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凉山州,又是山火,又是逆行,到西昌林火牺牲英雄的头七,想起了一年前,也是凉山州,也是山火,夺走的30名消防战士的生命。
令人嘘唏的是,两次火情都发生在3月30日,今年的救火英雄,牺牲在去年救火英雄的周年日。
不出所料,灾难面前又蹦出一群键盘侠,打出一连串问号:为什么不快跑?是不是不专业?非要人上去吗?不救火可以吗?
键盘侠大概习惯了用键盘指点江山,所以不知道什么是不可抗力。
幸亏我见过真正的山火,也参与过扑火,才有脸在这个问题上说几句。
早年在基层工作时,每逢清明和春耕必碰山火,火情就是命令,不管手头正忙什么,都要马上拿起家伙上山扑火。
有一次,大家在食堂等午饭,火情来了,连筷子都没动,就一人拎着一把铁锹上山了。
你没看错,扑火工具就是铁锹,或许这就叫打火吧?单位为防火还统一配备了帆布劳动服,但是没有谁穿,一来这种衣服只防荆棘刮擦,可我们上山为了灭火,不是游山玩水;二来碰上逃不掉的火情穿什么都没用,就是插上翅膀都没用;三来换衣服浪费时间,水火不待人。能换的只有解放鞋,爬山方便。
打火,一定要追着打火尾,不能顶风打火头,这是常识;进入火场前要观察地形和风向,留意裸露的山脊岩石,或是火烧完的地方,以防不备时有退路;不能让自己陷入荆棘和草木的包围中,移动轨迹要和火向垂直,一旦发现火向有变赶紧往裸露地带撤。
大家扑到脸都被烟熏黑了,火也没全灭,这时护林员赶来了,拿着灭火机,几下子就搞定了。我们嘱托护林员,让他们帮看看有没有火星,因为他们有经验。
严格说,基层扑火属于分内职责,不算逆行,我遇到的火也不算真正的山火,因为着火处是丘陵,多为荒草烧不大,即便有火苗不慎上身,就地打个滚也可以灭掉,危险系数还是很小的。
谁救火都不是为了送命,哪怕凉山牺牲的英雄,也不是牺牲在指令下。键盘侠认为要林不要人的说法可以省省,任何指挥官都会把队员生命摆在第一位,火情一旦超出掌控,肯定先把人撤到安全地带,之所以出现牺牲,是因为他们遇上了真正的山火。
真正的山火,指的是山高林密起大火,那种规模和扑救难度,和我扑的燎荒野火,完全不在一个级别,比如西昌大火就是典型山火;真正的逆行者,特指那些直扑山火的专业护林员和森林消防战士,就是穿着橙色衣服的人,他们真是向死而生。
真山火我真目睹过几次,有一次临市山林着火,我们聚集在两地交界处待命,护林员忙打隔离带。
打隔离带方式,可以用火,是不是不可思议?这种打法一定要选取没有林木、相对空旷的地带,烧光此处杂草,让可能到来的火头失去过渡带就算成功。而且打时一定要在人力掌控内,护林员会用专业灭火装置及时扑灭有可能烧大的火头,否则适得其反。
远方天际,蘑菇云遮天蔽日,都是松油燃烧产物,离我们待命处还隔着数座山,犹如原子弹爆炸。听说很多森林消防和护林员正在那边战斗,而我们周边地区接到的命令是属地严防死守,必要时随时增援。
后来,火没有烧过来,被扑灭了,听说那边牺牲了一名护林员,人被烧焦了。根据事后推测,他不是被火场局部爆燃的冲击波推进了低洼处的枯叶坑,就是在浓烟中走错了路线,这就是不可抗力。
但这次还不算亲眼目睹山火,毕竟只看到了蘑菇云,真正目睹山火是另一次。
有次周末,和家人去临市办私事,马路左侧一公里处有一座大山,我们路过时,正巧看到了山腰处冒起浓烟,于是把车停在路边,下车观察。在马路和山间的田地上,几个农民忙于春耕,我清晰的看到他们正在打电话,应该是在报火警。
下一秒,我看到了此生最难忘的景象,也是第一次直接目睹了山火的可怕。
风突然大了,山半腰的火焰突然窜起,伴着风势直扑山顶。因为山上是松林,松油很易燃,所以一旦起风,过火非常快。
怎么形容呢?你见过火焰喷射器的喷流吗?和那种差不多,不过火焰喷射器只有一条线,而这是一个火团。火头掠着树尖飞,在风中发出鬼哭狼嚎的声音,那种吞噬速度,别说人,就是鸟都飞不出去。
从山半腰的一团小烟,到整个山体熊熊燃烧,大概也就十几秒吧,真的,就那么短,一座很大的山被火焰吞噬了,最高的火焰起码有几十层楼那么高,
我们在马路边都感受到了热浪袭人,呼吸困难,之后,巨大的蘑菇云升腾而起,似曾相识。
这时路边聚集不少人,不一会,很多消防车赶到,一大群橙色的森林消防战士下车。他们挨个背起空气灭火机,排成几排,我听到指挥官布置任务,大概意思是分配包抄路线,安全事项,集合地点等等。之后是度秒如年的等待,火势太大根本无法靠前。
后来我特意查了资料,了解一些。山火真正燃烧的阶段,几十米高的火焰,数千度高温,别说扑救,靠近都不可能,一来火场温度高,即便不被烧到都会被烤熟,人在热浪中存活超不过十秒,因为一喘气肺就可能熟掉;二来浓烟滚滚氧气少,这种情况上去就是白送死,所以哪怕是专业消防人员,也只能无奈的等着火势小下去。
期间又有很多车赶到,都是地方领导,看过去神色焦急,他们比比划划,又嘱咐了一番话,说什么没听清。消防战士们带着护目镜,我看不到他们的神色,但从他们脸的朝向,应该都在盯着山火。
