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6

今天读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如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这段话直译为:最好的品德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有利于万物生长,而不与万物相争,处于世俗之人不愿处的低位,所以接近于道的无私奉献品德。有道德的人友好的保护住所周围的天地空间,心志无私,清廉可鉴,与万物接触,采取友善仁慈的原则,他们言行善于守信,从政善于治理,做事善于发挥才智,行动善于掌握最佳时机,他们的言行有不争私利的美德,所以就没有什么忧患可言。

“上山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传颂千年,是无数仁人志士所追求景仰的境界。

水,是生命之源,哪里有水的滋养,哪里就生机盎然,同样的,哪里有圣人传承,哪里就会繁荣昌盛。

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和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由上而下,由天落地,一路风尘,一路奉献,化作甘霖,洒遍大地,变身雨雪,飘落原野,滋润万物后,又汇入大江大海,再蒸腾气化入天际,循环往复,奉献无限。

但是,水从不与万物争私利。

所以,为人处世,要学习水的品格,只求奉献自己以利万物,不与万物争什么私利,王夫之说:五行之体,水最为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

水最微小,但是水的品格最伟大。

做人当如水。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