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读书笔记2

第二天:第二章Be Smart—读书越多就越聪明吗?

作者指出《小学问》的定位是解决奇怪现象且不能通过知识增长而改变甚至是越有知识就越顽固的思维误区。

首先在为什么很多事情想不明白这一节,作者用黑白乌鸦来举例说明证有不证无现象,涉及到举证责任,证据的证明力的问题,用“不在场证明”说明证有不证无。这里的“证有不证无”是否是举证责任的问题,我认为两者并不完全等同。

在讲到“好于平均幻觉”时提到了达宁-克鲁格效应。作者在文中使用文法和幽默感的测试,说明有一个死循环:越是需要某方面的能力就首先得需要某方面的能力,而恰恰缺少的正是这种能力。作者说有幽默感的测试是可以量化,但抽样人数偏少,取样并不具有代表性,由此得出的量化标准所能代表的样本数也是有限的,所以作者说此时可用类似思路,用事实说话可以以此冲击陷入达克效应而不自知的人。这样的说法显得有失偏颇,足够大量的样本才会带来比较准确的数据,用客观评判标准来击破“好于平均幻觉”的固然可以,但需要的恰恰是可靠的可行的标准,如何获得这样的标准,本身也带有主观的成分。

在“人为什么会死不认错”当中,作者认为因为人有理性而容易导致不理性。外部归因与内部归因的双重标准会导致不同的效果-容易抬高自己,将不利的因素归于外界环境不可控的外在因素。而对于能证明自己能力智慧的方面,则是相反的表现-以美化自己。这样的心理机制容易将自己吹捧成幻影。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某些积极的方面:在面对不堪的过往的时候,我们能更好的抵御打击。作者将其称为找理由并为找理由而活,创造理由便造成抬高自我而贬低他人,所以对别人死不认错的就是个很好的解释。这个说法有点牵强,你在期待别人认错的时候,是否也有类似的双重的心理呢?

社会上的很多现象都存在于互为因果现象。因与果各因素复杂多样,并不能单单存在哪一类单一的因果对应。用体罚与智商的关系来说明被观测的结果与真实的实验结果的不同,以及猫咬伤得抑郁症的人之间的关联测试也很好的给予了对立成因的观点以说明。

作者解释滑坡谬是将问题推至极致,以凸显其中的坏处。成因是人有秩序偏好,例如某些说法中若存在一种循序渐进的趋势,就会感觉很有道理,即所谓的渐进的秩序感。这种偏好容易将某些不甚清晰的思路当成天经地义的。作者指出要应对这种谬误,有两种思路:回归效应,集中议题。用着装裙子的长短来论证回归效应,集中议题则是指不能将无关的因素绑在最初的议题上如此可完全规避。

恐惧焦虑衍生出迷信,作者认为迷信给予我们的是低成本的自信,是一种虚幻的效能感,与科学的严谨性相对立,作者举例在非典时期的种种非医疗手段来说明迷信,但我认为这只是站在对非典已有足够了解的情况下而言的。在当时环境下,有谁能确定哪种措施有效,哪种措施没效呢?难道就因为低成本高效能的提供了安全感就将之归之于迷信?癌症患者寻求偏方的过程也被作者视为迷信。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并没有对癌症患者或是对面对无法应对的不可知情况的无助考虑在内,单纯的讲非正规的治疗会导致迷信,是否有太过随意的嫌疑呢?作者提出了迷信的源头是低成本,而且是隐性的成本,这也是低成本高效率的安抚焦虑而将之化于迷信的范畴。如此说法实在不敢苟同,迷信一词在此的含义或许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对迷信的理解。

应对偏见有三个原则:不对别人有偏见,用扎实工作回应别人对自己的偏见,反过来利用他人的偏见。偏见为何会产生?作者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作者解释偏见往往与我们的直觉相关,系统1直觉作用和系统2的懒惰会使我们并不想费力的去思考更全面的评价一个人,形成的形象固化后更难以改变。光环效应等也使我们容易偏见。偏见不一定带来的都是消极的后果,相反或许会让我们用更省力的付出得到更快更准确的判断,偏见会使我们忽视了太多的有用信息,此时用行为去回应这些偏见就是最有效的方式。

谴责受害者与我们人类对安全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用”印度公交轮奸案“来说明。正如对谴责受害者有很深研究的心理学家迪利亚法恩也不可否认地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即使她意识到根本不应存在这样的想法。原因就是我们往往希望从受害者身上找到与我们不一样的不安全的因素以获得安全感。这种寻求安全的感觉并不是真正的感觉。替代性的攻击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很多见,就此又归结到第一章中提到的人是一种需要找理由的生物。我们通过谴责受害者获得内心的安全感,面对不幸我们又寻找到无辜者去发泄我们的愤怒。看似我们更安全了,但实际上却是与安全渐行渐远。

对于第二章,相比第一章来说实用性有所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作者在举例方面并不是很具有代表性,或者说有点牵强,大部分的是罗列了一些问题,然后给予并不是很恰当的答案,每每此时我们的阅读其实更有挑战性,取其可用之处并对某些观点甄别也是个提高的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读书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