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实习已经结束,早该动笔复盘这段时间的收获,却因为出游加返校之类的事情耽搁,迟迟未能动笔,今日便稍作整理。
三月初抵达北京时,冬日的寒气尚未消散,目之所及都是一副颓败而昏暗的色调,即使裹着羽绒服,依然无法阻挡冷空气的入侵。
而五月初离开时,小区里已经覆满青葱的树叶,落尽了繁花的树干因为这无尽的绿意反而生出一种全新的美感,生命力在斑驳的树影中暗自发酵,只不过空中飘散的絮有些恼人。
亲历了两场大雪,见证了一场令人窒息的雾霾天,看着日头越落越晚而白昼被逐渐拉长,于是这将近六十天的日子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汇入二零一八的汪洋大海了。
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便是对于出版行业内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尤其是亲自体验了图书编辑的工作流程。
若是从传统的眼光来看,编辑一职不过是审审稿子,纠正下错别字而已。当我真正开始从事这一工作才发现,真正的编辑其实是一名产品经理,需要对一本书负全部责任。
我所在的组别负责外国文学领域的书籍,所以我们平时要做的最多的事便是评估选题,例如审核与评估书探发来的外文新书资讯,或者《纽约时报》及亚马逊畅销榜上的新书,通过综合考察文本内容、主题方向、作者资讯等相关信息,来确定该书出版的价值。
最佳的文本应该兼具文学性和商业性,这就需要编辑有极强的洞察力和敏锐度,当然这也建立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
当确定某一书籍具有出版价值后,需要上选题会进行全组谈论和评估。若是通过选题会,并且能够拿到该书的版权,则接下来的任务便是联系译者,协商相关翻译工作。
在拿到译稿后,编辑审稿的工作就开始了。出版行业普遍实行的是“三审三校”制,即审与校的工作都至少三次,以确保文本的准确与通畅。
我负责审校的小说是美国著名推理小说家迈克尔·康奈利的作品,译文比较流畅,但是一些细节的处理不太到位。在学习了相关编辑知识后,我便开始了痛并快乐的审稿时光,不通畅之处需要时时核对英语原文,还得绞尽脑汁地思考更恰当的改法,于是常常整个下午都得对着打印出来的稿件。
在审稿的过程中,编辑还得思考这本书的编辑方案该如何撰写,包括书的封面风格、腰封推荐语、封底简介等内容的设计。这一任务看似不难,实则考察编辑的文案功底,因为一本拥有设计感的书会令人读者眼前一亮,腰封上的几句话可能就会引起读者的共鸣,封底精彩的故事引入则会让读者迅速将该书收入囊中。
所以在审稿中,编辑需要把握整本书的风格,并且留心书中类似“题眼”的核心句或者最能抓住人的场景,从而为策划编辑方案做准备。
在辛辛苦苦审完三十多万字的稿子后,一审就暂时告一段落,我将稿件提交给二审编辑,然后开始继续做该书编辑方案。
这时,我分析了大量畅销书籍的腰封推荐语和封底简介,细细揣摩其中的遣词造句和对读者心理的把握,同时多方搜集与我做的这本书相关的外文资料,尤其是名人推荐语和所获奖项,进行整合提炼,并几经删改,最终暂时定下了该书的编辑方案。
接下来,在等待该书审校工作完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与设计部的同事沟通封面的设计图。等书籍审校完成,并且确定了该书的开本、印张数等细节后,该书就可以印制,在样书确定无误后,则开始下厂印刷。
与此同时,编辑还需要考虑书籍上市后的营销推广方案,例如线上的微博转发赠书、公众号软文推送等,以及线下的新书发布会等,保证该书持续发力。
总而言之,编辑的工作从确定选题开始,到审校稿件、写编辑文案,再到与不同部分合作保证该书的印制,最后到该书的线上线下营销,一系列流程下来,其实十分不易。
本质上看,一位编辑就是一名产品经理,而每本书都是一个全新的产品。
做选题和审稿是确定产品方向和打磨内容的过程,因为优质的内容本身是一切好产品的基础;而编辑文案和相关营销工作则是为产品赋能的过程,即优化其外在形式,针对读者痛点来为这个产品穿上好看的衣服,从而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甚至占领相关市场。
所以说,图书编辑听上去是一项传统工作,但是若是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它,实则也是一份充满挑战性的需要充分调动产品思维的工作,因为全新的时代和阅读环境对于书籍这一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做书人保持一颗匠心的同时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去看清手头的书,更看清市场的趋势和读者的心理。
以上便是我两个月实习的感悟,这段时间里,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出版行业的相关流程,更收获了一段弥足珍贵的体验和简单的纯阅读时光。无论未来何去何从,时光赋予这段经历的魅力决不会消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