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瑞兽销金脑。李清照爱用的“金脑”是什么东西

文丨燕音羽


其实我这篇文章只是蹭个知否剧的热度,继续把《诸蕃志》中的下卷翻译完成。

宋人的雅致是古往今来没有哪个朝代能比得上的,琴棋书画,乃至茶道香道,如果要穿越的话,我肯定要选择宋代去穿越,谁叫宋代有夜宵还有外卖呢。

话转回来,宋代的香道应该是建立在各种本地和进口香料的基础上的,而进口香料里面比较有名的应该算是龙脑、龙涎香、沉香、麝香、檀香等等,这些香料的香调在现代香水中都能找到。

《诸蕃志》的下卷首先说的也是龙脑。


【译文】

龙脑

龙脑,出产于渤泥国(现在文莱),渤泥国又称佛尼国,宾窣国也有出产。

坊间传说三佛齐也出产龙脑,这是不正确的。不过是三佛齐占据着多国来往的主要通道,于是截断各国的货物,聚集在三佛齐,等着那些外国商船来交易罢了。

龙脑树长得像杉树一样,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岭山谷里面,经过千百年,枝干都没有损伤过才会有龙脑生成,否则的话,龙脑会随着枝干损伤而消失。

当地人到深山里面去采龙脑,等到集合了几十人组成一个小团队,穿上木皮做成的衣服,用沙糊作为干粮,然后分成几个小组分头去寻找龙脑树。

他们遇到龙脑树就用斧头砍树做记号,等找到十几颗以后,把这些树砍成分成一段段大家平均分配,各自把所得到的龙脑树劈成一片片的板材。在加工的时候,有些板材有横裂的地方,这些缝中会有龙脑,劈开就能把龙脑取出来。

取出来成片的龙脑叫做梅花脑,,因为它的形状就像梅花一样;次一等的龙脑叫做金脚脑;碎掉的龙脑叫做米脑碎;和木屑夹杂在一起的叫做苍脑。

龙脑取干净以后,那些木板被称为脑札。宋代的人把它和锯下来的木屑掺和在一起,放在瓷器里面,用东西盖好,把有缝的地方都封起来,然后用热烫的炭灰去煨瓷器。

瓷器受热后,里面木材中剩下的龙脑会变成蒸汽,然后凝结成块,这个过程称为聚脑,这些龙脑可以用在熏妇女使用的花环等等物品。

另外还有一种像油一样的龙脑,被称为脑油。它的气味非常强烈,这种脑油只适合用来浸香合油。


【原文】

脑子,出渤泥国一作佛尼,又出宾窣国;世谓三佛齐亦有之,非也。但其国据诸蕃来往之要津,遂截断诸国之物,聚于其国,以俟蕃舶贸易耳。

脑之树如杉,生于深山穷谷中,经千百年支乾不曾损动则剩有之;否则,脑随气泄。

土人入山采脑,须数十为群,以木皮为衣,赍沙糊为粮,分路而去。遇脑树则以斧斫记,至十馀株,然后截段均分,各以所得解作板段;随其板傍,横裂而成缝,脑出于缝中,劈而取之。

其成片者,谓之梅花脑,以状似梅花也;次,谓之金脚脑。其碎者谓之米脑碎,与木屑相杂者谓之苍脑。取脑已净,其杉片谓之脑札。

今人碎之与锯屑相和,置瓷气中以器覆之,封固其缝,煨之以热灰;气蒸结而成块,谓之聚脑,可作妇人花环等用。

又有一种如油者,谓之脑油。其气劲而烈,祗可浸香合油。



《诸蕃志》作者

赵汝适(1170—1231年),字伯可,宋太宗八世孙。宝庆元年(1225年)七月兼权泉州市舶使,十一月又兼知南外宗正事。

赵汝适在泉州任职期间,询问胡商海外各国情况,写成了《诸蕃志》两卷。

《诸蕃志》

上卷为《志国》篇,记录海外各国的风土人情,下卷为《志物》篇,记各种海外特产资源,共收45篇,约9万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否,知否,应是瑞兽销金脑。李清照爱用的“金脑”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