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读:《婴幼儿观察:从养育到治愈》,一本被育儿嫂都说好的书

大家好,我是张春梅Mary。

这本《婴幼儿观察》,我是在2019年初读过,被书名吸引,也去豆瓣上查过,但是评价人数不足,微信读书上也没有电子书,就买了纸质书。

整体读下来,我觉得是一本“有趣”的书。

我觉得能被称之为“有趣”的书并不多。

当时阅读这本书过程中的兴奋、惊叹等体验到如今仍记忆犹新,也促成了我想写成文字,让更多人知晓这本书的动力来源。

【婴儿观察】这个方法是埃丝特.比克在1947年在伦敦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创立的,此后,这个项目才开始在世界各国推广。

《婴幼儿观察》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婴儿观察以及观察性学习的书籍。

它详细阐述了观察者如何感受那些来自婴幼儿,甚或其家庭成员的躯体和情感体验,将其抱持在心智里,并尝试构建这些体验的意义,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对儿童发展中明显或潜在过程的深刻理解。

如果大家有时间,当然推荐阅读原著,毕竟原著内容更丰富,另外,每个人从书中能get到的点,或多或少都会和自己的经历有关,估计从书中汲取的营养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你如何看待一个婴儿?>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所有照顾和养育最原始的起点。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我们在接下来照顾和养育过程中的很多细节。

温尼科特曾经说,要把小宝宝当成一个有想法的人,也就是说,宝宝一生下来,他和成人一样有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但是,婴儿体验到情绪,他不知道那是什么,而且因语言功能的不成熟,无法应用语言表达,也无法借助语言工具对自己的体验进行思考和整合。

那孩子体验到的情绪,作为养育者,要具体如何帮助婴儿处理这些感受呢?

书中描述这个过程是,婴儿将无法忍受的情绪感受投射到养育者身上,把他不要的被容纳物撞到养育者的容器(母亲就是接住并消化孩子各种情绪的容器),养育者将其吸收消化并将消化过的内容返回给婴儿,返回的方式就是给那些情绪命名,比如告诉婴儿,你害怕了、你饿了、你感觉热了……

如果养育者确定婴儿可以细腻地感受到这一切,只是不能讲出来,那么养育过程就会更加尊重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更多地考虑婴儿的感受,并帮助他们认识和处理情绪

婴儿只是因为表达方式的局限,很难讲出他的情绪感受。

如果养育者不能很好的感知到婴儿的情绪,并且没有帮助他表达出来,那婴儿过度强烈的情绪,就不得不另寻出路,那么,身体便承担起处理情绪的工作,有时婴儿会以大量吐奶或湿疹的方式表达他们内在的痛苦。

在养育甜筒的过程中,我经常是将这一点铭记于心的。过程中,因为自己的忙碌而缺乏耐心或者老一辈人觉得太小的孩子啥都不知道的观点的影响,也许并不能时时、事事做到如此,但保持对自己觉察是很重要的。

对于孩子,我们要做到这一点,也真的很考验妈妈和养育者的耐心。

<依恋模式:其实没有那么抽象>

依恋模式所包含的是自我和重要他人的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方式、关系模式及相关的情绪。

以行动和情绪记忆编码的依恋模式,不在意识层面未能被思考,但它会持续的在潜意识里影响个体一生的发展,甚至影响下一代。

安全的依恋模式,有赖于照料者去觉察还没有语言的婴儿的行动背后的需要、动机和情绪,并及时的做出适当的反应,即共情与调节的能力。

其实说人话,就是我作为妈妈,我能够敏锐的捕捉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和需要,并及时的根据他的需要做出对的反应,而不是以我认为对的、好的给到孩子。

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孩子对妈妈的信任感。

什么情况下安全的依恋模式难以形成?

