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种付出和获得是理所当然的?

你还没有结婚吧?你还没有小孩吧?每次听人以这一反问来回应时,总有种对方理亏,只好以身份证其话语合理性。

不否认身份状态的改变,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但人能否在该状态刺激下,进而学习或发展出较好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来处理新问题,这是存疑的。

由此,记起三年级,一回台风,雨很大,学校路面的水涨得有一米高了。临近放学,陆续有家长在外等,老师见状,惯性吩咐等家长来接再回去。

不久,班上同学多被接走,我还在。雨小了,我便自己淌水回家。

到家,见老爸在厨房炸鳗鱼,问他为何没来接。他边炸边回:“生的你好手好脚,可以自己走回来。”

后来,我一见天阴便带伞。意外没带,便等雨停再回,或与顺路同学共伞,或淋回家。

除却必要用钱,其余家长签名、家长请假、家长会等,一切如非必要参与的所谓家长事宜,或由姐代替,或能免则免。

说失落也可以说吧,当时更多的是埋怨,因对父母的付出理所当然而不得,故引发了不满情绪。

现在想来,爸的言行无可厚非。没有一种由身份引发的付出和获得是理所当然的。纵使有责任,也不必相互道德绑架。更何况,有时无条件的牺牲反倒让人倍感压力。

不过,许是从那时起,便隐隐少了期待。后演变成对他人示好的无措和不好意思,不知如何回应,索性避免接受。

以至于长成不懂主动付出和不懂接受的别扭冷漠人。

近来常想:若无血缘,他们还会爱我吗?值不值得这事儿总不免反复确认,或用对等的付出来平衡关系,总归是无法处理亲密关系。

扯远啦,不过,那天的炸鳗鱼真好吃,算得上赚到的爱了。祝你赚到爱。

没有一种付出和获得是理所当然的吗?不一定。我想获得无条件的爱,只是我不会视为理所当然,我也会学着付出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一种付出和获得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