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语岁月,淡看流年,在纷繁的红尘里,写下一段深情的故事

都说相信宿命的人,是消极悲观的人。然而我却以为,人因为相信了宿命之说,而显得更加地平和淡定。

在这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年代,相信命运的人大概快要绝迹了。只是很多时候,命运却又以一种绝决的方式,将我们带向远方。

或许从我们一出生,冥冥之中便写好了这一切的情节,安排好了生死。我们都不过是岁月的傀儡,在无可奈何的人生里,被生活逼迫到无处藏身。

岁月也有情,它作了时间的信使,将那些老旧的故事传递给我们。

仓央嘉措是六世达赖,然而,让我们记住他的,却不是他那传奇的身世,不是他坐在布达拉宫里接受信徒朝拜时的神佛高度,而是他那动人的情诗,是他流浪在拉萨街头的故事。

在喜马拉雅山南坡,有一个叫做门隅的地方,这里世代居住着门巴族的人。这里像一个世外桃园,天蓝水美,草绿羊肥,乡情淳朴,民风奔放。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生活悠闲而散淡。

在劳作之余,他们一起喝烈酒,唱情歌,他们幸福地生活,自由地恋爱。在这里,宗教和爱情,并不矛盾,宗教只是个人心中的信仰,而爱情却是这片神圣土地上,开出最美的花。

公元1683年,仓央嘉措便出生在这个古老的小村庄里,他的父母都只是良善、勤劳的农人。

带着对初生儿的喜悦,他们不会想到,这个孩子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也不会知道,将来有一天,他会住进布达拉宫,接受万民朝拜。

如果没有那一道命运的转弯,仓央嘉措会如所有门巴族的年轻小伙一样,在这片温柔的土地上,和他喜欢的姑娘自由相爱,结婚生子。

五世达赖罗桑嘉措病逝后,第巴桑结嘉措为了稳定局势,决定秘不发丧,利用五世达赖的名义继续掌控政权。

另一方面,他命人暗地里查访转世灵童的下落。他就是仓央嘉措,在这样的形势下,他并没有像其他转世灵童一样,小小年纪便被接入布达拉宫,进行精心的培养。

他仍然跟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仍然在门隅自由的草地上长大。唯一和其他孩童不一样的是,他需要定期去古老的巴桑寺学经。

就这样,仓央嘉措诵着经文,听着情歌,一天天成长为一个玉树临风的翩翩少年。

他有着悲悯情怀的同时,还有温柔的情意在滋生。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他的爱情开始萌芽。

仓央嘉措并不能成为一个杰出的政客,他有一颗善感的心。

在他身上,少了一份吞吐烟云的凌然霸气,更没有五世达赖的雄韬武略。他的清澈的双眸里,种满了深情;他的眉宇之间,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忧伤。

他注定成不了雪域真正最高的王,他只能是拉萨街头最美的情郎。

十五岁的少年尚不知世事,也不知道自己将会成为那个被世人膜拜的活佛。这时的他,只是一个情窦初开的普通少年,在为心爱的姑娘唱着动人的情歌。却不知道,他注定会坐在佛床上,孤独到死。

那时的仓央嘉措,对于五世达赖转世灵童的秘密一无所知,他站在巴桑寺的窗前,看不远处的苯日神山上的神树,看树上的经幡飘摇,看来自天南地北的转山人,一场又一场地赶赴,只为在树下许一个诺言。

在时来运转的时刻

祈福的风幡才竖起

就有好看的姑娘

请我作客去

十五岁的仓央嘉措,在命运大转折之前,有了心爱的姑娘。他们在野草春花的温暖里,自由地相爱。他们互唱情歌,热烈而直白地表达着心中的爱恋。

在知道那个秘密之前,在去往布达拉宫之前,仓央嘉措也有着一个普通人的心愿。和心爱的姑娘,在这片熟悉而又浪漫的土地上,像他的父母一样,静守炊烟,一起放牧,唱情歌,生几个可爱的儿女,然后慢慢老去。

那是西藏任何一个小村庄,任何一个青年,都能拥有的平凡烟火里的幸福。对仓央嘉措来说,却倾尽所有也实现不了这小小的心愿。

我总在想,对仓央嘉措来说,对于六世达赖来说,对于那个让众生膜拜的活佛来说,让他尝到爱情的滋味,是劫,还是缘?

