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读后感——另一种西行记


两天前把毛姆的《刀锋》看完了,逐字逐句的看完了,或许当中看到某些地方时注意力突然不集中分散了片刻,还好在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就强行的让自己回到书中了。虽说读书要读百家书,才能集百家长,但在像我这样理解能力实在有所欠缺的人,最好还是读那些能让自己有深刻共鸣的书,能让自己也随着作者所写的每一个情节跌岩起伏,当然除了那些言情武侠还有玄幻小说,而是读那些能让你思考人生、人性和价值的书,最重要的是那些有着作者明确的哲学思想的书。

毛姆的书,就是这样的,至少我从他的文字里看到了我想要的东西,包括他的《月亮与六便士》我都很喜欢,只是《人生的枷锁》读起来就有些生硬了,很难读,上册看了几十页就放那里了,有时间还要重新拾起来的,只是需要一个极度安静的环境才行。

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把《刀锋》的读后感写好,而不仅仅就是随手一写这么简单。我觉得这本书对我很重要,重要到足够能让一个人怎么重塑自己完整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哲学思想。这个问题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个很大又觉得平常触碰不到的问题,总觉得哲学是那些留在学术里极其难啃又生涩难以理解的学问,包括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后来在某天,可能是看了某篇文章深受启发,意识到哲学思想也是分很多流派的,有那些学院派生涩难懂的哲学,但还有一些简单易懂的哲学———街头哲学,它能让一个人更容易理解怎么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和这个复杂的世界。以后的日子我也只是偶尔会简单的思考一下类似的问题,并没有让自己深入去探究这些街头哲学。

对了,街头哲学有些类似于平常我们说的最多的心灵鸡汤,但又比它们更深层,更透彻,更入木三分,更有效。

《刀锋》里的每个人物都是个性很鲜明的存在,都值得拿出来单独的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里我只着重的写写我自己对主人翁拉里的那点浅薄认识,这也是为什么说这本书对我重要的意义所在。

拉里从小父母不在,被寄养在父亲朋友家里,在那个时代的美国正是飞速发展的时候,也是美国全球霸权主义的开始。拉里十六七岁时隐瞒年龄参军成了一名飞行员,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回来可以按部就班的按照亲戚朋友的安排上大学或者工作,然后跟从小青梅竹马长大的的女朋友伊莎贝尔结婚生子。可一切来的太突然,在一次飞行任务时,遭到敌军的阻击险些丧命,被同行的战友舍身救了下来,回到营地,发现战友中弹,就这样死在了自己的怀里。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大男孩,在面对死亡时他脑海里想到的是:“死了的人的样子,看上去要多死有多死”。战友的死带来的痛苦和困惑让他自己突然开始迷茫,让他开始思考“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邪恶。”

退伍回来后的拉里就完全变了一个人,平常还是老样子跟朋友该玩玩,可一个人的时候就是看书,他想用生命做有价值的事情,可不知道干什么,给安排工作也不去,就是一头扎在图书馆里看书,什么书都看,漫无目的得读书。他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太无知又太迷茫了。他需要从书里找到他需要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生目标,可究竟是什么,最后能不能找到,可能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四年后,当到了一定程度他觉得光读书并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时,决定走出去寻找,当人们问他出去做什么的时候,他只说了两个字:“游荡”。他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能给他什么样的答案,于是在身边的人都反对的情况下,一个人带着简单的背包走了。

就像我们年轻时所追求的诗和远方,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

之后的数十年,拉里哪里都去过,法国,英国,西班牙,中国,印度等,他还依旧坚持看书,看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到一个地方找最苦最累的活体验生活,做过煤矿工,也做过农场工。就以这种方式生活了好几年,但始终没有找到他想要的答案。后来偶然的一个机会碰到一个人,说去东方吧,去遥远的印度,那里可能有你寻找的东西。这次印度之行谁也没有想到会是他的终点,他在这里待了五年终于找到了他寻找了很久的答案。

在印度的这段时间,他向宗教里的僧人学习,在深山里每天坚持思考,终于在最后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作者是这样描述拉里这段时间的:“他在寻找一种哲学,或者说一种宗教,一个生活的准则,能使他的头脑和心灵同时得到满足。”正是这些追求吸引着拉里去向往着一种自我克制的信仰。

上学期间有一个同学是一个基督徒,现在看来应该算是一名虔诚的教徒了。他曾对我说过信教的好处,我记得我曾说过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不管是信基督还是佛,都是给自己一个信仰,一个能够更好生活下去的支撑,那么既然是这样,我的信仰就是我自己!自己才是生活下去最好的理由。”一个现在看来还是很牛逼却又无知的回答。但从另一个角度就已说明了我的态度,尽管我到现在是没有因为自己的信仰活的更好更明白,更没有让生活过得更加通透,可是我明白信仰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写到这里思路已经开始紊乱,有些堵塞,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了。