照料者自身的养育经验,被虐待、忽视等;

有生理或心理的疾病,如产后抑郁、产后生病住院;

亲密关系紧张,夫妻关系不和,经常争吵;

生活带来的压力,经济紧张、几代人的冲突等

以上都会影响了母亲对婴儿共情与条件的能力。

倘若这种影响持续不变,婴儿就会形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提高照料者对婴儿的行动和情绪的觉察,以及对自己的情绪如何影响对婴儿的反应的觉察,是妈妈们及照料者需要修的功课。

<分离焦虑:其实可以很容易>

婴儿从出生时,自我就存在,婴儿可以听懂成人的话。

如果对婴儿每日高频接触的事件,用言语反复告知,这会增加婴儿的认知能力,也便于婴儿借助这些认知构建内在世界,

婴儿的认知能力也是婴儿的防护墙,使他免于直接暴露在刺激之下,经过认知的加工,能够更好的处理内外界的刺激,平抚情绪,

基于婴儿的认知功能,当生活发生变化时,我们应当提前告诉孩子他将要面临的事情,帮助他做好心理准备应对变化。

比如:

妈妈休完产假要上班了,那么至少上班前一个月,可以很多次讲,妈妈哪天要上班了,还有多久,妈妈早上几点走,晚上几点回来,这期间谁会陪着他,除了事情本身要讲,还要讲孩子的感受,比如,你见不到妈妈会很想妈妈吧,会难过,不过妈妈晚上就会回来,妈妈也会想你。

妈妈上班后,在家照顾他的人要重复这样的话,这样的重复可以帮助婴儿理解自己当下的经历和感受,借助这种理解,婴儿的情绪会更容易得到安抚。

以此类推,生活中发生的不同于日常的一些变化,都要提前告诉孩子,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以应对变化。

比如:断奶

没有任何一个宝宝能做好断奶的万全准备,断奶是母乳喂养宝宝出生后的一次重大的分离体验,常常伴随分离焦虑和随之而来的愤怒,而这个过程,也促使宝宝进一步独立,发展自己的能力。

关于断奶这件事,我和我妈是非常有争议的,我妈说要给孩子强行断奶,我自己坚持不用强行,孩子吃到什么时候,顺其自然。

但最终,因为我要吃药,在孩子1岁刚过的时候就断奶了。

断奶的那个过程,我也是在那个过程中尽量多赔她,但她偶尔也会有想起要吃妈妈奶的时候,我们也通过其他的方式将她的注意力转移了,所以断奶就很平稳的度过了。

因为学习心理学的关系,知道断奶对一个孩子是件大事儿,也很注意观察孩子,并且将因断奶失去的安抚及时补上。

当然,我们也因此讨论过老一辈是怎么给孩子断奶的,比如有把孩子送到外祖父母家,在乳头上涂风油精……我还在有的宝妈群里看到,有的妈妈说,将乳头涂上口红,告诉孩子妈妈的乳头被割流血了…… 

讲真,听到和看到这些,我觉得心里很难受,切断孩子及妈妈乳房的联系,相当于切断了孩子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信任,而这也是安全依恋关系形成的重要部分。

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孩子和母亲之间的信任何以建立。

我妹的断奶就是被强行送到外祖父母家进行的,后来我妹因为过于想念妈妈,没多久就生病了,后来爸妈接回来了之后,我妹的病就自己好了。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亲身经历,我妈就非常认同孩子的这种情绪情感体验,觉得应该让孩子在父母的身边长大。

还比如:更换长期照顾的人、搬家、妈妈出差或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分开……都应该提前反复告知婴儿。

用更好理解的话说,就是提前做好【心理建设】,这一点放在成人身上,特别好理解。

但有时候只是因为是孩子,我们成人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就会忽视这部分内容。

<隔代抚养:需要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

在我国,隔代参与抚养的情况相当普遍,孩子的年龄越小,与长辈一起生活的比例越高,但祖辈参与隔代抚养,孩子在一开始是能够得到母亲较好的照料的。

婴儿在半岁之后有多个抚养者共同照料,在婴儿的心理,他会发展出优先选择养育者的能力,他自己会在内心将重要的抚养者和他人进行排序,母亲具有最高优先权。

婴儿在母亲那里得到的安全感越强,就越有可能对其它照料者形成依恋,

当婴儿感觉到被威胁伤害或者有需求时,他会返回安全基地,这个安全基地就是依恋的对象,而母亲通常会被婴儿作为第一安全基地来使用。

如果母亲离开,会让婴儿产生一种深切的丧失感,但是如果其它的照料者,在婴儿出生后就很了解婴儿,他们爱着婴儿,并尽量做好抚育工作,因此,当一个爱他并了解他的人,成为主要照顾和依恋对象的时候,婴儿的适应韧性就会增强。

母亲由于工作而离开,但并没有长时间不出现在婴儿面前,母亲几乎每天都能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所以母亲仍然是婴儿的第一依恋对象。

