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car说,这是一门仅开两次的课程。有幸我参加了其中一场。
认识他是去年WPD课程,他给我看了他的“天龙八部”和“引导者的十宗罪”,当时他的每日一图更新已500多天。那时候,我挺嫌弃他是“处女座”。
第二次见面是年初的开放空间公开课,许久未见的他又光亮了许多。那天他跟我讲了精益管理和OE。那时候,我开始有点崇拜他,尽管他还是“处女座”。
第三次是过年的时候,我朋友圈晒2017的计划和2018的计划。当所有朋友都在给我的极度膨胀添砖加瓦时,出来了一个泄气点“你为什么想看52本书,而不是10本书呢?” 。这娃想干嘛?! 我点开私聊窗口问“为什么你会问我这个问题呢”……那一次的交流开启了我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我们聊到了使命、他的使命;读书的意义、方式;学习英语的需求、坚持的价值……那次后我就一直赖着喊他“师兄”。突然,开始有些羡慕他是一个“处女座”。
这次的公益公开课,师兄把他这么多年的策略和实践做了一次系统性的分享(他坚持不是培训)。让我更加完整的了解到“死磕”的由来,及如何变成有价值、有产出的实践方式。课程后,就基于我的理解我写了一篇《死磕力的热身和拉伸》,提到信心、坚持是死磕的精神品质,而死磕是一门技术(Ocsar说的)。
所以今天这篇还是会围绕这门技术经过我自己实践半年多来的感受。
【用于日常读书笔记的整理】
如何找到一本好书的方式,Oscar在分享上做了详细的介绍(嘘~),我就介绍找到书后,如何整理成读书笔记。当时电话结束后我画的图:
这里的核心是:
1.阅读前的思考。带着对于此章节的疑问,在书中找到答案或差异,来提升自己的认知。
2.阅读后的行动。学而时习之,关键的一步。
(我每日的读书导图分享,因为没有行动计划,而被师兄点了2次。后真的养成每章阅读完必定会有一个行动计划在当天或者当周落实,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也因为这个原因,让我慢慢体悟到“慢即是快”是如此难)
今年我已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了4本书的阅读,并同时完成思维导图整理(现在我更推荐mindnode)
《只需倾听》、《简单断舍离生活》、《你的灯亮着吗?》、《零售的本质》(有需要分享的可私信我)
【用于日常引导工作坊后的总结】
日常的会议的总结。因为日常能用引导工作坊的机会很少,但是组织2小时左右会议的机会很多,为了提高会议效率,我尝试把引导的发散、收敛工具结合到日常的会议中,并在每次会议结束对使用的效果做复盘。
次数多了以后发现,KISS对于单场复盘挺好用,但是无法鲜明的看出纵向的对比。结合《引导-群策群力》书中的能力介绍,我设计了一个复盘表(如下图)。
发给Oscar后,他给我的建议是:罗列出单项中具体做的行为,并给出自己的评价,好的延续、不好的修正。
与他的每一次交流,让我总会想起,他教我读书的方法时那句话“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这么写”一样。
死磕应该是做着手边的事情,停下,想一想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做?想明白了再继续做;
死磕也应该是做不下去的时候,停下,到处找找哪里有这个答案,寻着线索去找到根源;
可能还有很多不同版本的死磕。
我觉得,一切明理便能知事吧。
《死磕力》可能在未来不会再成为一次阅读Oscar的机会,但是一整天的互动中,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不能断的。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技能叠加和叠加产出是什么?”
“你收集学习资料或有效信息的途径是什么?”
“你掌握和惯用的思考框架有多少?”
“精力投资”
“精力曲线”
“Flow和罗扎诺夫”
“吸血鬼测试”
……
不做,只是套路
做,就是方法
加油!在个人精进的道路上,成为与众不同的更好的自己!
——来自Applegreen。喜欢扎堆团队超过引导的扎友
附上相关图,小编参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