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信仰吗?

这个问题问得比较笼统。这种笼统到不是提问者的错,而是中国整个社会意识的锅。

什么是信仰?我们得先搞清楚这个概念,才能确认中国人是否有信仰。

新朝立国之本,就是信仰GC主义——但是题主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很显然这个立国之本在当今社会之下,我们已经无法自我确认了——时代是进步的,SH主义,中国特色SH主义,各种路线修正主义,让泱泱大国的民众从内心深处对自身的信仰产生了不确定的疑问。

中国人有信仰吗?——老D员必然气势恢宏地痛斥你,你怎么可以没有信仰。

但是很明显这种脱离下里巴人的信仰,只代表了目前的既得利益阶层,并没有普适性。

否则的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茶前酒后,摇着头叹气:中国人到底还有没有信仰?

还是那句话,信仰的定义和老百姓的心中想法并非一个东西。

“信仰”一词,出自唐译《华严经》:

不作逼恼众生物,但说利益世间事,咒术药草等众论,如是所有皆能说。一切仙人殊胜行,人天等类同信仰,如是难行苦行法,菩萨随应悉能作。

很显然这是一个佛教用词,但是所有的佛教用词进入世俗,大都会附着上新的含义,一般都会字面化——信众其实并不在乎高深佛理,只在乎自己的理解。

“信仰”——其实就是仰望、仰仗的信念。

这样解释是最简单、最明白,最能为大众接受的。

周总理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提到:

要以耐心说服诱导的精神,争取官兵和人民的信仰,团结他们在革命主义与政纲的领导下而坚决奋斗。

这里,自然是指革命信仰,老一辈革命家为之奋斗、奉献的解放全人类的思想。

鲁迅在《朝花夕拾·父亲的病》写到:

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

很明显,这里的“信仰”,其实就是“信任”,因为信任的消失导致对整个中医文化仰仗的信念发生了改变,就是不再“信仰”。

我们会发现一点,无论宏大的革命精神,还是消失的中医信任,这种思想、理念、信念都在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当事人的行为模式。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会让无数的先烈奉献自己,而对中医信任的消失则让周树人不再去采办“经霜三年的甘蔗”作为药引。

所以,什么是“信仰”?

当我们从情感或理智上深信某种理念,并自觉以此来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这种理念,就是我们的信仰。

从广义来说,信仰是无处不在的,是人人都有的。

举个例子,假如我是拜金主义者(于谦会说:干嘛假如啊?),那么不但要疯狂攫取金钱,同时深信金钱可以办成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如果不行,那只是钱不够。对金钱的狂热以及对金钱数量和所有事情对等的考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的行为,我赚钱、我送钱——因为我相信钱可以解决一切,无论是感性冲动还是理性思考——金钱就是我的信仰。

当代社会抱有这种信仰的绝非少数。

这不是信仰吗?中国人当然是有信仰的。

何况还有那么多为了天下福祉,为了全人类解放而奋斗,为了改善人类生活而努力的中国人,你能说他们没信仰吗?

虽然不一定是某个主义的崇拜者,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指导自己行为的人,其实都是有信仰的人。

当然信仰也分指导行为和不指导行为的,前者是为信念而生死,后者就是典型的口里一套,做又是一套。同时还分为感性冲动和理性思考的信仰,通过自己逻辑思考确认的信仰,这些都会对行为产生影响。

感性冲动、被人灌输的信仰是会发生改变的,就是所谓的“信仰崩塌”——比如鲁迅不再买药引。

理性思考、逻辑确认的信仰则是坚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发生突变状况的时候,底层革命者容易失声甚至背叛,而高级革命领导者不但坚定不移,还能以身赴死的原因。

但是,这些其实都不是大部分普通人说的“中国人没信仰”。

一般人说这话的时候,都是针对宗教而言的。

这又是个大问题,我们另开文章讨论,这里只用古朴的话草草带过:

实际上,中国人只是不信邪而已。因此,中华民族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不迷信而已。

中国人从来不缺信仰。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人有信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