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我好像懂了

这两天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去参加一个活动,特别高大上的那种,全都是重量级嘉宾而且都是我喜欢的,还能结识更多同频的小伙伴。想想就觉得很激动啊,但是现实无情地向我泼了一桶冷水。

举办地点在千里之外的深圳,交通并没有新闻中说的那么便利,尤其是我在查过各种交通工具的票价和时刻表之后。就算是最低的花销成本,也要2000块钱左右,而且还得来回用去四天的时间。活动也不过就是半天而已,我却要用好几倍的时间去参加。就算是最省时间的办法,也最少要两天半,而且花费也很可能得翻一倍。

好吧,我只能选择放弃。我安慰自己说,大咖们也不过就是简短的发个言做场演讲而已,并不会对我的人生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

还记得上次去北京参加那个讲座,我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认真做了笔记,对讲座的内容佩服的五体投地。后来在等待大咖签名的时候,我就把他的书又翻了一遍,结果发现,他刚刚讲的内容,在书中,全!部!都! 有!就连我觉得特别打动我、给我很大启发的部分,还有感觉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的内容,书中也有,而且书里还有更多更生动的例子。

记得以前好像是接触这样的理论:牛人的观点和思想精华,大多数都在他们写过的书里,所以看书就好了。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第一次听到有人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那时我的理解是,所谓高贵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但是通过看书,至少可以和高贵的人拥有同样富足的精神世界。

而现在,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读书不只是门槛最低,也是时间、金钱等等各种成本最低的向高贵看齐的方式。

就拿这次我去不成的活动来说,嘉宾也就是六位大咖,我看过他们其中三个人的书。如果我能把他们书中的精华都吸收了,那我去这个活动的意义也就降低了一半。

再比如这次的花费,和我这两年来买书的花费相比,其实差不多了。但是我用同样的钱,买到的是几百本书。这些书里的知识,却是仅仅一次活动不难相提并论的。

再来一次自我安慰:终究还是好好看书吧,把书里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吸收,然后为我所用。这不仅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也是成本最低的学习。想到这里,忽然更加羡慕嫉妒恨李叫兽了,小马宋在《朋友圈的尖子生》里提到,这位大神的一个“特异功能”,就是所有他想要获得的技能,都可以通过看书习得,简直太神奇了。当时只觉得这很厉害,现在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换个角度想想,其实如果自己本身积累的不够多,或者说,在积累的过程中不去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去内化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不去思考然后发现更多疑问,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容器想要通过各种活动装点东西就满足了,就光是这样的话,那么去多少场活动也是徒劳。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我好像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