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小琳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同学?
每天第一个到教室学习;
下课后围着老师不停地提问;
认真做完所有的作业、练习题;
每节自习课都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学习……
但,考试成绩却总“差强人意”。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班里,总会有1-2个这样“特别”努力,却不能“让收获配得上付出” 的同学。
后来,我听到笑来老师讲过的一个观点,说的是:
很多在战术上“勤奋”的同学,在战略层面是“懒惰”的。
也就是说,他们会不停地做本来已经烂熟于胸的题目,而不会去挑战舒适区之外的内容。也因此错失了成长的机会,成为那个永远“最努力但不成功”的人。
既然,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么走出舒适区,学习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就可以了吗?
如果你曾经尝试过的话,相信一定会了解,每一次试图走进陌生/高水平领域的努力,尤其在离开校园之后,是多么得困难。
这其中,有心理上的抵制逃避,但更多的是与科学的学习方法密不可分的。
正确的方法,能让我们事倍功半;而如果方法不当,不仅事半功倍,甚至毫无效果。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本叫做《如何学习》的书,和《纽约时报》顶级科学记者,本尼迪克特·凯里学习下,“学习”的正确姿势。
哈哈,这话的确有点绕。那么,如果你看过全书,更会被其关于学习的颠覆性理论所震撼。在这里,分心、健忘、学无定所,都成为“好好学习”的标配。甚至连很多同学,在大考前毅然舍弃的睡觉,都是提高成绩的有力武器。
怎么会?!
不信的话,就继续往下看吧——
遗忘与学习
通常我们会认为,是不是学会了,可以用“是否记住”来评判。
比如中学时代的“背诵全文”(我曾经最痛恨的四个字),默写公式,甚至抄写n遍……等等。这些练习,都是能让知识印到脑子里,也就约等于是自己的了。
然而,书中作者告诉我们:学习中的“记不住”,是有正面作用的。
凯里博士说:
大脑的遗忘,是在过滤垃圾信息,从而更能专注在某一件事情上,激活“深处的宝藏”。
遇到有实际意义的素材,大脑很容易就能记住,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被提取出来。反而,随机出现的音节、单词、短语等,无论花费多大的力气,我们也很难记住。
说白了,遗忘本身就是一段难以提取的记忆。
并不是我们没有记住,而是“想不起来”了。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与我无关。
因此,要想增强记忆,与其一遍遍地生硬背诵,不如花一些精力在寻找内容与自己的“相关性”。
当你发现了这段内容正是自己需要的,到时候,你想忘都难了。
专注与效率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学习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说到这里,不禁想到我的中学时代,自始至终地陪伴着一台收音机。写作业,复习功课,甚至在高考的当天,还要准时收听一档节目(我不想说主持人的声音很好听,哈哈)。记得那种感觉是,耳边没点声音,根本看不下去书。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生活在父母的无奈之中。好在成绩一直处于“前三”的水平,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今天,我终于在书中找到了支持这种做法的理论。作者说:
有效的学习不需要专心,交替练习更容易培养出扎实、高水平的能力。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不是机器,做不到一成不变地专注在一件事上,自始至终地不放松。反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走神、效率下降等情况是正常且必定出现的。如果此时换一个练习方式或者环境,不仅不会出现“三心二意”的低效,反而能使记忆更加牢靠。
比如,我经常会在看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想起来当时听的是什么歌。自然,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时候,也能想起来当时的学习内容。
很超劲儿的感觉!
同时,作者还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说明:
多样性的练习能让我们大脑随时做好面对突发情况的准备,对于培养灵活应变能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不符合“心流”理论(心理学家米哈里提出的“心流”理论,是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那么,我根据自己“听收音机”的经验来说,在我投入地写作业时,是听不到音乐的。只有在一些间歇会意识到,我还在听着音乐。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听音乐写作业,实际上是一种可切换的“心流”状态。
看过这本《如何学习》后,以上两点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简单总结下:
第一,学习的时候要多换场所,保持环境与内容的多样性,能让自己把学到的东西记得更牢。
第二,通过寻找内容与自己的相关性,能让记忆更加容易,并且在需要的时候顺利提取出来。
那么,除了遗忘和交替练习之外,书中还讲述了潜意识、灵感、甚至睡眠等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找来原书仔细研究下咯。
看了今天的文章,你能否对自己在学习时出现——偷懒、走神、犯困等情况,坦然以对了呢?
欢迎留言。
—END—
天津首位拆书家
拆书学院签约领拆
得到APP签约作者
《中国家庭报》专栏作者
如果感觉文章对自己有用,请留个“喜欢”再走吧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