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17·15鄙夫为政是一些社会问题的根源!

第15章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鄙:初文作“啚”,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中,古字形上部像城市,下部为城外的粮仓。到小篆时添加了义符“邑”。

      从字形上看,“鄙”的造字本义就是指城外的粮仓或者农田。鄙字又指公卿大夫的封地、食邑,一般在郊外的远处,因而鄙也指边远之地,如《春秋·庄公十九年》:“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

    鄙也引申为粗俗、浅薄之义。如:鄙视、鄙弃。

    鄙也作谦词,如:鄙人、鄙见。

    《论语》中两次提到“鄙夫”,意义不同,另一个“鄙夫”出于“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里的“”指没什么见识之人,本文的鄙夫指卑鄙无耻之徒。通常是指人品鄙陋、见识浅薄之人。

可与:即“可以”。

事君:此处指从政。

也与:亦作“也欤”。语气助词,表疑问或感叹,此处表疑问。

患:犹也,从心上贯吅(xuān),吅亦声。吅指连声呼叫,吅心结合,意为心里忧愁。一说从心,毌 (guàn)声,会忧心如穿之意,如《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

    患也指祸患、祸害,如《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又如《礼记·乐记》:“论伦无患。”《吕氏春秋·重己》:“此阴阳不适之患也。”

      患也指疾病、毛病,如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患由疾病延伸出害病之意,如患病、患者。

      患也指隐患,如《春秋·繁露》曰:“心止於一中者謂之忠。持二中者謂之患。患、人之中不一者也。”

      本文的“患得之”,意即“患不得之”。这种类似的说法,譬如韩愈的“敢将衰朽惜残年”,这个“敢”,意思就是不敢的意思。

无所不至:指无耻之事,无所不为。郑康成注解曰:“无所不至者,言其邪媚,无所不为也”。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卑鄙无耻之徒怎么可以从政?没得到时,想要得到;既已得到,又怕失去。若怕失去,便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孔子曾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从政为政应当行仁道于世,要“仁以为己任”。如果患得患失,就是志于“得”而非“志于道”,那就不配为君子,不配从政为政。

      “行己有耻”乃是从政最基本的条件。所谓“有耻”,就是有所不为,不能“无所不至”。知不当为而不为,即为“有耻”,“无所不至”则无耻,无耻则没有资格从政。

      子贡曾问孔子:“今之从政者何如?”孔子回答说:“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那些德薄才疏之辈,哪有资格从政?

      虽远隔数千年,孔子竟如亲见。在没有“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体制,“鄙夫”“事君”、“斗筲之人”从政,又有何奇哉?

      想要从政,先问自己:有德才吗?愿意为人民牺牲一切吗?如果既有才德,又有愿意为天下人服务的精神,那就可以出来兼济天下、利益天下的苍生。

      如果只是有钱,或者出来办事只是为了钱、为了一己私利,那就会误害苍生。《孟子》中有云:“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为什么当今社会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就是因为“上下交相争利”的后果。

      孔子曾说:“见得思义”,每个人都需要利,但是在得到利益之前,一定要先思考,这个“利”该不该得,是不是符合“道义”。总之,居家不做乡愿,为官不做鄙夫!

鄙夫嫪毐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开启了凭“军功”获取爵位先河,瞬间激发起了全国的战斗力,这个时候“封侯”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格,在秦国的几百年里,能封侯的屈指可数,比如穰(ráng)侯魏冉,应侯范雎,文信侯吕不韦。

    让人费解的是,其中有一个叫嫪毐(lào ǎi])的阉人竟然也封了侯,为“长信侯”,在“非军功不得授爵”的铁律下,嫪毐能封侯,他有什么军功?

