通的几率不大。即便打通了,回话也是让问省招考办。可省招考办的电话,方爸爸打了很多很多次,占线或没人接。

无奈之下,方爸爸打了新闻热线,希望电视台能帮帮他们。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见到了父子俩。

两间不大的屋子,放着两张床,甚至没有学习的桌子。小方说,如果要在家里看书,只能趴在床上。阳台上堆着高中3年的课本和习题,那是他过往的努力和坚强。

看着那本《5年高考3年模拟》,14年前我的高三嗖嗖地扑面而来。眼前的这个男孩,还有高考后面的大学吗?

把小方退档的其中1所大学,就在他生活的城市。

我们找到了学校招生办,刚说了一句想咨询考生退档的事情,招办主任就知道是哪个学生了。

招办主任说得其实挺诚恳。学校开会研究过小方的情况,对退档也和省招考办沟通过。既然政策允许可以不予录取恶性肿瘤的考生,他们就按照政策执行。至于那条“录取时一般应不受限制”的条文,学校直接没考虑过。


后来招办主任找来了学生,把小方带到了另外一个办公室。点了根烟,这位主任给方爸爸说,既然孩子这种情况了,就好好在家养病吧,这些话当着孩子的面也不好说,万一在学校有个三长两短……

话说得坦承,意思也很明白。

方爸爸叹了口气,“孩子就是想上学,我们可以和学校签一个免责协议,不管孩子在学校出了什么事,我们自己负责。”

“这是政策的事,不是协议不协议。”招办主任还是那句话。


和学校交涉无果,准备离开时,这位主任给出了个主意。

既然还有另外一条政策,那可以问问省招考院,能不能由省招考院做做其他学校的工作,给小方通过录取。

只不过从时间上看,落山的太阳不等人。因为第二天就是第2次填报志愿,也是最后一次填报志愿。

即使顺利找到了省招考院,还能有时间争取到最后的希望吗?

  <5>

第二天,在省招考院门口,我又见到了小方父子俩。

爷俩坐在大院门口的花坛边,小方低头看着地面的花砖,方爸爸背着斜挎包抽着烟。我在马路这边等红灯,远远看着爷俩。

我联系了省招考院负责宣传的领导。他让我们去信访办,那里专门负责高考录取的信访问题。

父子俩有专人接待,而我则在旁边屋里等着。不一会等来了我领导的消息,让我再给省招考院负责宣传的那位领导,回个电话。


这个电话打过去,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那位领导质问我,报道这件事的意义何在?上学是孩子的希望啊,对他个人对他家庭都很有意义啊,况且得了这种病,还能努力学习本身就是很励志。

那位领导质问我,政策就是这么规定的,你们报道这种个例是想干什么?就是想问问对政策有没有不同的解读,如果政策能允许,看看这个孩子能不能上学。如果政策不允许,政策的底线我们也不会碰。

那位领导质问我,你不是跑教育的口记者吧?跑口记者都知道今年让关注普遍性的!我的确不是跑口记者,正因为政策有不同表述才要来问个明白,这个和是不是跑口记者没关系。

那个领导最后质问我,你们是不是想报道出来,博眼球让社会同情制造舆论?你们报道出来就是这种效果你信不信?什么叫博眼球啊,我们就是想问明白政策,按你这个说法,那大家都看新闻联播天下一片太平算了!

……

干记者5年,第一次碰上说话这么有水平的宣传口领导,就差上纲上线给我带个牌子开批斗会了。

强忍着爆粗口的冲动,我挂了电话。

把方爸爸叫出来,问了问情况。信访的同志往上汇报了,答复是没有办法。政策规定恶性肿瘤的考生,学校可以不予录取,省招考院只负责投档,招生录取那是学校的权力,更是没法给学校做工作。

我看到了方爸爸的眼泪,看到了小方站在旁边愣愣的眼神。


虽说是政策问题,虽然能想到的都做了,可没帮到他们,我还是觉得心里有愧。原本的一点点希望就这么破灭,彻底成了绝望。

临分别时,阴了一上午的天,滴答起了雨点。他们要坐长途车赶回家,晚上7点前,还可以填报2所志愿学校。

小方说,不管怎么样,还要再试试。

 <6>

试一试,还有小概率事件的可能。而我回到办公室,得到了预料中的消息。因为涉及到高考录取政策,这个采访不被允许播出报道。

灭了。

瘫坐在椅子上,我缓了缓神。是的,这只是我的工作,而已。我的这次采访,到这里就结束了。

不过故事,还在继续。


就在离开省招考院的第二天下午4点多,绝望的小方发了一条微博,陈述了基本情况附上了几张图片,还@了不少大V。

当天晚上,方爸爸接到了省招考院一位领导的电话。

领导说,是基层的同志没给他汇报,他刚刚才知道小方的情况。他们开会商量过,也已经和小方第2次填报志愿的一所学校沟通过了,学校同意录取小方!

查询志愿的网站很快显示,小方被录取了!学校还派专人,在第二天上午把录取通知书送到了小方手里!


反转,来得这么突然!

我想,陷入绝望的小方和他爸妈,一定心存感激。毕竟最终录取这个结果,是实实在在的。

方爸爸说,那位领导透露的意思是,这件事情要控制网上的影响,电视台那边看能不能让他们别播出了?这位领导还不知道,电视台自己已经灭了。

于是那条微博,被小方删除了。

电话里我问方爸爸,微博有多少转发?方爸爸说,发出去半天时间,删除前的微博转发量,定格在了1500多。

  <7>

一条转发量1500的微博,改变了高考录取政策吗?当然不是。政策是“可以不予录取”,同时也就是“可以录取”。

仅仅靠那条微博,就反转了小方的绝望吗?自然也不是。一方面是电视台的可预测影响,另一方面是网络传播的不可控影响边际。

别忘了,山东最近关于教育的负面舆情,实在是压力山大!

而如果站在人性本善的角度上来想,省招考院的领导,录取小方的鲁东大学的领导,同情战胜了理性也说不定。


看着方爸爸发来的录取通知书,我冒出个冲动。给省招考院那位负责宣传的领导打个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他,顺便问问他,政策呢,意义呢?

想想,还是算了。

方爸爸发了一条朋友圈:孩子的辛苦没有白费,今天收到了高考录取通知书了,圆了大学梦。

上大学的梦,圆了。而小方在大学里,在剩下的时光里,一定还有其他梦。

就祝愿他,一切顺利!


这里是 | 祥翔不分

flying you & me, always

历史科班出身,新闻记者在线

寻真相,常思索,求独立

没有炸裂的标题,没有动魄的文案

有底线的历史讲述,有道德的采访时评

我的精神家园,可能你不屑一顾

但,我是唯一

不定期更新历史故事,热点评析

和新闻采访手记,读书笔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考597分,差点无学可上!恶性肿瘤的男孩,结局你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