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以下情况:对现状感到无力,情绪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讨厌自己总是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并且想要寻求改变的话,那么我建议你读读这本《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讲的是“阿德勒心理学”,又叫个体心理学。不用担心,书中没有任何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相反,阅读起来非常轻松。全文是以一位智者和一位迷茫的青年对话的方式,并且其中用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我们可以在那位青年身上找到许多自己的影子,幸运的是,有那么一位智者愿意聆听我们,替我们解惑。
我对书中的这句话印象深刻
>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与其说是“上帝”赐予,不如说是“我们”可以学会去接受无法改变的,可以有勇气去做“我们”能改变的。比如说,追求被他人喜欢就是自己无法左右的事情,而追求改变,变成更好的自己就是自己可以左右的了。
这是一种“二分法则”,让我们从追求“外部目标”转而追求“内部目标”。所谓外部目标就是那些你无法控制的因素,如果你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外部目标上,那么你会充满各种焦虑感。相反,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内部目标,你控制不了别人,但是可以控制自己。
下面这个例子是来自由西莫·匹格里奇写的《想要更幸福,就关注你能控制的东西》
> 匹格里奇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他在罗马坐地铁,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小偷把他身上的钱包偷走,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小偷就拿着钱包转身跑出了地铁车厢的门,然后门正好关上,匹格里奇无可奈何。钱包中不仅有现金,还有他的证件、信用卡等。丢了钱包非常麻烦,他得花很多时间去补办各种证件,挂失信用卡,简直想想都让人头大。
>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正常的反应肯定是非常恼火,会痛恨小偷,还会责备自己怎么就没把钱包看好,可能未来几天的情绪都会受到影响。但是,匹格里奇因为已经学习斯多葛派哲学多年,当他遇到这样的事时,就能够很好地面对。
> 匹格里奇想,小偷把钱包偷走这件事,是我不能控制的,那我就只能接受。钱包已经丢了,那我就应该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上。
> 我能控制什么呢?我可以选择好好度过这一天。本来,匹格里奇已经和家人、朋友约好当天晚上一起去看演出,然后一起吃顿晚餐。结果,他根本不受丢钱包这件事的影响,该看的演出、该吃的饭一点儿也没耽误。匹格里奇的弟弟对他的反应非常羡慕,说你钱包丢了居然没当回事儿,情绪还这么好。
这听起来是一个及其简单的“道理”,但是做起来却相当的难。《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很好的一点就在于,它还提供了几个非常有用且容易操作的“心法”。
### 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讲起来也非常简单,那就是认清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自己的课题),而什么是别人的事情(别人的课题)。
举个例子,许多男生或者女生在追求异性的时候,只管对对方好,最后落到被发“好人卡”。有些人就歇斯底里地质问对方“我这么爱你,对你这么好,为什么你不爱我啊?” 从“课题分离”的角度来看,你就是搞混了自己跟别人的课题。爱对方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可以选择对对方百般好,甚至可以选择将生命奉献给对方;但是对方爱不爱你,是对方的事情,即使你真的选择将生命奉献给对方,对方也可以只说一句“我并不爱你”,然后转身离去。
另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来自于中国式的家庭。父母常常会以“我这都是为你好”的措辞强迫孩子朝着自己给他们的规划去走。这是父母将孩子的人生选择这个原本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变成了自己的课题。
我自己比较经常应用这个心法的时候,是在朋友找我谈天的时候。许多时候,朋友会有郁闷的事情,或者有恋爱问题等。旁观者清,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朋友“可以这样做”。但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事情就完全是另外一件事。朋友拥有怎样的想法其实是朋友的“课题”,而许多时候,我们会带有强烈的“说服倾向”,觉得朋友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这其实是将朋友的“课题”当成了我们自己的课题。当一个好的朋友,许多时候,就是当一个好的聆听者,当对方讲完他的故事,他自己大概也能分析出来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了。