    嫪毐到底叫什么名字没人知道,史书只记载:“嫪姓无行,故曰嫪毐”。嫪毐有可能姓摎(jiū),也有可能姓缪(miào),“嫪毐”是后人给他取的绰号,嫪有娼妓的意思,毐由毋和士组成,意为品行不端之人,嫪和毐合起来意为:品行不端的婬人。

    嫪毐的发迹离不开吕不韦和赵姬之间的感情纠葛,秦庄襄王子楚还在赵国当人质的时候,叫嬴异人,是秦国的王室成员,但不是最主要的王位继承人。

    秦赵长平之战前,作为质子的嬴异人就已经在赵国,秦赵长平之战,赵国一战损失青壮年四十余万,赵国人对秦人深恶痛绝,子楚在赵国简直要到了人见人打的地步。

    吕不韦偶然结实了嬴异人,认为“奇货可居”,就在嬴异人身上加注砝码,还送上了自己的宠姬赵姬。

      这样一来,赵姬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秦国宫廷的王妃,后来赵姬怀孕,生下秦王嬴政,至此赵姬与吕不韦的感情也从地面转向了地下。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其子政继位,吕不韦辅佐,但因为嬴政年幼,大权基本上都在吕不韦手里。

      借着经常出入宫廷的便利,吕不韦与赵姬之间的感情开始慢慢升温,两人来往也更加频繁。吕不韦是个聪明人,知道这种淫乱后宫的事情迟早会出事,于是才找来嫪毐,让他拔掉胡子、眉毛,假扮成阉人,伺候赵姬,自己从中撇开来。

    《史记》记载,嫪毐是个“大阴人”,意为有个大阳具的人。《东周列国志》中也记载:吕不韦以桐木为车轮,使嫪毐以其阳穿于桐轮之中,轮转而具不伤,市人皆掩口大笑。

      嫪毐的到来让赵姬很满意,但嫪毐的人品却是一个大问题,嫪毐本来就是一个市井之徒,一朝得势便不可收拾,渐渐的在秦国雍城形成自己的党羽,成为了秦国除秦王政、吕不韦之外的第三股力量。

    其中,嬴政的地位一直都不稳定,他有个异母弟成蟜是他一个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只要嬴政还没有亲政,成蟜都有可能代替他。

      成蟜的母亲是韩国公主,他曾于15岁时奉命出使韩国,凭一张嘴成功地从对方得到了100里地,由此可见,他的政治才能不可小觑。

    后来成蟜在屯留作乱,史称“成蟜之乱”,叛乱平定后,其部军吏皆因连坐被斩首处死,屯留百姓被流放,成蟜亡命到赵国。

    紧接者,公元前239年,嫪毐被封侯,山阳地和河西太原郡成为其封地,嫪毐一举成为战国时地盘最大的封君,他的权势慢慢发展到与吕不韦不相上下。

    那么,嫪毐凭什么可以和吕不韦分庭抗礼?很有可能,成蟜叛乱是被嫪毐逼的,而且经过精心策划的。一年后,嬴政行冠礼,幕后少年成为台前君王。

    人一得势就会膨胀,嫪毐在加封长信侯之后,更加嚣张,经常以秦王政的“假父”自称。纸包不住火,消息传到秦王政这里,秦王震怒。

      嫪毐知道事情败露后,反而集齐门客,盗取太后与秦王御玺,调动宫卫士卒攻打秦王政的蕲年宫,后被嬴政镇压。

    《史记》中关于嫪毐的最后结局是,嫪毐被擒后,处以车裂之刑,夷三族,他和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被人装到袋子里扑杀。

      但1975年考古出土的云梦秦简记载的是,嫪毐兵败,参与叛乱的属臣二十人被斩首,并车裂示众,灭其宗。

      其他追随嫪毐的人都被严厉处置,连同家人一道发配蜀郡,嫪毐本人也流放到那里,直到十二年后,嫪毐才死去。

    流放嫪毐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震慑吕不韦,吕不韦曾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

      他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他想要通过这部作品,来让自己名扬当世,功垂千载。

      有一次,他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虽说吕不韦都放出这样的话了,但是大家都畏惧他的权势地位,怕得罪吕不韦,所以没有人敢挑《吕氏春秋》的毛病。由此可见,吕不韦当时的权势之大,嬴政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吕不韦最终的结果和嫪毐一样被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辉东《论语史鉴》17·15鄙夫为政是一些社会问题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