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42/1000这件反人性的事,你还必须去做~

【见】

在《脑的阅读:破解人类阅读之谜》中,作者提出:人类掌握阅读,是借用了本来用于视觉和语言的某些神经回路。

阅读是反人性的,但同时,你还得干。

小朋友获得阅读能力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图象识别,就是把词语当图像来识别。

第二阶段里关键是养成“音素意识”,即认识到语音由最小的单位音素构成。

第三阶段,大量阅读练习以后,人能快速、自动识别词语。大脑在阅读时做大量的并行计算,最终养成专门的阅读神经网络。

也就是说,大脑能把视觉和语言的部分神经回路改造来用作阅读,但必须经过大量针对性的音素训练和阅读练习。一目十行绝不是因为天才,而是在长期训练后字词句的分解和重组已经自动化。

阅读教育的首要目标时使孩子识别字母的和音素,变成语言。其他方面比如掌握拼写、丰富词汇、理解含义、感受文字之美都在其后。这将显著改变孩子的大脑极其处理语音的方式。

专精一门学问,至少在当代,并不是要你大量读书,而是要你读论文。研究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深,无论哪个领域,最前沿的成果都在论文里。学术专著这个概念越来越是为了向专业外的人作科普。

此外,有互联网+谷歌+维基百科+各种论文库,极而言之,可以不读书,等问题产生再检索,如果你能自出产生有价值的问题,有强大学习能力的话。

那么读书有什么用?

第一,你没必要也不可能在许多领域成为专家,但是你需要了解许多领域的新知。

不同领域新知的碰撞、分解、移植和重组,是创新的最主要来源,而广泛读书可以帮你达到目的,成年现代人的通识教育主要得靠自己广泛涉猎来实现。

王烁喜欢说一个另类二八定律,就是付出两成努力,了解一件事的八成。广泛阅读是应用这个二八定律的捷径。

第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知识对所有可能生活的一个取样,每个人都会系统的高估自己这个取样的权重。

简单点来说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挣脱这个天然限制,读书同样是捷径。

读书使我们知道,从最悲惨到最辉煌,生活有无限种打开方式。我们了解得越多,对未来的生活才能越有想象力。

第三个用处属于那些幸运儿,他们热爱读书又长于读书,本身就是乐趣,并不用什么额外目的。

关于读什么书?

一方面,每个人读书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不可能有普适性的答案,另一个方面,近代以来的中文著作,其水平远不能与西方著作相比。中国如果能像现在这样再发展二十年,世界一流文学巨作将会在中国大量出现,但是在那一天到来之前,现在读什么书是有答案的:读西文书,首先是英文书。

【感】

每个人有不同的玩法~对于我来说,读书的习惯就是靠写作培养的,不写作,看两眼书心就飘走了=,=!

但是,因为有了日更,开始每天保持看书的习惯,现在日更都满足不了我了,因为孩子们在成长,不想错过这段可贵的时光,同时,投资也是一辈子的事,不能总是以没时间的理由推推推。

【思】

不同领域新知的碰撞、分解、移植和重组,是创新的主要来源,而广泛读书可以帮你达到目的。

【行】

今天去医院检查身体了,明天有朋友要来昆明,后天开始,早上看书下午画画,多写一些育儿和投资的卡片,希望和你,共同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概念#42/1000这件反人性的事,你还必须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