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很多人新晋爸妈之后,在照顾孩子方面完全是懵的状态,一问什么都不知道。随着孩子的长大,新情况不断出现,这种“懵”的状态也跟着不断出现,他们要么是手足无措、焦虑无助,任由情况糟糕下去,要么就将孩子推给老人……
还有一些人,发现自己没有任何为人父母的经验、知识及能力后,就提前做起功课来,包括孕期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小宝宝出生后会出现一些什么情况及怎么应对……孩子一路长大,他们一路学习。事实证明,这些人成为父母后,从开始时就几乎没有手足无措,没有焦虑无助,更不会轻易将带孩子的事情假手于人……
每位父母都爱孩子。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两种不同的情况?
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提出,人之所以会有不一样的表现、想法及做事方式等等,是因为人们各有不一样的思维模式。
一、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分为两种: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会使人相信自己的智力、才能都是天生的,是固定不变的,并且会急于一遍又一遍的证明给别人看:我的智力水平不低,我是有一定能力的!被训练成固定性思维模式的孩子会非常关注自己是不是很聪明,大人则会不断接受别人的评估:我成功了吗?我看上去是不是很聪明?我会不会被拒绝?
同时,在另外一种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中,人们会认为基本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即使每个人先天的智力、才能和兴趣等有所差别,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进步和成长。
二、不同的思维模式是怎样形成的?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将人们分为了“爱学习”和“不爱学习”两部分。这体现了这两部分人对待“成功和挑战”的不同态度:成功的关键是学习,还是天生的能力?挑战能帮助我提升智力水平,还是可能会暴露我不够聪明?
每个小宝宝从出生都是“热爱学习”的,从躺着到爬行、坐立、站立、行走……没有一位宝宝觉得这些能力的学习过程麻烦、辛苦,相反,他们都锲而不舍、坚定不移地学习、练习,直到学会,转而去挑战下一个技能。那是什么导致他们在长大的过程中一部分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而另一部分终止了这种学习步伐?
是思维模式。
当孩子们长大到有能力评估自己时,他们就会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那又是什么导致孩子们拥有了不同的思维模式?
是父母、老师甚至教练的“言传身教”。
其实,人们的一言一行都会传达信息给别人,当然包括孩子。这些信息会逐步教会孩子们怎么评价自己。事实上,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对这类信息的关注度都会很高。
没有父母会想要做点是什么事情来阻碍孩子取得成就、让孩子变得不爱学习,相反,他们都是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去爱孩子。但很多时候,他们觉得有用的批评、鼓励、评价等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很多父母会在孩子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功后这样说:
“宝贝,你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
“这幅画画得可真棒,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哦!”
……
仔细想一想这些“鼓励”的话,孩子会从中获得怎样的信息:
我以后如果学的不快,就不棒了。
我以后就画简单的,这样会画的很好,他们就会继续认为我以后能成为画家。
……
看,过分表扬或者称赞孩子们的天赋、聪明等等,就会让他们更关注自己是否真的有这些特质,而不去关注后天的努力及学习,进而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这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并认为:成功说明他们很聪明,失败则说明他们很愚蠢。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为了避免体验“说明自己愚蠢”的失败,他们就会拒绝尝试新的挑战,而且会认为即使挑战成功了,也不会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
同时,老师和教练在某种程度上也在起到影响不同的作用。
马文·柯林斯这位伟大的老师,多年来一直指引着我的育儿之路。她所教的学生大多数都是被其他人放弃的孩子,被放弃的前提是被评判,这些孩子被评判为“不可救药”。而这些孩子最终都学会了“终身热爱学习和思考”,生活和人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犯错,是人生的一部分。”“独立,意味着相信自己。”这两句话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启迪。
三、怎样改变思维模式,走上终身成长的旅途?
在育儿领域有一个很有名的词“trouble2” ,面对这个阶段孩子的“喜怒无常”和“歇斯底里”,很多爸妈都头疼不已。此时,只要我们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去学习一下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就会知道“秩序敏感期”、“完美敏感期”等,我们的内心就不会被焦虑、气愤及无力感填满,在孩子每次大发脾气时就会知道是什么原因,及怎么安抚他对他长远的发育发展更有好处。
只要去学习就会有改变,但为什么有些父母却一直都在原地打转?因为他们是拥有固定性思维的父母,遇到问题,他们只会无能为力。
成长型性思维模式建立的前提是,相信变化。
那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们要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呢?《终身成长》给出了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需要走的路径:
第一步:正式面对并接受你原有的思维模式。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同时拥有这两种思维模式,区别只是哪种思维模式出现频率更高一些。
第二步:仔细体会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作用。很多时候,固定型思维模式会在人们迎接新挑战、压力大、焦虑、伤心、懒惰……的时候出现,然后悄悄对你说:不要被别人发现你可能没有那么大能力;你就这样了,再怎么做都没有用的……
第三步:给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取一个名字。可以用你生活中的某一个人,或一本书一部电影中的人物。弄清楚“他”是怎样推动你思考、感受、做事的,又是怎样影响了周围的其他人。
第四步:你需要去学习逐渐维持成长性思维模式的方法,并用这些方法去教育“他”。其实,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出现是为了保护你,增加你的安全感,但“他”没什么好办法帮到你。在“他”出现后,你要教他接受挑战,不要放弃;教他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面对挫折。
第五步:设立成长型目标。给你的每一天的新生活制定计划,并且向一切办法去实践计划并获得成功。
人的一生中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身份,比如说父母、子女、教师、医生……也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失败、瓶颈、坎坷……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自己胜任各种身份,并且成功跨越那些“敌人”,实现终身成长,拥有更加丰富、幸福的人生。
改变,也许并不容易,但值得我们去尝试、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