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4

传习录(卷  上)



【二】 至善求于心还是外在事物之理?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刘宗周云:“天理人欲”四字,是朱、王印合处,何必晚年定论?(《遗编》卷十三[页一上]“何必晚年定论”。又黄宗羲引,见《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页十二下」)《晚年定论》附见《传习录》下卷之末。黄宗羲《姚江学案》所载《语录》,采宗周之《阳明传信录》,并其评语。”

孙奇逢云:“不专在事物上,却亦不离却事物,便活。”

施邦曜云:“学问到精而一,万事毕矣。夫子所谓一贯,即此”


 [译文]

徐爱问:“《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朱熹先生认为事事物物都有自己的定理,这好像和您的学说相悖。”

先生说:“要在具体的万事万物上求至善,就是‘义外’了,就是向外求理了。至善是心的本体、只需‘明明德’达到了精一的程度,那便是止于至善了。然而这并没有脫离具体事物。像朱熹先生在《大学章句》中所说的:只有穷尽天理,而心中没有丝毫私欲的人,才能够达到这种至善的境界。”


释疑:

止,即是止,亦是非止,止其所止,有“所”则有“止”,不“止”焉知“返”?无“所”则无“止”,无“止”则无息!

“止”字,“一”字起,有路径有直心,有分叉有私欲,私欲所着当知止,无欲精进当上行,永无止境。

道心惟微,一个止字,人心只见死,道心知其生。不知“止”,何能生。


一,知止是终身功夫

止,甲骨文里就是个大脚丫子,是支撑我们顶天立地的底座、底盘。止又通趾。人生的路要自己走,有意无意间,你的趾向执行的是你的意向:成圣,成贤,还是爱咋咋地,跟着感觉走?

人因有知而能明,更因能止而成就。知则自止,止则自知。这是终身功夫,否则人生很难有所趋赴,更谈不上什么真正的安顿。


二,精一是实功,此生要担当

先生说:一是天下之大本,精是天下之大用。在传习录里经常提精和一,也经常提精一功夫。

先生为什么重视精一功夫,并说这是实功?

学问的(大头脑)还是涉及践行什么价值观问题。同样说性,佛家讲的是性空,先生说性有。许多群友用佛道的认知和修行来改造阳明心学、用佛学理念讲心学功夫,且沾沾自喜,那么,先生心心念念的儒家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谁来承担?我们整天在这里到底为了什么?

把心提住,莫负韶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刘宗周一生多次说天下的心已经破碎了、坏了、掉了,乃先生为天下提住了心。先生为天下提住心的这个理论核心的点,就是“至善是心之本体”。心之本体是心学里面的逻辑起点,整个《传习录》就是从四面八方临近透视这个心之本体,这是一个要害。

“知止”就是话到嘴边,你把话含住,含两个小时,你看你还说不说,含到明天你看你还说不说,这是一种实修的家常功夫。在《大学》里面它的基本意思就是说,你知道“止”了,你就有定力了,定而静、静而安、安而虑、虑而得···..·


净心斋笔录

2023年3月11日


附注:

①“知止而后有定”,《大学》语。止,所止之处,指至善也。言知所止则有定向也。朱子注即物而穷其理,固以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为前提也。


②定理。朱子《大学或问》(页十五下)云:“能知所止,则方寸;,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大学章句》注云:“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1。知之,则志有定向。”《朱子语类》卷十四(页四四八)“子升问曰”注与《或问》曰:“语似不同。何也?”曰:“也只一般。”


③义外。《孟子·告子篇》第第六上,第四章云:““告子曰 ‘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与辩,则明仁义俱在内。此处取义外为言以明至善不在事事物物上也。



④精、一;《书经.大禹谟》第十五节云:“人心惟危(易私故险),道心(依道之心)惟微(细微)。惟精(不杂形气之私)惟一(专一依据义理),允执厥中。”


⑤人欲之私。朱子《大学章句》注此句云:“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一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于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语类》卷十四,讨论此章甚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