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

  孩子硕考初试成绩斩获绝对优势,但并没有五关全过六将全斩,行百里者半九十,还得面临复试一关,针对复试可能存在的问题回津临别前与其进行了交流。毛主席教导: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告诫孩子永远保持谦逊精神,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夜郎自大,并给他讲述了几个相关历史故事。

    关于复试心理方面的历史故事(丁酉科考案):顺治年间,某年科考有参本考官徇私舞弊,顺治帝接到奏闻后大怒,决定召集榜上有名的考生到金銮殿亲自复考,其中有位名叫吴兆骞的考生,是著名诗人纳兰性德的至交好友,满腹才学,心理素质却极其脆弱,面对顺治帝的亲自监考,惊慌失措战战栗栗手竟不能握笔,脑袋一片空白。结果自然是吴兆骞被列作舞弊考生之一,流放东北。后来康熙帝继位,纳兰性德利用其父(权臣纳兰明珠)的影响力为吴兆骞奔走协调,无奈这案是先帝定的案,已成铁案,翻案就是对先帝的否定,根本无法翻案。吴兆骞流放东北近三十年才回到故乡,应属于史上受人牵连最为倒霉的才子之一。讲这个故事是提醒孩子在公众场合遇到突发问题时应保持沉着冷静,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处变不惊。当然知子莫若父,不评价其具备强大的心脏,心理素质总体应该还算过硬。心若简单,时光从容,面试时尽量保持“我将无我、无问西东”之境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意在提醒孩子不打无准备之仗。孩子交流时曾表示:教授们提出的个别问题有可能与专业知识相关联,但教授们自己心中也沒有标准答案,着重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思路是否明确以及条理是否清晰等等,全凭临场应对。孩子读过《三国演义》,于是讲述了三国时期的故事:司马昭手下有位谋臣名叫钟繇(西晋立国后官至太傅),钟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藉藉无名,二儿子则是大名鼎鼎的钟会。司马昭首次召见钟繇的两个儿子,当钟繇带领两个儿子上殿面见司马昭后,大儿子腿如筛糠,汗流满面,钟会却镇定自若。司马昭对大儿子问曰:“尔何故如此?”对曰:“战战兢兢,汗如雨下”对答还算得体,体现了司马昭的威严以及对权力的敬畏。司马昭转而对钟会问曰:“尔又何故如此?”对曰:“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对答却别出心裁,司马昭大喜:“此儿堪当大任”。钟会对答如流,由此判定钟会的敏捷思维超乎常人。当然钟会得知司马昭召见,也了解他哥哥心理脆弱,可能预料会发生如此问话而作了充足准备应对,这种情况只有天知、地知、钟会知、无人可知。我分析:这是一种突发性问话情况,提前作应对准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钟会可能会从父亲上朝回家后透露的信息中,关注司马昭近期治国理政及军事方面的大事作详细周到的应答准备,决然不会对这种突发性的问话作准备。为了印证钟会超乎常人的敏捷思维,于是又讲了与钟会相关另一故事:竹林七贤之首嵇康在音乐文学方面造诣颇深,名闻天下。钟会年轻时是位文艺青年,仰慕嵇康才名,嵇康有个小爱好,闲来无事喜爱光膀抡锤打铁。有一天当钟会得知嵇康在铁铺打铁,欣然前往打算与嵇康交流交流文艺。嵇康骨子里是瞧不起司马氏集团(认为篡夺了曹魏天下),不屑与其同流合污。根本就不理睬钟会(其父钟繇是司马氏集团核心人物),钟会挺知趣准备退场,嵇康桀骜不驯的性格立时展现,不理睬钟会也就是这么回事,在钟会退场时却还要反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顺着嵇康的原话稍改一字对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大意是:听到你的天下才名而来,见到你的冷淡态度而走。足见钟会的应对能力超强,思维超乎敏捷。嵇康桀骜不驯的性格终招致杀身之祸,临刑前还优雅地弹了一首《广陵散》,而后摔琴大呼:《广陵散》从此天下绝矣!讲述这故事意在提醒孩子如果沒有超常的敏捷思维,更应该作详细周到的准备,增加临场应对的筹码。

  平常针对特定的问题爱与孩子讲点小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得到启发,孩子既喜闻乐见,个人文化知识也得到巩固,个人认为这是一举两得的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百里者半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