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精进2》让我们再次出发

无论是从事知识类工作(内训+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还是我性格中的完美主义倾向,都让我对以谦卑姿态分享新知的人、课、书非常敬佩与喜欢,采铜老师和他的书就在其中。

2017年底读《精进》的时候,我就觉得这种书真好,是我想要的,因为里面任何一个知识模块从概念到解析到操作都贯彻得非常好,最大程度避免了学习成了纯粹地“刷认知”,而落不到地面上,对里面的每个章节课后题我都认真做了。

记得当时还在做管理的我,在当年春节的时候还用团队经费给团队里每个人买了一本,只是当时不懂得如何帮助他人把学习活动做到实处,其实并没有让这本书在团队里起到应有的作用。

如果说第一本《精进》回答了“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个问题,并给出了很多不得不做的思维转变和基本操作,那么《精进2》其实回答的应该是“如何成为一个卓越或者专家式的人”这个问题,而给出的解答是很多个“核心晶体”,以及这些“核心晶体”之间的组合运用。

这些核心节点就是这本书的篇章结构,包括“视角”“层次”“组合”“限制”“进化”“迁移”“循环”“完美”。这其中的脉络与实现手法都让人感觉别开生面、别有洞天,不得不说任何人想要把这些都践行好都是不得了的,当然也不是很容易的,但获得这种指引对于任何一个想突破个人发展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幸事。

接下来,我尝试复述一下每个篇章的核心内容,既是对自己理解的梳理,也是给看到的朋友一个“知道”价值的概览和是否有必要研读这本书的线索。

第一章的内容是“视角——掌握观察之道”。

我已经从很多的知识内容中知道有人拿“铅笔”来打比方,或说明大东西的大用处——比如铅笔是太空中最适合写东西的笔,或者说明社会分工的复杂性——一只铅笔涉及超多的工序和公司。而采铜老师用了超大篇幅把铅笔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都说了一个遍。

其中涉及到的四个角度是“材质”“造型”“装饰”“工艺”,也可以用近似这些的角度来观察万事万物,以获得“致知阅世”的能力,以及对任何事物的理解达成整体通透的效果,而不至于理解和判断限于偏颇。感觉这倒是给王阳明“格物致知”的理想境界搭了一个梯子。

为什么要给自己多装这么多“眼睛”,这是因为我们习惯性“简化”“懒惰”或者“节能”的大脑,下意识会只从经验和既有认知模型出发去看一个事物,正所谓“日用而不知”其它维度,那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

就是利用一些资源不充分,不知道它还有别的用处;解决一个问题,不知道优化更好的方法,甚至如果原有方法不管用的时候就不知所措。我们在看一些谍战电影的时候,是不是发现那些聪明的间谍经常用一些很日常的东西传递消息、窃听情报或者稍加改造作为武器搏斗?

多角度观察带来的好处,就是“格物致知”会带来“物尽其用”“举一反三”,让我们成为可以高效解决问题的人以及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人。

第二章是关于“层次——潜入知识的深海”。

层次又涉及到“系统”和“隐藏知识”,有了层次感,我们对一些事物的理解、一些事情的组织、一些产品的设计就变得立体起来,破除我们在认知浅薄的时候只知道点、线、面,看到“体”的存在。

如果把一些专业的事情做在最起码有三层系统的解构,那么中间层是最为关键的层次,这是因为最表层的操作层、技术层非常庞杂而琐碎,非日久积累而难全;而最深层的理论层太抽象、太难以消化,理论知识的东西在当今时代随处可见,但变成自己的技能、产出结果、交换价值却并不容易。

而中间层就是这种转换过程,类似从树根到树叶中间的树枝,这部分通常也是以“隐藏知识”存在,难以言表也难以学习。如果关联到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它应该也是以“才干”的形式出现,对一个岗位的绝大部分能做好也有思维模块,通常也比较容易成为管理者和教练者。

当然实际上,不是任何领域都刚好可以用三个层次来概括完,“层次思维的关键,不在于界定不同层次的名称,而在于能不能从你熟悉的层次上跳脱出来,进入更小或者更大的层次。”这意味着要跳出自己的思维惯性,甚至某种意义上地超脱。

