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持久化—RDB与AOF

Redis为什么要持久化

我们知道,Redis中的数据是缓存在内存中的,而一旦机器宕机,内存里面的数据就会丢失,这对于高度依赖缓存的应用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数据一丢失,重新建立缓存十分的消耗性能,于是就有了Redis的持久化。

RDB(redis database)

顾名思义,Redis数据库,就是把Redis中的数据像数据库一样的进行存储。
RDB是Redis默认的持久化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把Redis中的数据以快照的形式全量写入快照文件中,默认的文件名为:dump.rdb。

持久化触发方式
save命令方式触发(同步)

127.0.0.1:6379> save
OK

save命令执行的时候,会造成Redis的阻塞,所有的命令都要等待它执行完成。
文件生成策略:生成一个临时文件,等待save命令完成之后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dump.rdb文件
不推荐使用,生产环境不允许Redis阻塞

bgsave命令方式触发(异步)

127.0.0.1:6379> BGSAVE
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

通过Redis给我们的消息可以看出,bgsave命令是异步的,命令执行过程为系统fork一个子进程,这个子进程用来生成RDB文件 。
文件生成策略:与save命令一致
可以使用

自动触发

我们可以在配置文件中进行配置,让Redis自动的持久化。打开Redis的配置文件:redis.conf,以下就是默认的RDB配置

save 900 1 //900秒内有一个key被修改,则发起快照保存,所谓的修改是指key对应的value有更新,或者insert一个新的key
save 300 10 //300秒内10个key被修改
save 60 10000 //60秒内1w个key被修改

dbfilename dump.rdb //默认保存的文件名为:dump.rdb

dir /var/lib/redis //默认的保存位置为/var/lib/redis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当bgsave命令发生错误时,停止写入

rdbcompression yes //RDB文件采用压缩格式

rdbchecksum yes //对RDB文件进行校验

我们可以更改配置,自定义自动保存快照规则,文件名和保存位置,自动备份的过程与bgsave一致,都是由Redis fork一个子进程,子进程生成RDB文件。

优势
  • 备份方便,可以自定义备份方式,全自动,并且可以很容易的把RDB文件移动到其他机器上
  • RDB可以最大化Redis性能,主进程接着干活,备份工作由fork出的子进程完成
  • RDB在恢复大量数据的时候速度比AOF快
劣势
  • 自动备份过程中如果宕机,会丢失一段时间的记录,如果对数据很敏感,那么是不能接受的
  • 由于RDB方式是全量备份,当数据很大的时候,fork子进程来完成备份会消耗较多时间

AOF(append only file)

顾名思义,RDB是全量,AOF则是增量,Redis会将收到的写命令追加到文件中。
当然,在突然宕机的情况下,AOF也是会丢失数据的,但是不会有RDB丢失的那么多。

触发方式

我们来看看AOF备份的方式:

appendonly no //是否开启AOF备份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备份的文件名为:appendonly.aof

// If unsure, use "everysec".

// appendfsync always //每收到一条Redis写命令都追加到文件中

appendfsync everysec //每秒把写命令追加到文件中,默认配置

// appendfsync no //从不持久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aof重写期间是否同步

AOF方式是追加写,不可避免的文件会越来越大,比如我们调用incr key1命令100次,那么AOF文件中就会有100条incr命令,但其实,我们只需要一条set key1 100命令就行了,所以,AOF配置中有以下的重写配置,重写之后,Redis会自动的把类似上面例子的命令进行优化:

// aof重写策略,当AOF文件大于64mb,并且当前文件大小比上次重写文件大100%时,则把AOF文件重写,可以看看配置文件此处的英文注解,说的很清楚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AOF重写具体执行过程
  • Redis调用fork,这时有了父进程和子进程
  • 子进程根据内存中的数据快照(不读取原来的AOF文件),往临时文件中写入重建数据库状态的命令
  • 父进程继续处理client请求,除了把写命令追加到原来的AOF文件中,同时把收到的写命令缓存起来,这样,如果子进程重写失败,也没有什么影响
  • 当子进程把快照内容写入临时文件完成之后,子进程通知父进程,然后父进程把缓存的写命令也追加到临时文件中
  • 父进程把临时文件替换原来的AOF文件,并重命名,后面收到的命令也开始往新的AOF文件中写入
优势
  • 相较于RDB而言,丢失的数据没有那么多,更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 由于采用的是append方式,因此在写入过程出现宕机的情况,也不会对破坏原来的日志文件,如果写入的命令因为宕机问题,只写入了一半,也不用担心,可以使用redis-check-aof工具来进行文件的修复
  • AOF文件的可读性较高,由于是append方式,每条命令都可以轻松的读懂,如果不小心执行了FLUSHALL命令,我们只需要在AOF文件最后把该命令删除,就可以恢复所有的数据
劣势
  • 尽管有重写功能,AOF文件往往会大于RDB文件
  • 由于是append方式,所以AOF的效率没有RDB高,但是,appendfsync everysec模式下的效率也足够了

which one?

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选择哪一个呢?如果你的系统对于数据的敏感性不是那么的高,允许一段时间的数据丢失,那么RDB是适合的。其他情况的话AOF好一点,但是建议是两个都开启,两个都开启的话数据安全性是最高的。

如何从备份文件中恢复数据?

想要恢复数据,只需要把配备份文件放到对应的文件夹下,然后重启Redis即可,其流程图如下:


这是张图片

启动时首先会检查AOF文件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则尝试加载RDB文件,为什么会优先加载AOF呢?因为AOF文件保存的数据更加完整。如果AOF文件有错误怎么办?那么会抛出Redis启动失败。

你可能感兴趣的:(Redis持久化—RDB与A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