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写作语言

  谈谈写作的语言

        作者/阿科

  写文的人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我的文章怎么总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读来读去觉得没啥意思,不能吸引眼球呢?明明有的素材很好,从你的嘴里出来,到你的笔下成文就贬值了呢?这就是说你的文字功底还不行。说话是一门艺术,有的人说的头头是道;有的人交流起来却苦于表达,噤若寒蝉。同样文章也是如此。要去研究,要去思考,要去学习,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平时试着多向人去表达,学会把一件事,一个物尽可能能详细还原它,生动它。并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慢慢下来,你说的话别人喜欢听,你讲的事,别人喜欢关注。落实到写文章上,你就会水到渠成。陆游说的好,“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李白称赞别人的文章却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英雄所见略同,都强调文章的自然天成。不要刻意而为之,它说的就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这需要很高的造诣才能达到。我们普通人可能只好高山仰止了。但是这也不妨碍我们对妙手偶得文章的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天赋不够,后天勤奋来补,这也不影响我们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来。

  这里就要谈到我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头一个要素了。

  首先,是丰富的知识储备。

  这里,有人可能会说我肚子里本来就没有墨水啊。那你就怪不得别人啦!你就像竹子,腹中空空。那我劝你就不要来这一行,因为你来错地方了。我主要是教那些肚子里有学问,有知识,却无法表达的人。有的人,明明也学富五车却仍然不能写出很好的文章?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就可以和我探讨了。怎样把自己的知识表达出来,这是比掌握这些知识更有难度,更有技术含量的学问。其实写文章,刚开始都是看到啥就写啥,这就是日记;慢慢,学会思考,加入自己思想的东西,像散文,随笔;再然后,文章多成了说教,警示录故事会。我们大多数都只能到达第三个境界。好的文章就是好像什么也没有说,看似像白开水,大白话,其实意思深远,意味深长,让人琢磨不透。文章的至高境界就是学会含蓄,引而不发,藏而不露。从而达到世事洞悉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题外话)做人亦是如此,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只能具备丰富的知识,你才有可能达到随心所欲表达你的思想。不然就只能落得“欲辨已忘言”的尴尬局面。知识储备是你的语言库,只有做到“手中有粮”才可能到用时“心里不慌”。有了这些储备还不行,你吸收进去,能不能释放出来呢?这里,我就讲到第二点。这也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就是语言的表达方式。

  第二点,“小说”一样的语言。(这是我下的定义)。

  喜欢看书的人都知道,一般人读的最多的文学作品还是小说。为什么呢?因为小说的故事跌宕起伏,情节曲折离奇,里面的人物纷繁复杂,个性鲜活。想象诡异莫猜,结尾又出人意料等等,好小说不外乎这些因素。说到底这些都要归功于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语言是文学中最难把握的语言。基本上,成名的小说家,每个都是个性鲜明,不落窠臼,自称一派。比如,海明威的语言就是简练;欧.亨利的语言就诙谐;契科夫的语言就是生动;马克吐温黑色幽默;村上春树温情;雨果悲悯……等等都能找到他们语言的基调和风格。

  那么怎样提高自己的语言呢?答案很简单,一句话,就是要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什么是小说一样的语言呢?我认为小说的语言,最基本特征就是生动、准确、形象,传神有画面感,有文学味道。小小说家秦德龙老师曾说过,很多作者的语言没有毛病,但就是没有文学的味道。

怎么做到有文学的味道?少用形容词,少用成语,少用副词,少用“但是,而且”之类的。多转折几次就可以了。语言要有新鲜感,常用的词语尽量少用,或是不用。举个例子来看,

付秀莹《旧院》:春天,枣花开了。雪白的一树,很繁华。到了秋天,累累的果实,在茂密的枝叶间,藏也藏不住。(是不是像诗一般的语言?)

付秀莹《红颜》:太阳光从枝叶的缝隙里漏下来,落在身上,闪闪烁烁。(把阳光写的活灵活现的,像液体一样漏下来,你们能想到吗?)

付秀莹《爱情到处流传》:夏天的中午,寂静,悠长。小米和二霞歪在炕上咬耳朵。二霞了不得,知道的真多。小米听得脸上红红的,一颗心跳得扑通扑通的。后来,小米就把脸埋在被单子里,一双耳朵却尖起来。(这个“尖”起来传神不?)

赵文辉《棉检组长》中,“月色皎洁,像一挂瀑布一样洒下来,却被宋子秋家当院几棵榆树接住了”说到棉站后院的牵牛花,“有时候一面墙都爬满了,寻根问源,却只有两三棵。”(我不说,大家可以体会)

三门峡作家非鱼的《百花深处》:我喊:搓背。她快速用嘴把烟头从嘴角移动到嘴唇中央,薄薄的两片嘴唇一鼓,烟头已被她“噗”的一声送到了墙角。(这里有没有人鼓掌?)

