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由于寄生虫图片会引起不适,就不展现图片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网上查找,但是注意,心脏病,高血压的患者禁止观看寄生虫相关图片。)

寄生虫指具有致病性的低等真核生物,可作为病原体,也可作为媒介传播疾病。寄生虫特征为在宿主或寄主体内或附着于体外以获取维持其生存、发育或者繁殖所需的营养或者庇护的一切生物。许多小动物以寄生的方式生存,依附在比它们更大的动物身上。寄生虫可以改变寄主的行为,以达到自身更好地繁殖生存的目的。

自然界中,随着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更形复杂。凡是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统称共生。在共生现象中根据两种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可粗略地分为共栖、互利共生、寄生三种。

共栖: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称为共栖。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在营养上互相依赖,长期共生,双方有利,称为互利共生。

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活关系称寄生。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受损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对于寄生在人体身上的寄生虫来说,人体是非常理想的繁殖栖息地点。它们可通过空气,饮用水,食物和直接接触进入人体。30分钟内它们既可找到合适自己的栖息场所。

寄生生活使寄生虫对寄生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

对环境适应的改变:在演化过程中,寄生虫长期适应于寄生环境,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于营养和空间依赖性越大的寄生虫,其自生生活的能力就越弱;寄生生活的历史愈长,适应能力愈强,依赖性愈大。因此与共栖和互利共生相比,寄生虫更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因而只能选择性地寄生于某种或某类宿主。

对形态结构的改变:寄生虫可因寄生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形态构造变化。

对生理功能的改变:许多消化道内的寄生虫能在低氧环境中以酵解的方式获取能量。单细胞原虫的增殖能力更强,表明寄生虫繁殖能力增强,是保持虫种生存,对自然选择适应性的表现。 

从自然生活演化为寄生生活,寄生虫经历了漫长的适应宿主环境的过程。寄生虫对宿主的这种选择性称为宿主特异性,是反映寄生虫对所寄生的内环境适应力增强的表现。

寄生虫的营养物质种类可因虫种及生活史各期的营养方式与来源而异。体内寄生虫由于寄生在宿主的不同器官与组织,其营养物质有宿主的组织、细胞和非细胞性物质,如血浆、淋巴、体液以及宿主消化道内未消化、半消化或已消化的物质。这些物质由水、无机盐、碳水化合物、脂肪与维生素组成。寄生虫对氧的吸收,是由氧溶解在皮层、消化道内壁或其他与氧接触的部位进入虫体。在原虫主要经细胞膜;有的寄生虫还可借助某物质做载体,如血红蛋白、铁卟啉化合物等把氧扩散到虫体的各部分。摄入寄生虫体内的氧用来对营养物质进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寄生虫按照不同分类方法有不同的类型。

按照生物种类分:



原生生物:此类寄生生物很广泛,常见的有疟疾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无脊椎动物:此类寄生虫从数量和种类上都是最多的,甚至许多门的无脊椎动物是专性营寄生的。常见的如营内寄生的扁形动物猪肉绦虫,中华肝吸虫,和营外寄生节肢动物的阴虱、头虱、库蚊。

脊椎动物:此类寄生生物很罕见。盲鳗是脊椎动物中唯一的内寄生动物,亚马逊流域有种鱼名为牙签鱼,它会钻进水中作业的渔民的生殖器,可达13厘米长。


以寄生环境分:


体内寄生生物,一切寄生在寄主体内的寄生生物。例如寄生在人类消化道,肺,肝,血液管道。甚至是脑组织和眼球。体内寄生虫又分为:

消化道内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绦虫、溶组织内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腔道内寄生虫,如阴道毛滴虫

肝内寄生虫,如肝吸虫、棘球蚴(包虫)

肺内寄生虫,如卫斯特曼氏并殖吸虫(简称卫氏并殖吸虫)

脑组织寄生虫,如猪囊尾蚴(猪囊虫)、弓形虫

血管内寄生虫,如血吸虫

淋巴管内寄生虫,如丝虫

肌肉组织寄生虫,如旋毛虫幼虫

细胞内寄生虫,如疟原虫红细胞内寄生)和利什曼氏原虫(巨噬细胞内寄生)