这让我想到在“教练技术”里,通常用“六层次”来帮助失去方向或者不能行动的人打开视野、突破局限,大概是下面这样的(看看就好,如果要讲解清楚,是需要一大堂课的):

好在我们可以从当前认知出发,“往上走或者往下走”,其依据要么是觉得太杂乱而没有头绪,或者知道方向而缺少操作办法。

第三章是“组合——理解万物构造之法”。

上面提到的层次思维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要学会拣选“高频模块”。它通常具备什么样的面貌呢?无论是从下往上走还是从上往下走,都经常会经过它或者用到它。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无论对于门外汉快速进入一个领域,还是在一个领域做到“从优秀到卓越”,这都是最高效的。

因为所有“高频模块”之间的排列组合就自动形成了一个领域的“骨架”和“脉络”,丰富之只要不断积累积累细节的血肉就性,把握大局只要知道它们的组合是在为什么样一个本质意图服务就行。

而要获得“高频模块”,就需要沉浸在大量范例中,有好的、多的素材以达到有效拣选的效果。就像设计师的水准提高很依赖见识过大量优秀设计作品,从中把握到了一些高频模块,然后加入进自己的既有设计理念中(向上优化整体效果),或者替换其中的某些更细节部分(向下提升细节品质)。

在所有类型的模块中,可以通用性地划分为“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两类。硬件模块指的是体系中的组件部分,负责“构成性”的来源;“软件模块”指的是其中的“组织性”模块,主要负责如何调用和组合。一般来说硬件模块要“越硬越好”,软件模块要“越多元、越灵活越好”

像我们职业中的岗位技能,一线操作、执行能力大多属于“硬件模块”能力。组织、沟通、协作类能力通常属于“软件模块”。像产品经理或者基层主管就是一个软硬组合一半一半的职业,而越是往上的管理软件模块要求越高。

这对我们的职业发展也是一个借鉴,为了长远考虑,我们不能只是在自己熟悉的、既有的能力方向上深钻,而是要在一定阶段之后去发展可搭载组合到一起发挥更大价值得其它能力模块,在这个UVCA时代让自己的职业发展具备更强的“反脆弱性”。

第四章是“限制——唤醒沉睡的创造力”。

按照我的直觉,我们非常讨厌限制,因为那意味着我们没法自由选择甚至某些注定的遗憾。而在真实的世界里,限制不仅是无处不在,是构建世界和社会丰富层次和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创造力的支点。

比如正是因为有对仗、平仄的限制,很多唐诗宋词才成为千古绝唱,反观现在限制大大减少的自媒体文章,或许可以成为十万加,但过不了多久又有谁再问津呢;比如我们喜欢的英雄故事,从哈利波特到马云,是不是都是那种先天各种不足、过程历经坎坷、最后成就一番伟业的人呢?在我们所用到的日常工具中,那些越专业的工具也只能限制在某一个领域使用。

这说明一个点,优秀和优质是建立在限制之上的。

承认和接受限制,才能发掘限制背后的“宝藏”。因为限制帮助我们”激发创造、缩小范围、提供线索“。采铜老师提供了三问来帮助我们化限制为创造:

第一步:找到一件事情具有的各种限制;

第二步:理解这些限制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步:构想满足这些限制的方案和产品。

书中提到的一位苏联苏联发明家和专利研究者,创立了一个”问题解决通用技术“,他提到一个哲学式的核心思考点:“解决一个现实中的麻烦或者问题,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这个麻烦背后的核心矛盾是什么,化解这个矛盾就是一次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第五章的内容是“进化——洞悉变与不变的法则”。

进化与演化思维近些年也是在各领域被接纳与应用,这一章就是对它的解析。从共享自行车到共享电瓶车,找到了能量与信息两个维度的关键指标,让我们看到新事物并非完全新,同时也并非都是好的的、有价值的。

同时,能量、信息再加上时间维度,就形成了可以解释很多社会和商业系统的“施普伦三角”。进化思维对我们的启发有五个点:

第一、不必一味地追逐新事物,还是要判断和检验;

第二、仅仅了解“底层原理”不够,因为构建出一个具象的东西还需要其它元素;

第三、需要掌握再现真实场景的语言系统,它是走向专业和专家的必然过程;

第四、力求信息传达的精准,因为它往往也意味着掌握先进工具;