拉里在最后五年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而我还没有,我依旧迷茫着,还没有找到任何可以支撑起我今后生活所需要的理念、准则,或者赋予我生活意义的哲学思想。但我又不可能像拉里一样去游荡,虽然很想,却又不切实际。目前似乎只有读书才是可以解决我的问题的唯一方法了。书中有一个观点很是不错,“即你能通过知识达到最高实现,印度圣徒有鉴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承认通过爱和工作可以获得拯救,不过,他们从未否认,最崇高也是最艰难的方式是通过知识,因为获得知识的能力是人类最为可贵的能力。”

我肯定是做不到拉里最终那样大彻大悟的面对人生的,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自我行为准则,一个正确的生活理念的支撑,今后我的路会越来越难走,会越来越迷惘。

所以我必须搞清楚这些才行。

正像之前提到的那个观点:“通过知识达到最高实现。”我的最大问题就是我知道的太少,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很多时候还很自负,不屑于去了解自己不喜欢的任何事物,对很多事情不会好奇,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没什么不对,可是一旦你有一天开始思考人生到底是什么,开始思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时候,你就会迷茫,不知所措。最终才发现原来是因为自己的无知,让你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太多的无能为力。

可这对我来说又不是简简单单的通过学习读书就能得到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思考的事情有很多,这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深入的探索才行。可是这个世界表面上并不是这样运行的,人们会说:你可以不必这么麻烦,你完全可以按照大多数人一样,按部就班的生活,而且看上去生活的也会很好的样子。没错,为什么不呢?最终的结果不都是为了最终的一片祥和吗?我不知道,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看的过于透彻,还是自己的无知让自己太自以为是,总觉得大多数人的美好都不真切,人们所谓的美好与痛苦总是并行,这是每个人一开始就会得到的忠告。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这样,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生活。不知道是过于偏执,还是死脑筋的坚持,害怕我陷入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恶性循环里再也出不来。

我想这就是无知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影响,总是无畏的坚持自认为合情合理的人生价值和生活准则。

拉里通过数十年的读书,旅行,劳作和修行,才在最后找到了安身立命之道,他找到答案的时候才三十来岁,一切看上去似乎都来得及的样子。可毕竟拉里只是毛姆笔下杜撰的一个人物,从另一方面只是在讲述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这是毛姆晚年最伟大的一部作品。但是我不能再等到晚年的时候才会有所领悟吧,不能只有人到暮年才找到生命的真谛吧,那这对于正值壮年的我又有何意义呢?拉里在找到答案后,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回到现实中做一名汽车维修技师,或者做一名卡车司机跑遍整个美国,并最终做一名出租车司机为生,开始享受生活带来的意义。

从现实逃离,最终又回归现实。

这似乎本就是注定的结果,大多数人就会说你这完完全全就是徒劳,这是毫无意义的,折腾了数十年甚至大半辈子,最终又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不得不重新回归现实。可是对于拉里,对于作者,甚至对于我自己来说,这是一个开化的过程,就像茅塞顿开的一种感觉。这在所有开始的时候都是迷茫的,在自我寻找探索的过程中,不管经历了什么,都是为了最后自我的提升,都是为了让自己有所觉悟,塑造完整的自己,并最终带着完整的自己回归现实生活中。

现在的我就需要这样的一个过程,需要通过一个正确的行为准则和生活理念让我度过这个漫长的过程,最终实现自我的价值。

是啊,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足以让一个人崩溃,甚至中途放弃,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在探求真知的路上不断的磨练自己,使自己一点点的成长。说实话,我是害怕的,我已经36了,人生能有几个36呢。如果能在40岁之前让我彻底的领悟生命的意义,我也知足了,那样我仍然还有大把的岁月享受生活,去做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可这一切又是不得而知的,你只能一步一步的慢慢探索,自己寻找,直到某一天幡然醒悟。

就像本书的精髓来源于印度教的哲学诗篇《奥义书》所宣传的一个原理一样:作为外在的、宇宙终极原因的梵(神)和作为内原、人的本质的我(灵魂)在本性上是同一的,但是由于人的无知,受到业报规律的束缚,把梵和我看作两种不同的东西,如果人能摒弃社会生活,抑制情欲,那么他就可以直观灵魂的睿智本质,亲证梵我的同一,从而获得最后的解脱。

我自然达不到这样的一个高度,让自己放弃所有,只为了达到神(梵)一样的高度,最终挣脱束缚获得解脱,这是不可能的,放下七情六欲,斩断一世情缘,对我似乎太难了。

看看,又回到原点了,这真的是一个恶性的循环,就像一个无休止的轮回。如果不去寻找不去探求真知,只会让自己沦为生命里的那一点点恶,不停的重复,无法破灭。

突然想起来西游记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不就是为了减少人世间的恶和磨难痛苦,为了众生之乐才去西天取经的吗。《刀锋》就像另一版本的西游记,只不过他是一个自我救赎、自我成长的过程。

而我的西行之路又在哪里呢,谁也不知道,应该是在我自己的心里,只能通过自己不停的探索,才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能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一片栖息之地,最后才能得以解脱束缚,最终重新回归现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刀锋》读后感——另一种西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