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7

中秋话月


文/艾草青团


中秋节与月亮有着密切的关系,说到中秋,便要说月。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十分特殊,它高悬于天际遥不可及,带有神秘和美的色彩。月亮是古人表达情感的寄托物,甚至可以提升到对于人生的思索:它的阴晴圆缺代表着永恒的变化。它在中国文化中具体又抽象,富有诗意和哲理。


月亮最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是与人们的生存密不可分的。维柯在《新科学》中曾说:“在原始人看来,月亮的盈亏与生命的死而复活紧密相关。月亮的盈亏变化,是古代天文历法产生的前提。月亮最初因其阴晴圆缺,被先民们视为不死的象征。人对辽远未知的事物,都根据已熟悉的近在手边的事物去进行判断。”


在原始人严重,月亮意味着不死,因此成为人们崇拜的载体。而中国月文化中特殊的意象诸如嫦娥、玉兔、蟾蜍都因为月亮的不死意义而与之产生联系。


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月的诗词,月这个意象在中国古代一直有朦胧、忧愁之意。到了唐代,更是将月与思乡之情相联系,寄托着游子的离愁别绪,诠释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它早已经成为古人情感寄托的载体。


它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是“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的思念,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凄凉,当然也有“俱怀逸兴壮思飞,会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但是,它不仅仅局限于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而是已经上升到对于人生的思索。在盖全唐的孤篇《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问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时,便是对于时间和生命的一种思索。我们不知道生命何时而始,却知道人生短暂,只有明月几千年照耀着同一片土地,却不知这片土地上已经换了多少代人。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也有诸如“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对于永恒与变化的思考。月的阴晴圆缺是变化,而月光对于生命而言却是永恒。


刘禹锡在《石头城》中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的感慨,这种感慨和《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前者更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怅然感。朝代更迭,月光见证。我们看不到月光的终点,却能够目睹短暂人生生命的终点。短暂的生命在永恒的时间面前实在太过渺小,如何不引发人的思考?


除此之外,月的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还带有禅意。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脍炙人口,它诗中的月总带有一些宁静祥和的禅机。在寂静中感受生命、感受自然。自然从不会因人的喜怒哀乐而改变,始终遵循着规律周而复始。又何必执着于外物呢?


说到月,便不能不说中国的神话。中国神话中与月亮相关的最著名一个便是嫦娥奔月。早在《山海经》中就有“常羲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二个月亮,并为月亮洗澡”的记载。据考证,这个常羲也就是后来的嫦娥。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后来在历代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其中嫦娥一度被丑化为是蟾蜍。到魏晋时代,嫦娥基本已经是如今我们想象的温柔和清冷的模样。


唐代以后,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诸多有嫦娥形象的作品,大家熟知的明清小说《西游记》、《镜花缘》中都有对于嫦娥奔月的叙述。嫦娥奔月的神话家喻户晓。


虽然如今我们早已明白月亮上面没有嫦娥,月球不过是地球的卫星,上面还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但我们始终认为月亮是神秘又清冷的象征,它依然寄托着我们的相思之情。


科技的发展并不能抹去我们心中对于月的向往和欣赏。希望中秋之际的你我,都能够在今天赏到美丽的月亮。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