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拆掉思维里的墙》观后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

《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是我大学毕业之后第一本读的书,这本书让我对我自身原本的按部就班的世界观有了很大的一个新的理解。我挑我目前遇到的问题写出自己对这本书的部分见解:

其中第一章,就遇到了买房的问题,高晓松的一句话说的好:“我不买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就住哪,买了房就只剩下一个角落是我的。我和我妹妹都没买房,但我俩都走遍了全世界。”真的,高晓松的思维跟我们大多数的正常人是不同的,相比于他的思维,对于我们大众的思维都是陈旧的,其实我们普通人之所以一直都这样普通,恰恰因为我们的想法、思维并固定住了,没创新、没主见,即使有时候有新的想法,也往往会被各种来自外界及自身的压力所击退(我不买房,以后老了怎么办?别人是成功人士,人家有钱,家庭背景好,我却没有他们这么好的家庭背景,如果我像他们一样,那么我以后的生活如何保障?)。久而久之这种思维会更加加深在你的脑海里,会变的越来越求稳,你这一辈子的眼中的世界也就只有那一套房,那一辆车,不敢也不会创新思维了。但是有些人就宁愿过这样的生活,每天二三两盐,两三勺油的日子,对于这一章的内容我分两个层次说出了对于这章内容不同两种人的看法,对于那一些相对我们更加广大的“眼界”的人对这一方面的想法。

再接着往下看,对于这本书,让我最最感触深刻的是书中提到一个词叫“心智模式”,其实刚开始看的那时候我并不是很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但是后来通过查询以及结合自己自身对这个词的基本理解之后才逐渐明白了它的含义。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说让我想通、理解了,我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我是如何进行思考的。心智模式的三种来源:

1、自己正常的自然的外界。简单的来说就是第一观念,对外界的第一次简单的认知。相当于一次体验。

2、别人眼中的外界。简而言之,相对于上一条的理解,就是别人眼中认知的世界。

3、推论和归纳。在结合了以上一二两点之后,总结出来的,针对于某一件事,以他人的认知和自己的见解,如何能够更快的就这一件事来和对方说明,用对方能够理解的意思的操作,使别人能够舒服自己也不累。

其次,书中古典老师很明确的指出:成功,永远是小概率事件,绝不可能人人都成功。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但成功的秘诀,绝不是参考各种书籍,怜悯里面杜撰出来的各种悲催人物的同时又佩服他们的偶然成功。成功的秘诀,在于确认出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最想要去达到的一个目标,然后拿出行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一勇敢的态度和坚持的过程。借鉴王健林老板一句话:先制定一个小目标。就是在自己目前从业的行业、职业的基础上,选择一个不太大、好实现的目标,先做出一个规划,有奖有罚,以此来监督自己。利用自己下班后的业余时间,去参加一个培训,或者是兼职一段时间又或者是看书学习之类的,去感受这个你定的目标所带给你的失望或惊喜,然后总结一下这个职业对于自身来讲的可实现性,再决定自己是否要更换职业目标。其实也不说非得要更换职业,但是对于你在这一次的兼职或者培训来说,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这也算得上是另类的“眼界”增长吧。

什么是成长?那是你内心的一个尺度。你能够感觉到你的成长,你内心知道你会成长为什么样子,就好像一棵树籽,无需教导,也会成长为一棵树。只不过同样的树籽长大后每一棵树的大小不同罢了。这一节跟上边说的成功相差不大,成长最重要的无外乎就是眼界,你的眼界决定了你的成长。眼光放长远一些自己得到的人生经历也会不一般。人生的高度也就自然而然的随着你的眼界而成长。其次,对于出现的错误,千万不要这不关我事,那不关我事。当然即使你没有做过任何事。因为古往今来不乏有人在别人的受害者故事中获得不少的启发以及经验的。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也要直面错误,不要逃避,勇于改正。这也是成长的一种方式。

还有一个,印象也是很深刻的,简单的说就是恋爱脑。其实大多数的爱分为两种,一种是死死抓住,你紧张ta也紧张;一种是轻松拖住,你舒服ta也舒。你是否给爱人发过短信“XXX,我爱你。”然后拿着手机焦急的等待,一分钟看一次,你在等待对方的回复“XXX,我也爱你”。其实这不是爱,而是索取,真正的爱的表达不是期望得到对方同等的回复,不要把爱自己当成爱别人。那些打着爱的旗号的伤人者、自残者、伟大牺牲者,转过来一想,不难发现,那其实不是爱,而是恐惧,甚至还夹带着幼稚。我们很多时候把依赖当成了爱,当看到同龄的别人跟另一半各种你情我浓活得很好的时候,内心就会莫名其妙的生气,就会觉得自己的那个对方不爱自己了。其实真正的爱,是给对方自由,也给自己自由,是两个人的舒心。

其实人人都是规划师,关键是自己要学会规划和修正,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先要打破旧思维的僵局。虽然拆墙很重要,但是建墙更重要。人们经常羡慕别人功成名就,抱怨自己时运不济,遇人不淑。其实换个角度去思考,换个方式去行动,换个方向去感悟,“拆掉思维里的墙”,你就会发现“墙”外的世界更华丽,也许成功又或许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眼界的增长就是这样简单。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拆掉思维里的墙》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