### 原因论与目的论
第二个我想讲的、书中提到的心法叫“目的论”。如果你了解过一点心理学的知识,那么你一般会知道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这本质上一种原因论,“心理创伤学说”认为我们现在的行为可以用小时候的“创伤”来解释,小时候的“创伤”就是我们现在的行为的原因。这是一种绝望的理论,我们似乎是不可改变的,过去的事情竟然完全决定了我们现在的行为,因此原因论也可以被叫做决定论。
《被讨厌的勇气》中的青年提到了一个例子:
> 我的朋友中有一位多年躲在自己的房间中闭门不出的男子。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如果可以的话还想要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份工作。他“很想改变”目前的自己。作为朋友我可以担保他是一位非常认真并且对社会有用的男人。但是,他非常害怕到房间外 面去。只要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这应该是一种神经症。即使想要改变也无法改变。
假设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他在父母的虐待下长大,从未体会过人间真情,所以才会惧怕与人交往,以致闭门不出。这就是一种“原因论”的解释,但是原因论无法解释,为什么不是所有在父母虐待中长大的人都和朋友一样闭门不出。
你完全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过去的经历。
阿德勒讲:
>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阿德勒又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 请你注意这一点。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换言之,你是有选择的,如果你选择了像那位男子一样的目的,也就是“保护自己的自恋”,那么你就会闭门不出,甚至会为这个目的制造出“心悸不已、手脚发抖”这种行为。但是如果你把“小时候受虐待”这种事情当作一个研究对象,那么你或许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心理学家。
这个例子来自于万维钢的《高手》里提到的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
> 有个十几岁的小男孩,生活在大城市,家里经济条件很不错,在好学校里读书。可是他的爸爸很少回家,因为他的妈妈脾气很差。也许是因为以前过了苦日子,他的妈妈竟然会给家里的冰箱上锁,来防止孩子偷吃东西。男孩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
> 有一次,男孩在外面捡到两只流浪的小猫,觉得非常可爱,就抱回家想偷偷养起来。不幸的是,他的妈妈发现小猫的时候,小猫正在喝她杯子里的牛奶。于是她当着男孩的面,拎起两只小猫,直接把它们的头往墙上撞,活活给撞死了。
> 男孩非常难过。但是除了难过,一个很特别的想法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并从此伴随了他的一生。
> 这个大城市是100年前的美国纽约,这个男孩就是以提出“[需求层次理论](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9%AC%E6%96%AF%E6%B4%9B%E9%9C%80%E6%B1%82%E5%B1%82%E6%AC%A1%E7%90%86%E8%AE%BA/11036498?fromtitle=%E9%9C%80%E6%B1%82%E5%B1%82%E6%AC%A1%E7%90%86%E8%AE%BA&fromid=2128408&fr=aladdin)”闻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这个想法就是——满足了基本的经济需求,对人而言还远远不够。
目的论让我们进行自我改变有了可能,你可以选择纠结于外界或者过去的已经发生的那些你无法改变的现实;你也可以选择向内寻找自己的行为的“目的”。如果不喜欢这个“目的”,就需要勇气去改变这个“目的”。所以阿德勒心理学也被叫做“勇气心理学”。
总结一下,无论是“课题分离”还是“目的论”,都是让我们摆脱外界的束缚,向内寻求自我的改变。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改变我能改变的”。良好地运用这两个心法,可以迸发出极大的能量。
以上是我对《被讨厌的勇气》粗略的内容节选,书中还有许多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内容等你去发掘。
我还有另外一个想法与你分享:心理学有很多派别,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的理论,比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创伤理论,还有这本书提到的个体心理学的“目的论”等。而你最好别把“心理学”当作科学,那是因为,心理学很难证伪,各派的理论听起来都有道理,分不出谁对谁错。另外,人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非常巨大,很难用一个理论去解释所有人的行为。
我们可以把心理学当作一个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方式。换言之,你有选择权,往往你自己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你就会成为怎样的人,所以我们值得好好想想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