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到底什么是“三伏”?头伏要吃点什么呢?

夏至三庚数头伏

窗间梅熟落蒂,

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

一晴方觉夏深。

的确如此,前几日连绵阴雨,茄子君的扇子都已经收起来了。谁成想,天气突然一晴惊觉已经入伏。满满的夏意,赶紧先把空调打开(咳咳,这并不是一个科学的示范)。

既然今天入伏,我们就好好来说说这三伏天吧。

01  三伏之头伏


头伏,又叫初伏、入伏,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实际上都来自于我们干支历。一年之中,夏至是日照最长的日子却不是最热。而头伏,则代表着真正炎热的日子开始了。大家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那么头伏的日期,也是由干支历来确定的。历法里,把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定为头伏。(第三个庚日,即天干为庚的这一天。)

天干有“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十天有一庚。所以,每年的夏至后30天以内便会迎来“头伏”。我相信很多同学会问,为什么最热的天要叫做“三伏天”呢?伏到底什么意思?


三伏的“伏”字,实际上就是隐藏的意思。如埋伏、伏兵、老子说“福兮祸所伏”等等,都是隐藏。

哈?那三伏,就是三个阶段要藏起来的日子么?

我相信很多同学看了这个含义之后,都觉得emmm...三伏天可以名正言顺躲在家里了哈哈哈。

当然,茄子君本着正本清源的态度,我们还是要看一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三伏天被“藏”起来了。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夏至这一天昼夜等长,而从这天之后开始慢慢向昼短夜长发展变化,阴阳消长。如同《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大过卦,阳刚已极,一阴始生。尤其是夏至刚过,阴的能量刚刚有一个出现的苗头。这个时候,无论是“阴”的能量,还是已经隐约出现的五行“金气”都需要被很好的保护。

清代李光地编纂的《星历考原》中就提到:“金畏火克,故至庚日必伏藏。庚者,金也。金气伏藏则火益炽,三阳数也,故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

我们简单翻译一下:金怕火克,所以庚日的时候,“庚”就会藏起来。庚属金,如果金气藏起来,那么火气少了制约就会更加炎热。“三”是至阳之数,所以选择了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就开始让“庚”藏起来。

大家不难看出之所以设立“伏日”就是希望人为的“干预”、“保护”一下刚刚萌生的“金气”。让“金气”逢“庚”伏藏,一直“伏”到立秋之后的庚日。正式入秋,才把“金气”放出来。

当然,从物候的角度,这几天也的的确确是最热的日子了。所以,大家一定记得避暑,和庚金一起躲藏起来也是没有问题的啦。


02  头伏的饮食习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那肯定是少不了饮食文化咯。想必各位看客们,一定不乏各种“老饕”。所以,不管什么节日、节气,我们一定是离不开吃的。

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头伏应该吃点啥。

北方有句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而且,头伏吃饺子有“元宝藏福”之意,因为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谐音。


在南方部分地区,如上海等头伏要吃馄饨,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上海人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


南方的民间还有这样一句话:“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在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相对来说,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养生吃鸡倒是很有几分科学根据。

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杭州人“头伏火腿二伏鸡”。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咳咳,不论是饺子、馄饨还是熏鸡火腿.....emmm茄子君已经口水流了一键盘了。(¯﹃¯)

总之头伏已经开始了,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庚子之年,大家为了自己的命运和前途拼搏都不容易。所以更要注意身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最后祝愿大家,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日入伏?到底什么是“三伏”?头伏要吃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