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和年妃:我们才不是《甄嬛传》中那样

01

对《甄嬛传》里的雍正来说,他首先是个皇帝,是一国之主,然后才是丈夫和父亲。

剧中华妃代表的是背后的年羹尧啊,年羹尧军功震主,又不懂得夹起尾巴收敛一下。华妃还没有生儿子,他就已经横着走了。如果有了儿子,年羹尧应该会像前辈索额图一样,着急让外甥上位了。

索额图更多是倚重大家族势力,年羹尧是拥兵自重,他就算不冒头犯事,雍正都会觉得压力山大。偏偏这个包衣奴才,还忘了自己的身份,开始和皇帝攀比生活待遇了,他就变成了悬在雍正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没办法,当皇帝如果不能把权力集中在手里,戴皇冠的最大快乐就没有了,就算有再多励精图治、利国利民的韬略都白搭。汉武帝杀老婆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快要老死了,必须得准备传位给年幼的刘弗陵了,就把刘弗陵他妈钩弋夫人杀了,最后还是被焦虑症给逼疯了。

剧中年羹尧的谋略段位,跟“九龙夺嫡”的冠军雍正比起来,估计就是小儿科,无非是会打仗,军功傍身。

以上更多是根据电视剧《甄嬛传》剧情来说的,但流潋紫原著《后宫甄嬛传》可是架空的啊,所以个人认为电视剧是有黑化雍正和年妃的嫌疑的。

02

可能因为小时候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雍正比较正面的形象在我心中已经先入为主了。为了此答,还特地去百度了相关的历史人物,更觉得雍正是一位还不错的皇帝。

生在帝王之家,还有雄心抱负,不想当一个富贵闲人,注定这一辈子活得不容易。

因为皇室规矩,雍正生下来不能被亲娘扶养,没什么感情只能巴结养母,之后和亲爹、兄弟、贪官权臣们挨个斗心眼,四十多岁就把自己熬得油尽灯枯了,差不多就活了他爹康熙一半的岁数。大概是因果报应,他登基后圈禁兄弟,他的儿子也没留下几个。也是怕了自己继位不光明的传言,早早地就给弘历铺好了路。

年妃是被康熙指给雍正成为侧福晋的,他们之间相处得还是不错的,年妃和雍正共有三子一女,诡异的是,四个孩子都没有长大成人。其中,雍正最喜欢的是年妃的小儿子八阿哥福惠。

《清世宗实录》中记载,八岁的福惠去世时,雍正十分伤心,称“诸王大臣无不为朕痛惜”,下令“照亲王礼殡葬”。就连乾隆都有些吃醋,“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就连朝鲜使臣也一度误以为八阿哥会继承皇位。

《甄嬛传》中是年羹尧先被彻查,华妃随后失宠。华妃是否受宠,主要看哥哥年羹尧是否给力。

历史记载,雍正三年十一月,年贵妃病重,期间晋升皇贵妃。《起居注》上记载,皇贵妃病重的最后一段时间,雍正连续五天几乎没有处理任何政务。皇贵妃的丧礼仪仗已较前朝《会典》定例提高,但礼部官员还是因“仪仗草率”获罪,降二级留任。

雍正的诏封上谕也很是肯定了皇贵妃的品性,“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皇考嘉其端庄贵重,封为亲王侧妃。朕在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尽礼,实能赞儴内政。”

此时,年羹尧的种种行为已经引起了雍正的不满,但因为年妃的丧事,还是暂时缓和了对年羹尧的处分。年羹尧获罪后,皇贵妃一样有从葬泰陵的殊荣。除了年妃次兄年羹尧一脉获罪,年家其余亲族并未受到牵连。雍正五年,皇贵妃已原官致仕二十余年的父亲年遐龄去世,雍正特谕依一等公(清朝非宗室功臣之最高封爵)礼下葬并致祭。长兄年希尧更于雍正四年正月起擢升总管内务府大臣,后于雍正十二年官至监察京城百官的从一品左都御史。

而且雍正赐给年妃一个很不错的谥号“敦肃”。在年妃之前,“敦”字是至美之谥,此前不见于历代妃谥,只有明神宗、明熹宗两位皇帝用过,取其“温仁忠厚”之意,以标榜君主才是天下最仁慈的人。“肃”作为男子谥的意思是“执心决断”。

03

如果雍正像电视剧中那样只是把华妃当作棋子,不可能身前死后,为年妃考虑得面面俱到。如果是的话,雍正就太可怕了,演戏演得把心都搭进去了。

年羹尧没有居功自傲的时候,雍正是把年羹尧视为恩人的。他不光是自己这么觉得,还要子子孙孙和臣民也这么觉得。“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这么看有点像捧杀,怪不得年羹尧会飘)

年妃真如历史记载的过完了一生,就算是幸福了吗?一生禁锢在宫墙中,五个孩子早夭(怀九阿哥七个月时小产),在丈夫和次兄之间挣扎,放到现代女子身上,哪一条都得伤筋动骨。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也可以说“家兴女子苦,家亡女子苦”。那个时代,她们一生从君从父从兄从弟从子,就是不能从了自己。就连巾帼英雄花木兰,也是因为替父从军才流芳百世的。

我倒希望年妃能像《甄嬛传》里华妃活得肆意一些,如果她真得如此骄横,或许不一定会把皇帝放在眼里,多少是活出了一点自己的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雍正和年妃:我们才不是《甄嬛传》中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