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反馈正在塑造你的孩子?

父母在与孩子交互的过程中,常常需要针对孩子的各种情况作出反馈。最差的反馈是针对个人的、评价式的反馈;最有效的反馈是主观性的、描述性的反馈。好的反馈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约翰.惠特莫在《高绩效教练》中将反馈从A-E分为5个级别。A代表效果最小的反馈,E代表效果最佳的反馈。

我们在与孩子的交互中,我们为孩子提供的反馈也可以分为这五个级别。

A.孩子做错了事情,孩子考试没有考好,很多家长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你没长脑子吗?”“你怎么这么笨啊?”“你怎么这么没用啊?”“你还能做什么?”

为人父母者由于对孩子做错事情或者没有考好感觉有愤怒,有羞愧,就会特别容易被情绪控制,然后就会使用这种人格化批评。

这种反馈会摧毁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它除了满足父母发泄自己情绪的需求外,不含任何有益的成分,根本无益于孩子从错误中的学习,无益于孩子考试成绩的提高,无益于孩子的成长。

B.当孩子兴冲冲地给父母分享自己写的作文、自己的乐高作品或自己的一个小发现的时候,父母可能会说“这个毫无用处,你做作业了吗”、“这是什么啊,你到底做了什么啊”、“不要整这些无用的”、“你就是在制造麻烦”、“你看你把屋子弄得多乱啊”。

针对孩子的成果、作品而不是人的批判式评论,也会摧毁孩子的自尊,尽管程度稍轻,因为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给予孩子任何有关的信息。

当孩子特别愿意与父母分享他的爱好、作品、成绩的时候,就是孩子建立自信、发展爱好的好时候,如果我们对他们赞美、表扬,那么会有利于孩子独立思考、坚忍不拔等品质的形成,同时有利于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避免将来出现成瘾性人格的出现。

C.当父母针对孩子的学习提出要求、进行反馈的时候,会说:“这次考得很好,下次要认真”、“成绩已经不错,但仍然需要努力”、“你作文已经有进步,但是仍然需要仔细观察”。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避免了批评,给孩子提供了努力的方向。这个级别的反馈中,体现了父母以赞扬代替批评,试图给出指导。但是,这种情况下父母给出的反馈仍然太笼统、不具体,对孩子的改进来说没有任何用处。

D.当孩子考试结束后、孩子提交一个成果(作文、绘画、音乐)后,父母希望孩子能够继续保持好成绩,或者是改进,可能会如此反馈:“你感觉如何?”

这个时候,孩子会有自主权,父母希望与孩子进行沟通。但是对于这种问题,孩子可能仅仅给予无意义的回应,比如“一般”或者做出一个价值判断,比如“很棒”或“差劲”,而不是更有用的描述。

我和儿子一起拉琴,当孩子拉完一遍后,我就会问他,“你感觉怎样?”孩子就会和我说很好啊。我要么不回答,那么这个问题就一点用处也没有。要么我为了让他改进某一个部分,就会重新落入到A、B、C三种反馈中。

E.当孩子不愿意改进、没有进一步努力的意愿的时候,我们可以反馈“如果给自己一个评分的话,最低分0分,满分10分,你可以给自己评几分?”、“你最喜欢哪个篮球运动员,为什么?”、“如果是他在练习,他会怎么做?”等等。

在孩子回答父母这一类问题的时候,一方面能够激发动机,让孩子能够有动力来持续做好,提高孩子的坚韧性;另一方面,这种反馈是积极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盯着问题来看,让孩子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主动努力,而不是我们强迫去做。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反馈正在塑造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