江岸《亲吻爹娘》:小时候,小三子经常钻到爹娘怀里,搂着爹娘的脖子,小鸡啄米似的在爹娘脸上啄。爹娘下田回来。被小三子啄上几,心里甜丝丝的,浑身的疲劳也就烟消云散了。

  以上这几个例子,是我在小说学习班里,老师所列举的,这些作品我都没有看过,仍然感觉到这些文章的鲜活和生气。感觉就像一颗颗跳动的音符,使人自觉产生一种去读,去看的冲动。这些作品自然也就经常浮现在我脑海里了。

  当然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一直非常注重语言的学习。下面,我给大家读一段我的小说《卫红的婚事》里面一段描写,我自认为还算精彩吧!

  ……老张率领着三个儿子,雄赳赳,气昂昂来到老孙家,三个儿子一字排开叉着腰,脸统一成45度角对着老孙家开战:老张立前头,一马当先,一手叉腰,一手指着老孙鼻子骂,那手就像一面风中的旗帜,挥着;那手就像一只会说话的鹰,啄着。不一会可把老孙的怒火勾起来,这回老孙也不让服了,骂道:“我从来没有见过你们这样一家人,老子老混蛋,儿子小混蛋,孩子的事你们非要插手管……”老孙正以一抵四骂着,少辉刚巧从外面回来看到这架势,也气不打一处来,跳将到中间隔着老张和卫彪,卫国,卫平三兄弟斗在了一起。

    士可忍,孰不可忍!一上来,那三个兄弟却落了下风,这还得了,老张马上把火撩旺了:“妈了个逼!今天老子豁出去了!非把你孙子废了不行,太欺负人了……打,妈的给我打,老的小的都欠收拾,卫彪,狗日的,你们三个怂货连他一个都干不过嘛!”这话一出,老张家那三儿子被激怒了,红了眼,像三只刚下山的小老虎,把孙少辉绞在一起打,少辉又是在部队练过的,也不是个软蛋,居然打成势均力敌,还稍占上风,先是卫平额头上起了一个包,败下阵来;再是卫国的鼻子淌着血也退了下来;这时卫彪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大门后顺来了一把崭新的钢锨,迎面朝着孙少鹏的小腿斜劈下去,只听得“妈呀!”一声惨叫,孙少辉的左腿一分为二,断成两截,随着孙少辉抱着腿轰然倒下,战斗结束了,胜负已出,老孙家完胜。

  另外,我自己体会最深的就是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蒲松龄能跻身于明清文学排行榜,也绝不是靠搜集几个故事,他的文学成就有很大一部分在于他的再创作,和对故事的再加工。这里具体体现就在他的语言上,《聊》里的很多文章,我读过以后都是终身不忘,生动传神不禁让我频频拍案。现在我给大家背诵几段,以供大家娱乐。

    ……可阶而升乎?”曰:“有术在。”乃启笥,出绳一团约数十丈,理其端,望空中掷去;绳即悬立空际,若有物以挂之。未几愈掷愈高,渺入云中,手中绳亦尽。乃呼子曰:“儿来!余老惫,体重拙,不能行,得汝一往。”遂以绳授子,曰:“持此可登。”子受绳有难色,怨曰:“阿翁亦大愦愦!如此一线之绳,欲我附之以登万仞之高天,倘中道断绝,骸骨何存矣!”父又强呜拍之,曰:“我已失口,追悔无及,烦儿一行。倘窃得来,必有百金赏,当为儿娶一美妇。”子乃持索,盘旋而上,手移足随,如蛛趁丝,渐入云霄,不可复见。久之,坠一桃如碗大。术人喜,持献公堂。堂上传示良久,亦不知其真伪。      忽而绳落地上,术人惊曰:“殆矣!上有人断吾绳,儿将焉托!”移时一物坠,视之,其子首也。捧而泣曰:“是必偷桃为监者所觉。吾儿休矣!”又移时一足落;无何,肢体纷坠,无复存者。术人大悲,一一拾置笥中而阖之,曰:“老夫止此儿,日从我南北游。今承严命,不意罹此奇惨!当负去瘗之。”乃升堂而跪,曰:“为桃故,杀吾子矣!如怜小人而助之葬,当结草以图报耳。”坐官骇诧,各有赐金。      _《偷桃》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拚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      _《促织》

  其实这样的语言在《聊》 中比比皆是。生动传神,刻画真谓之入木三分。当然了,《红楼梦》的语言也是国学精粹。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匀有精彩篇章。现在国内的一些大作家也都坦言他们从传统文化中学习吸收知识,贾平凹自不必说,就拿莫言的小说来看,我记得在《丰肉肥臀》里有这样一段传神的描写:那(伪军)连长飞身上马,腰间的枪斜跨着,箭一样射出去,迎面的风却把帽子吹掉了,结果一声惊叫,跌落下马,刚好落在的那地上有一团牛粪,那牛粪居然还是刚拉的,冒着丝丝缕缕的热气……这样的语言描写你能说不够传神吗?莫言获诺奖,有人议论莫言的成就,我听了只是笑笑,不置可否。好了,说的不好,这些权作分享,希望能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注重文章的语言修炼,能给大家以后作文起到一二作用,就不白此文。

  最后,我再次声明,写作是条艰辛的路。耐不住寂寞,坐不住板凳之人切莫被那些名家诱导,做梦想着“一写成名” 。那绝对是梦。我这里指的是传统文学的纯文学。现在的网络写手,自媒体另当别论,我也不懂,所以不敢妄下定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写作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