同时,这个家庭的其他女性抚养者,也表现出接纳母亲作为婴儿的第一抚养者的地位,并未出于长辈的身份而对母亲作为婴儿心中的第一加以责难和干预,所以在承认母亲角色地位的同时,在并不过于混乱的多抚养者抚育环境下,也许也能有利于发展出适应环境的能力,并实现个体的分离。

母婴关系的品质决定了婴儿能否拥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无论何种文化背景下、采用何种抚育方式,最重要的是母亲必须具有抚育婴儿的能力,即母亲自身要拥有同婴儿建立安全依恋的能力。

如果母亲能在婴儿成长初期帮助婴儿跟母亲建立起安全依恋关系,那婴儿也会更容易对其它照料者产生依恋关系,是可以看到婴儿对环境较好的适应能力的。

推荐看郝蕾主演的电影《春潮》,文中姥姥的角色,就没有尊重郝蕾在影中母亲的角色,并且在孙女面前诋毁妈妈。

<湿疹在说话:躯体症状>

书中以一个婴儿皮肤疾病的演变以及家庭界限的侵入,母亲情感的转变,以及父母关系改变之间的平行过程,看见婴儿皮肤疾病和焦虑情绪之间的相关。

婴儿通过躯体化症状,直接表达出对父母更加精心照料和安抚的需求,此外还看到孩子的疾病带来的对夫妻关系的调和与拯救

情绪状态和皮肤功能信息相关,使我们更加相信有皮肤问题的来访者,有可能持续不断的容纳和修通,困扰他们的情绪。

这让我想起最近热播杨紫的新剧《女心理师》,剧中就有一个女孩尤娜总是以自杀、自残的方式拯救父母貌合神离的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会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殊不知小小婴儿,是如此的聪明,用自己的身体承载了家庭紧张的情感关系。

当然,书中内容远不止于此。

关于当下普遍的育儿嫂参与抚养,育儿嫂、母亲、孩子的内在情绪体验和构建,相互之间如何影响,二胎家庭中大孩的行为变化、心理过程,父母应对方式,孩子游戏中的体验等等,在书中都有相应的案例和探讨。

更重要的是,书中的内容更系统完整,每个人读来感受肯定不同。

推荐阅读原著。

<关于作者>

施以德,美国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精神分析师候选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发展心理学方向),英国赫尔大学心理咨询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咨询与治疗专业注册系统的注册督导师。

完成美国华盛顿精神病学学院观察性学习项目,成为华盛顿精神病学学院会员,中美精神分析联盟初级、高级、督导组毕业生,也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精神分析培训与研究中心父母-婴儿心理咨询项目的毕业生。

<适合人群>

虽然书名感觉像写给妈妈们看的,但我觉得也适合各类与照顾、养育婴幼儿有关的亲人及从业者:

有备孕计划的准妈妈和准爸爸,提前准备一些育儿知识

家有0-6岁宝宝的妈妈、爸爸及一起照料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透过书中的观察案例,来检视自身家庭的结构及情感氛围

育儿工作的从业者,如育儿嫂、托管班的老师

幼儿园工作的老师们

想要了解自己成长体验的个体

<章节目录>

本书根据不同主题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介绍了婴幼儿观察、工作讨论和理论讨论的设置和意义;

第二章是关于婴儿观察中各个研究方向的文章;

第三章是关于幼儿观察中各个研究方向的文章;

第四章是关于婴幼儿观察与临床实践的文章。

<写在最后>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我们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创伤,或者在经历过一些重大的变故,更好的去了解自己和孩子,也是我们疗愈自己的一种方式。

当看见书中类似的经历,或者自己曾经有过的情绪体验,那一刻的“被看见”,就能生发出原来“我并不孤单”、“并不是只有我这样”的想法,并进而对自己及周遭的环境多了一些宽容和接纳,那这也许是我们的另外一层收获。

孩子的养育与成长,千人千面,在试图看见共性规律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见自己家庭的差异,发展出适合的养育和构建模式。

我是张春梅Mary,专注第三方家庭综合理财的独立保险经纪人,前私募股权投资平台研究总监,同时也是终身成长的心理咨询师,在帮助大家清清楚楚了解风险、明明白白购买保险,踏踏实实享受生活的路上,也希望能做你身边温暖的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书共读:《婴幼儿观察:从养育到治愈》,一本被育儿嫂都说好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