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感悟27

【课程原句】

10.12:席不正,不坐。

10.13: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10.14: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10.15: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10.16: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10.17: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0.18: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原 句 译 文

10.12 坐席摆放得不端正,那就不坐。

10.13 孔子同家乡人一块儿饮酒。散席时,等长者们先走出去了,自己再走。

10.14 乡里人举行迎神驱疫的仪式时,平日不爱谈论鬼神的孔子也会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10.15 托人向住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或送礼物)时,孔子会向受托者拜两次以送行。

10.16 季康子赠药给孔子,孔子拜谢后接受了,但同时也说:“我对这种药的药性不了解,不敢尝试服用。”

10.17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立刻问:“伤到人了吗?”没问马怎么样了。

10.18 国君赐了食物,孔子一定会摆正席位先尝一尝。国君赐了生肉,他一定会煮熟了,先祭祀给祖先。国君赐了活物,他一定会养起来。陪侍国君吃饭,当国君进行饭前祭祀的时候,他先取国君面前的饭菜为他尝食。

我的感悟:

10.12 这则的席不正不坐,可以理解为坐席要摆正才能坐,也可以理解为名正言顺的正。我们之前学过“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不要担心自己没有位置来发挥才能,而是要担心自己凭什么能立身于此。在能力不够的时候获得高位,这也是一种“不正”。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提升个人技能,才能期待有朝一日名正言顺地接受某个位置。

10.13 这则的杖者出斯出矣,表达的是尊重老者,从未老时开始。 试想一下,当我们日渐变老,体力不支,走在街上被年轻一辈嫌弃甚至轻慢对待时,我们的心情会怎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要让整个社会都有尊老爱幼之风,必须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并且,当我们尊重老者并在适当情况下施予援手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会收获满足和喜悦。因为只有个人价值和社会或他人的价值相连,我们才能度过有意义的一生。

10.14 这则中的乡人傩,是古代人民举行驱鬼的仪式,孔子对于鬼神一直是“敬而远之”的态度,也不愿和别人讨论这些事。但是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傩戏”时,他也会穿着朝服立于东首,用这种形式表示尊重。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我们也要像孔子一样,做到尊重即可,因为我们不感兴趣的事物可能并不为我们而存在,自有热爱它的人。这是与他人相处的智慧,也是自我修养的体现。

10.15这则季康子听说孔子生病,特意送药给他。孔子十分看重礼节,通常上级赐予食物,他应该立刻尝一下以示尊重。但是这回送的是药品,怎敢随便尝试呢?孔子说我对药性不了解,所以不敢尝,这样拒绝了季康子,而孔子的做法既不失礼,又保全了自身,真是“有礼有节”。

10.16 这则体现了孔子对人的仁爱。在孔子生活的时代,马匹是非常珍贵的财产,家有多少马也可以成为衡量身份的标准。在《论语·公冶长》的课程中我们学过:“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陈文子可以抛弃“马十乘”这样的巨额财产来表示对崔子暴政的抗拒,因此孔子赞赏他品行高洁。面对马厩着火、财产受损的状况,孔子先问的是家里的人受伤了没有,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仁者爱人”,孔子确实是人道主义者。我们也因此可以得知,儒家学说是以人为本的。

10.17 这则讲孔子对待君子赐给他的食物和牲畜的态度。侍食于君:一举一动都是“忠”。《论语·八佾》中有一句孔子的感叹:“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为什么孔子按照周礼来侍奉国君,别人却讥讽他是谄媚呢?从本节课的内容当中我们大概能明白:因为孔子在侍奉国君时,一举一动都严格要求自己符合周礼。而从周围人的反应来看,他们已经很难做到这些礼数了,所以才有“礼崩乐坏”的说法。孔子事君尽礼,不是谄媚,而是忠诚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感悟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