最终,仓央嘉措的活佛身份被公开,他被桑结嘉措匆忙地接入拉萨。

1697年10月,拉萨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坐床典礼,从此,十五岁的仓央嘉措正式成为六世达赖,成为万人膜拜的活佛。

只是十五岁的仓央嘉措被告知,按照活佛转世章程规定,转世灵童要年满十八岁才能亲自主持政事。而在那之前,他还要接受一系列的学习,他所有的时间都将用于枯坐读经。

对于每一个转世的灵童来说,他们的一生都将孤独地坐在佛床上,在梵音里,在酥油灯下,念珠不离手,经文不离口。

仓央嘉措每个白天都要辛苦地学习经文,而每个夜晚,他孤独地住在那大大的宫殿中,怀念着那个小村庄,怀念那里自由的夜空,怀念族人一起喝酒唱歌的情景,怀念母亲煮的酥油茶,怀念和心爱姑娘在月光下的幽会。

仓央嘉措:如果今生将永远囚禁在这座华丽的宫殿里,那么请将我交还给前世,或许我还可以再选择一次,再经受一次转世轮回。

三年里,仓央嘉措从那个自在的少年,变成了布达拉宫里的囚鸟;三年后,他已经从那个俊朗的少年,成长为一个睿智的青年。

然而,预想中的权利交接并没有到来,桑结嘉措并没有权杖交于他手上。他接受着僧众的朝拜,却只在无人问津的舞台,演绎属于自己的悲欢。

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莫问是劫是缘。

仓央嘉措只是一个傀儡,他住在那空旷而幽深的宫殿,独自面对着无边的寂寥和无奈。而那个他昔日的恋人,那个美丽的门巴族姑娘,也已为他人披上嫁衣。

仓央嘉措: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如果没有遇到爱情,你也不必尝饮相思的苦涩。如果从来不曾有过美好的期待,你就不必尝试失望的挫败。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不是每一场遇见,都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不是每一次相爱,都能相依、白首。

尘世里找不答案,他便苦读经文,叩问佛理。

他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那是一个不经意的日子,仓央嘉措发现了那道无人看守的小门,从此他的生活走向了另一个乐园。

白天,住进布达拉宫,他是受万人膜拜的王。而夜晚,拉萨街头,灯火煌煌的酒馆里,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他的诗篇开始在世间传唱,哪怕过去了三百多年,无数的过客仍然会去往八廓街的玛吉阿米酒馆,去喝一杯酒,去怀想同一个人。

在那里,他只是那个风流俊雅的青年宕桑旺波,他在最苍翠美好的年华里,演绎着自己那风华绝代的青春年华。

在灯火璀璨迷离的小酒馆里,他和拉萨城里许多的青年男女一起喝酒嬉闹、唱歌跳舞,将青春的炽热尽情演绎。他们一起醉倒在澄澈的月色里,一起在灯红和酒绿中沦陷。

仓央嘉措被搅入拉萨风云变幻的政局,他却又有一颗多情善感的心。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他在佛与情的边缘里,寻找着两全之法。

而拉萨的政局却发生了突变,在拉藏汗和桑结嘉措的争斗中,以桑结嘉措的失败告终,仓央嘉措知道,为他避风的港,从此没有了。

浮世红尘,不过一场烟云,却仍然有那么多的人在这名利场争高低,论成败。活着的人,就不得不在这世海里浮沉,在人间蹉跎,承受着莫名的风雨。

拉藏汗是一个政客,是一个觊觎西藏政权的野心家;仓央嘉措是达赖,是名义上的政教首领,是无数圣徒心中的活佛。

拉藏汗容不下仓央嘉措,于是,他给在北京城的康熙皇帝报告,第巴桑结嘉措意图勾结准噶尔人谋反,已被他处决。他还告诉康熙,仓央嘉措的种种不羁行为,一口咬定仓央嘉措是假的达赖,请求康熙废黜他。

康熙最后对仓央嘉措的处理结果,是将仓央嘉措从布达拉宫的职位上废除,并且解送进京,那一年,他二十五岁。

青海湖边,没有人知道那一天发生了什么,历史给出的答案那样扑朔迷离。又或许是仓央嘉措的情诗太动人,他的故事太温柔,人们并不愿意去追寻真相,而是在每个人心里,为他写下一下最美的结局。

他是一代情僧,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他的深情与慈悲,成为无数人的信仰。

岁月无情,流年日深,仓央嘉措的情诗被传唱了三百年,他的故事也被传说了三百年。闭上眼,便能看到那个俊朗的少年,一身红色僧袍,眉眼间带着与生俱来的忧郁和悲悯,虔诚地立于佛前:

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轻语岁月,淡看流年,在纷繁的红尘里,写下一段深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