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

一个朋友最近总是抱怨,说换了个新单位,工资倒是涨了一点,但是上了两天班就后悔了。

因为新公司门口的大道经常堵车,周围也没个地铁站,所以就不得不把大量的私人时间浪费在交通上,而且新单位的领导好像不太友好,办公室气氛也差,在那工作总觉得浑身难受。最后他说,之前没怎么觉得,现在才发现,以前的单位除了钱给的少了,其他方面都还不错的,现在这么打包一块换了,反而有点不值得了。

看来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经常就会忽略掉一些“附加属性”。

有时候把“主体”给否定掉了之后,相应的“附加属性”也就没了,而这个“附加属性”很可能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它甚至超过了“主体”的价值。

之前看人谈教育问题的时候有人就说,国内的教学质量太差,老师不负责,教的又慢又烂,小孩除了考试啥也不会,那我为什么还要让小孩去学校上学呢?我可以花钱请最好的家教,让他用最合适、最高效的方式教孩子,这样既能让小孩掌握知识,又能省出时间学点别的东西,何必再要去学校浪费生命呢?

这里就忽略了一点,就是学校的功能除了传授知识外,还有一个“社会”方面的功能。它可以让小孩真正的进入“开放环境”中,让他明白自己只有在家里是老大,出去之后就是一个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路人,在这种人人平等的环境下,学会怎样和外部环境博弈。

一个自学成才的神童去应聘,别人最担心的不是技术不达标,而是不能跟同事处理好关系。

除此以外,学校会有考试、会有排名,这样就会给孩子产生压力,他必须学会如何定下心来,专心攻克一个难题。应试的真正目的不是用来检验你的知识,恰恰是检验你面对“应试”的能力

所以在学校里学的什么其实根本不重要,你是学语数英也好,学打麻将、斗地主也好,都一样,这都不是“考点”,学生真正要掌握的,是这种在巨大压力下学习技巧、处理问题的能力。

为什么企业招工要看文凭啊?虽然它并不能保证你在学校里到底学了什么,但是你能拿到这张证书,至少说明了你有基本的社交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企业看中的就是这些在学校里锻炼出来的“附加属性”,至于学的那些知识,有好多出了校门就已经过时了,人家根本就不在乎。所以很多时候事情本身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这件事情带来的附加价值。

为什么房价这么高啊?这一栋房子能值几个钱?无非就是钢筋水泥混一块,去农村找块地买点原材料自己也能造。

大城市里的房子值钱就值钱在它周围有配套的设施,出门就是市中心,干什么都方便,这个“方便”就是花钱买的。比如在上海买一套房,买的不只是这些钢筋水泥,而是整个上海市给提供的服务。除了各种医院、警局、道路、商业中心之外,这里面还包含了工作的机会,小孩上学的机会,可以说整个上海的资源都在“掌控之中”,人家市政府花几千亿几万亿做的市政,掏个三四百万就能随便用了,这还嫌贵啊?

所以要衡量一个地方房价,关键就要看它周围有什么,买房买的就是这些“附加属性”。有些鸟不拉屎的郊区,一百来万就能拿套别墅,大白天马路上连个鬼都没有,想要买点东西开车去市区,两个小时起步。要买到这种房子,基本上就相当于股票给套牢了,买过的大多都是后悔的。

同样的道理,高考如果能考到北上广去,那简直就是捡大便宜了,人家花几百万在上海买房,无非就是要享受上海的资源,大学生随便交一点宿舍费就能在上海白住四年。这种环境带来的“红利”,已经高到甚至是可以忽视学校的质量了,一个上海的垃圾技校给学生提供的资源,可能比偏远地区的985还要好。不说别的,光是实习机会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偏远地区过来面试,路费住宿就得一千多,这种看不见的“不方便”在无形之中就会抹杀掉很多潜藏的机会。

有个成语叫买椟还珠,说是有个傻子去买珍珠,结果把珍珠退了,把盒给买走了,用来比喻一个人没有眼光。

其实这得看“珠”和“椟”到底哪个价值高,很多时候你没办法把有价值的东西主动聚在一块儿,必须让它们寄生在一个主体上,而这个主体是什么,根本就不重要,只要它有一种“整合”的功能就够了。

人们往往就会把这个无用的主体当成宝贝,而忽略了它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咱们老是说要分清主次,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次”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而真正的“主”却藏了起来。

买椟还珠的并不傻,只看得见“珠”却看不见“椟”的,那才是真傻。

你可能感兴趣的:(买椟还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