第五、找好适合自己的“生态位”。

第六章讲了“迁移——跃入求知的通途”。

但凡拥有跨界能力的人或者在多方面表现优秀的人,其实就是掌握了迁移能力,否则就摆脱不了人一生时间和精力有限性的限制。就人类的很多个领域、学科而言比如仿生学,其实就是在迁移大自然里面的东西。

提炼结构可以让我们快速熟悉和参与一个新领域;如果我们可以把日常语言和形象迁入专业领域,学会“去专业化”的能力,我们才算走完专家的最后一程,同时也将创造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知识迁移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如何把理论知识迁移到实践领域?(相信我们的日常学习都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如何把领域A的知识迁移到领域B;

第三、如何确定迁移的目标航向。

同时,现实世界的知识也是以非常多样的形式在呈现,除了集中的课程和书本,我们也要学会就近取材来学习,增进自己的智识,比如我们看到的很多是无产品其实都是在一个领域的系列知识指导下做出来的。

第七章讲的是“循环——让才能盘旋而上”

从“桑基鱼塘”的循环系统说起,让我们看到了循环系统的高效与持续性,而我们的精进之路也必须是一个自循环系统,否则如何平衡成长的速度与内在的舒适度呢?

这里面就提到说我们学到的各种知识如果只摄取不应用、不流通或者只广泛涉猎,而不形成有机系统,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来说都是低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这既要求我们即学即用,也要求我们为了一个核心主题组合学习。

我觉得一本好书往往也意味着消化和应用并不容易,所以至少写一个读书笔记是一次最低限度但可掌握的盘活,所以即便心里很不情愿,也强迫自己要做,直到形成习惯。我甚至觉得如果一本书都不值得你写一篇笔记,那么最好就不要读,因为反正你吸收不了多少。

话说回来有效学习尤其是有效自学一直是困扰整个教育培训界和我们每个个体的事情。采铜老师提倡“组合异质元素、构造有效循环”,同时也是因为只有完成了自己的高效学习循环的人,成长地潜力才是巨大的,也是每个终身学习者对自己的责任。

采铜老师给了一个建议是“范例循环模型”,说简单点就是创造“仿做”然后对比,比如读透一本书的表现就是可以仿写一本书甚至写续集,然后来回比照,这确实比较严苛,但是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我们值得这么做。

同时,依然强调了基本功的重要性,用上述理论来说,它是构建高阶进步台阶的砖石,决定着我们走多远以及是否稳健。

第八章讲了“完美——精进者臻于至善”

这其实首先承认了“精进者”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完美主义”的,而完美主义也意味着对自己的不满足与严苛,这不是很爽的体验。也是,我们怎么可能想要变得更强而不付出点什么代价呢?即便我不是“果粉”,我也承认苹果产品是相对最接近完美程度的,这就得益于那个偏执的、脾气暴躁地想要“改变世界”的乔布斯,不是吗?

当然,采铜老师告诉我们的不止于此,他用系统思维首先给我们强调的是稳定性。因为稳定性意味着很多信息:一是流程性部分的熟练,二是基本操作的掌握,三意味着改善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可以提升整体效果。

这意味着我们要做自己的客观的第三方观察者和最严苛地批评家,这不仅是一个方法论上的必须性,也是因为当我们从优秀迈向卓越的时候,也很难找到一个这样的角色,自我突破需要接管学习训练的全部角色。

模块思维告诉我们,首先需要改进的是重要模块;系统思维告诉我们,精进是不断从整体的优化方向和不断细分元素的提高品质中做改进。

以上就是关于《精进2》全书的核心内容。我的直观感受是对于能力进步、学习成长的视角拉开了许多,同时也提高了分辨率,对照下来发现无论是长期的目标方向,还是眼前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太多的优化空间。

相信无论是基于我们快速变化的现实压力,还是基于人的精神层面自我完善——佛家都说勇猛精进,不断精进的动力和愿望是我们每个人尤其是能看完这个长篇到此的你所拥有的。

这篇读书笔记也是做了抛砖引玉,你也能感觉到采铜老师在竭力拓展新的疆界;如果你觉得你还没找到自己持续精进的系统,那这本书是非常推荐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精进2》让我们再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