骨组织寄生虫,如包虫;皮肤寄生虫,如疥螨、毛囊螨;眼内寄生虫,如吸吮线虫、猪囊虫等等。

体外寄生生物,一切寄生在寄主体外的寄生生物,例如人体表寄生虫寄生在人类纺织物和皮肤之间寄生,甚至是在人的皮肤底下,鼻孔,阴茎等腔道;畜禽体表寄生虫寄生在畜禽体表被毛下,如目前常见的寄生在种鸡、蛋鸡羽毛下的虱子、螨虫,严重的影响到寄主的生产、发育。


按照寄生方式分类:


.专性寄生虫:生活史及各个阶段都营寄生生活,如丝虫;或生活史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如钩虫,其幼虫在土壤中营自生生活,但发育至丝状蚴后,必须侵入宿主体内营寄生生活,才能继续发育至成虫。

兼性寄生虫:既可营自生生活,又能营寄生生活,如粪类圆线虫(成虫)既可寄生于宿主肠道内,也可以在土壤中营自生生活。

偶然寄生虫:因偶然机会进入非正常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如某些蝇蛆进入人肠内而偶然寄生。

4.体内寄和体外寄生虫前者如寄生于肠道、组织内或细胞内的蠕虫或原虫;后者如蚊、白蛉、蚤、虱、蜱等、吸血时与宿主体表接触,多数饱食后即离开。

5.长期性寄生虫和暂时性寄生虫前者如蛔虫,其成虫期必须过寄生生活;后者如蚊、蚤、蜱等吸血时暂时侵袭宿主。

6.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等,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增强。


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其作为病原引起寄生虫病及作为疾病的传播媒介两方面。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家禽业生产的危害均十分严重。在占世界总人口77%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寄生虫病依然广泛流行、威胁着儿童和成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寄生虫病的危害仍是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倡议的热带病特别规划要求防治的6类主要热带病中,除了麻风病外,其余5类都是寄生虫病。

据估计约有21亿人生活在疟疾流行地区,每年有1亿临床病例,约有100万--200万的死亡人数。目前尚有3亿多人生活在未有任何特殊抗疟措施的非保护区,非洲大部分地区为非保护区。为此,仅在非洲每年至少有100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伴有营养不良和其它健康问题的疟疾。血吸虫病流行于76个国家和地区,大约有2亿血吸虫病人,5亿--6亿人受感染的威胁。有人称寄生虫病是"乡村病"、"贫穷病",它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落后互为因果。因此寄生虫病是阻碍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经济发达国家,寄生虫病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如阴道毛滴虫的感染人数估计美国有250万、英国100万;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感染在前苏联特别严重,美国也几乎接近流行。许多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给经济发达地区的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也危害人群的健康。此外,一些本来不被重视的寄生虫病,如弓形虫病、隐孢子病、肺孢子虫病等与艾滋病有关的原虫病,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包括日本、荷兰、英国、法国与美国等开始出现流行现象。

当前寄生虫对人类危害的严重性还表现在已经出现恶性疟抗药株,媒介昆虫抗药性的复杂问题。

人类想完全隔绝寄生虫又是不可能的,但寄生虫也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对于一些遭受自身免疫力过强疾患的病人来说,寄生虫是一剂良方。寄生虫为了自身生存,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降低人体的免疫力。这种寄生虫药方,服用间期长(3周一次),药效比化学药物要好。

虽然人类对于寄生虫·没有绝对的治疗方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某些方式来预防寄生虫对我们的感染。

首先饭前便后要洗手:1993年美国一医院分析一些来自一犹太社区的血液样本,发现其中很多人感染上了猪肉绦虫。但是犹太教徒并不吃猪肉,原因何在?原来是每个受感染的犹太家庭都请过家务人员,正是这些家务人员个人卫生意识淡薄,加之这些家庭的饮食方法,导致了很多人感染了猪肉绦虫。

然后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将身上的螨虫,跳蚤,头虱,等一些体外寄生虫清理出去。

第三彻底煮熟肉类,海产食物。饮用水要彻底烧开。例如弓形虫,人类通过未彻底煮熟的肉类感染。世界人口有1/3感染,德国人也有50%的感染率。而喜欢吃不彻底煮熟的肉类的法国人,感染率达80%。

第四消灭蚊子等传播疾病的昆虫,一些昆虫可作为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在第二章节传播途径中的虫媒传播中我们就提到过。

最后感染寄生虫后,及时就医。比如昏睡症的治疗,尽早治疗是康复的关键。

总而言之,要想彻底与寄生虫隔绝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最大限度的避免我们成为寄生虫的宿主,从而导致一些不良疾病。所以讲卫生是一个最好的预防手段。

你可能感兴趣的:(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