再后来整座山都笼罩在浓烟里,看不见明显火光了,感觉扑来的热浪也小了一些。
这时指挥官下令让消防战士们进山,有一句我听清了:各组下山后先集合报数,数不差再回来。没什么豪言壮语,但是听了有说不出的感觉,再之后几条橙色的线沿着不同方向,逆行进山。
只有亲眼目睹一次,才知逆行重于泰山,我表达能力有限,文字形容不出山火的恐怖(可以参考一下文中配图,就是这次西昌大火)
现在回答键盘侠的问题:
1、山火的吞噬速度,把人放赛道上都跑不过,没用,那火头根本就不叫蔓延,而叫飞。
2、消防战士都很专业,但山火意外情况多,局部温差会改变气压,导致风向突变,或者发生爆燃,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火头一变,就可能发生意外。
3、救火车辆,包括水枪,无法进山,只能靠人背着灭火机上去,山火扑救难度远比城市火灾大。
4、不救当然可以,但自身职责和良心答不答应?老百姓答不答应?请参考澳大利亚烧几个月的大火。
其实,国内火情多数都消灭在萌芽阶段了,像凉山这样的少之又少,不能因为英雄牺牲,就质疑中国的防火能力。
每年春秋时节山火多发,多数都因为人为野外用火,比如扔烟头,燎荒等等,也有自然雷劈火,比如去年凉山的大火,就是雷击火。
以中国山多、气候复杂、人口基数大的国情,防山火难度比澳大利亚和美国都大,但是我们基本没见过一烧很多天的山火,就因为中国的防火网络是立体的,成熟的,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在火势成气候之前及时消灭火情。
防火的第一级责任单位就是村委会,每个村都要和所在乡镇或街道签订防火责任状,乡镇街道再和县区签,每一片防火区域都有一级又一级公职人员包片,责任也是一层又一层压着的。
每个村都有护林员,每个乡都有防火队,配备专业灭火机,再往上,各区域都配备森林消防队,各片山都分布着防火观测点,各地区都有相应的应急部门,而且国家遥感卫星还可以实时观测火情,能第一时间与地方沟通。防火这根弦儿,从上到下始终是绷着的。
一旦出现火情,往往是附近村民最先发现,会一边上报一边组织自救,之后乡村干部以及护林员赶到,再往上是森林消防赶到,必要时还可以动用直升机灭火,或条件允许下组织更高层次的人工降雨。
遇见真正的大火,非专业扑火人员会被勒令撤离,冲在第一线的只剩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护林员和森林消防了,他们也是真正意义上的逆行者。
所以出现牺牲,也基本都是他们。
中国人在防御自然灾害时,思维方式和西方不太一样,如果第一时间没控制住火情,导致大火蔓延,西方是退守,比较被动;而中国会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外围死守,中心强攻,主动创造灭火机会,所以中国人不会像澳大利亚人那样任由大火肆虐几个月。
举国防疫,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和防火是如出一辙的。
这是一种人定胜天的思维延续,看看中国那些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都体现着人与天斗的精神,而西方神话是诺亚方舟,面对灾难时的态度,是反过来的。
具体到现实中,大禹治水在上古年代就是奇迹,修建长城是奇迹中的奇迹,就算把今天基建技术和足够多材料给西方,他们也不会修长城,因为他们会觉得不划算,没意义。
不惜代价,体现的是一种肯于为集体做出牺牲的精神,集体精神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中国人为了生存长期摸索出来的经验,就是五个指头没有一个拳头力气大。
这个经验适合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保持体系完整。
以我国面临的复杂地缘环境,多样的文化习俗,如果不用集体精神把人捏合到一起,很难形成大而完整的国家,并且顺延历史。
所以面对灾难时,个体的逆行并不是通过接受强制教育得来的,而是一种记忆,碰到危险时,不一定就在谁的身上激发出来。
西方人把中国人这种精神归结为组织纪律性高,说白了就是听话,他们没明白,只有多数人对集体有认同感时,才会产生组织纪律性,否则队伍不好带,早就一哄而散了,不能本末倒置。
当然,没有任何逆行为了牺牲,没有任何牺牲为了歌颂,亲眼见过山火,才知逆行重于泰山。
希望有一天,技术进步能消灭让人顶上的扑火方式,我们需要继承逆行的精神,但不需要谁去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