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亦权
一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控制情绪”这个说法。
事实上,情绪就是情绪感受,而情绪感受的简称就是情感。所谓的情绪,不过是“喜、怒、哀、惊、恐、爱,羡慕、嫉妒、惭愧、羞耻、自豪、兴奋,得意”等等一切的内心感受而已,我们是不能完全控制的,而即便真的做到了百分百控制情绪或者干脆做到没有情绪,这样的人也是不受人欢迎的。
比如你赞美一个人说:“哇,你的衣服好漂亮!”
然后对方在对你说“谢谢”的时候,摆着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你的感觉会是怎样?
人活在世界上,会有开心的时候,也会有悲伤的时候。
那么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就会受到这些情绪的影响,比如“今天的太阳真是太好了”、“今天的这点微风真是太美妙了”、“下雨天真是烦死了”、“上午刚洗的车,下午又下雨了……”
无论是积极的感叹,或是负面的牢骚,这种夹杂在语言中的情绪都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听的人不需要太过于纠结。
比如有人赞美你说:“你在我心中是世界上最帅的人!”
这时候,你只需要理解别人的这种情绪并致以感谢就行了,然后你可以说:“谢谢,谢谢,此刻我是世界上最感谢你的人。”
不必非要去用一种找漏洞的方式反驳对方说:“难道你见过世界上所有的人吗?否则你怎么说我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呢?”
“此刻我是世界上最感谢你的人”和“难道你见过世界上所有的人吗?”你觉得哪一句更有利于收获或维护友情?
我想大部分人会赞同第一种回复,因为那样的回复更显智慧,更显幽默,但遗憾的是生活中喜欢去纠正和反驳别人的人,并不在少数。
【二】
我有个朋友,我暂且以小A代替吧。
小A人蛮好,只是不会理解别人的语言情绪,平时就特别喜欢说一些“也不全是吧”、“难道你全见过”这类明显带着反驳意味的话。
前段时间,我有个青岛朋友过来出差,我就叫上小A作陪一起吃饭。
酒过三巡之后,我这青岛朋友就开始抒发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的感受,说“浙江人做生意都比较灵活”,“北方人做生意都比较死板”……
我对南北文化风俗都比较了解,客观说,我这朋友的话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比如在南方,很多的街边小超市或小区商店,都会一直营业到凌晨两点,然后五点钟又开门了,但在北方,晚上10点钟想买一包香烟都找不到商店了;
在南方,你买半斤猪肉甚至只买二两猪肉,商家也会微笑着招呼你,甚至还会帮你切成肉片;但在北方,你要说买半斤猪肉,买一条排骨,那卖肉的大叔会盯你一眼,恨不得一斧子朝你劈过来……
原本挺快乐地聊着天,但我那青岛朋友说一句,小A就反驳一句“浙江人也不全会做生意吧”、“北方人也不全死板吧”,结果没句两人就吵起来了,我那青岛朋友说“你这么较真干什么。”
小A则说:“是你自己说话有漏洞,无论南方北方,都有服务好的商人和服务不好的商人呀……”
结果,我这个掏钱请客的东家,只能不断打圆场,最后为了避免两人打起来,我直接付钱结束了这场让人不快的聚餐。
如果非要按标准语法来说,我这个青岛兄弟的话确实是不妥当的,因为他确实没有调查过所有的浙江商人,也没有经历过所有的北方商人,怎么就那么武断地说“浙江人做生意都比较灵活”,“北方人做生意都比较死板”呢?
但是,只要你能理解每个人在语言中所夹带的情绪性,你就不会去纠正和反驳他的话了。因为他说的不过是日常中的普遍印象,而不是在搞社会科研。
如果非要说准确“有百分之几的浙江商人很会做服务,有百分之几的北方商人不太会做服务”,那么这样的语言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只能算是“正确的废话”了。
【三】
人类的语言,因为情绪才更具生命力。
比如鲁迅写文章,他动不动就“我们中国人怎么样怎么样”,但真的每个中国人全是那样的吗?
我看也未必,中国也有很多人不像鲁迅笔下所描述的那个样子的,但我们没有必要去质疑鲁迅说:“嘿,鲁哥,你写得不正确,中国人也不全是这样子的吧!”
这样的纠正和反驳,其实是很没有意义的,除了把天聊死,除了你会看到一张很无语的脸之外,你不会有任何收获。
如果鲁迅非要写成“中国有百分之几的人是欺软怕硬的,中国有百分之几的人是喜欢嫉妒的”,这样的文学作品还有什么生命力可言?
科研需要严谨,但文学和聊天,都必须要有情绪。只是很多人不理解也不会欣赏这种情绪的美妙,所以总觉得别人说错了话,总觉得别人说话需要他来纠正和反驳。
生活中,像我朋友小A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当别人在说话的时候,他们总是喜欢打断别人,纠正别人,反驳别人。“你说的不对,不全是这样子吧”,“也不全是那样子吧”……
最让人郁闷的是,因为这类纠正和反驳拥有“绝对的正确性”,所以总能让人无从辩解,而在这种无从辩解的沮丧下,人们也就失去了说话的兴趣,天也就这样被顺利聊死了。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也喜欢那样说话呀,我心里并没有反驳别人的意思呀,如果连这样的话也不能说,那聊天还聊什么呢?
我必须要强调一下我经常说的那句话:人和人相处,最关键的不在于你心里所想的是什么,而在于别人感受到的是什么。
你心里想的是什么,这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说出那句“也不全是这样吧”,在别人的感受里就是纠正和反驳。
如果你不认可这个判断,那么只需要把这种情形反过来假设一下就行了——
某天你说了一句“现在真的不必带钱包了,微信扫扫比什么都方便”,然后别人对你说“也不全是吧,有很多时候还是要带钱包的呀”。
然后我问你,你的感受是什么?
当然,我相信你会保持笑脸,但我同样相信你的内心是尴尬的,是无趣的,是不快的,是想骂人但又不好意思发作所以只能用强撑的笑脸来掩饰你那其实已经扭曲的面部表情。
相对来说,你会更愿意听到一句“是呀,确实不太需要带钱包了”。
【四】
我们必须要理解,说“现在真的不必带钱包了,微信扫扫比什么都方便”的这个人,他只是在抒发这一时的情绪感爱。
只有不懂得理解语言情绪的人,才会去纠正和反驳他“也不全是吧,有很多时候还是要带钱包的呀”。
因为事实上,说“现在不真不必带钱包的人”,他自己同样也知道有时候必须要带钱包带现金。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上面这个例子里,这两种假设性的回复,它们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也不全是吧,肯定还是有很多人带钱包的呀”和“是呀,确实不太需要带钱包了”。这两句话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也不全是”,说明还是有很多人或在很多时候是需要带钱包的;而“确实不太需要”,同样也是说明很多人或很多时候是需要带钱包的。但这两句话的属性和主旋律,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也不全是”给人的感觉是你在纠正他,你在反驳他,而“确实不太需要”,给人的感觉却是你在赞成他,你在和他共鸣。
所以,在生活遇到这有情绪的语言,我们可以考虑多用“确实有”来代替“不全是”。
事实上,“确实有”和“不全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同一个意思。
【五】
有些人之所以说话比较无趣,容易把天聊死,而有些人之所以说话比较幽默风趣,比较受人欢迎,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是否能够理解别人的语言情绪。
我前段时间去振兴路上的邮政储蓄办卡。在办卡时,有个哥们挤到我身边打算伺机向柜台小姐咨询什么问题,在等待的过程中,他对我搭讪说:“现在的邮政卡,这个绿色真难看。”
按更多人的习惯,可能会回复说:“不会吧,我觉得挺好呀。”或者违心地说假话应和:“确实不太好看。”
不过这两种方式,我都没有采用。
我是这样回复他的:“是呀,不过如果后面能多添几个零,我会特别喜欢它的颜色。”
他听后哈哈大笑。
我知道,他说这张卡的绿色真难看,只是因为他个人不喜欢这个颜色,但人在说话的时候都会选择把自己的情绪感受表达出来,如果你揪着他和他辩论“这个绿色到底好不好看”,是很没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容易破坏原本轻松友好的氛围的。
我并没有针对“卡的绿色”做回复,只是默认他说的是对的,在默认的基础上再做补充,用金额说话,自嘲钱太少,相比于卡的颜色,卡的金额才是我真正不喜欢的原因。
我认为这是活泼的,是幽默的。
所以,在我办好卡要离开的时候,我们这对陌生人还愉快地互相道别说再见,我想这和我的回复方式是分不开的。
如果我回复说“不会吧,我觉得挺好呀”,就会让对方感受到我在反驳他,那么他就会失落或尴尬;
而如果我说“确实不太好看”,这不仅是违心的假话,而且还是过于单纯的应付,同样不利于展开话题、建立友谊。
【六】
朱自清说:“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
我认为朱自清这话当然有理,但只说对了一半。
做人处事,说话确实是个大学问,但“说”在很多时候是从“听”开始的——你会“说”什么话,是建立在你用什么方式“听”别人说的话这个基础上的。
所以,当我们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学会理解别人的语言情绪。
理解了别人的语言情绪,就不会去做一些没有意义的纠正和反驳,避免一些令人不快的尴尬气氛,否则就只能破坏气氛、伤人伤己——伤了别人,你还不自知;伤了自己,你还怪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