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读过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遗憾的是并没有静下心来仔细读,也并没有读懂。
这个暑假,学校推荐阅读《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随记如下:
阿德勒心理学的特征就在于:它明明白白地教大家如何活得幸福,如何坚强地活下去。阿德勒的心理学是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境而生,说到底,就是为了寻找过得更加幸福绽放的方法。而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学习心理学的普通人追寻的。不教你从过去的事件中寻找原因,而是告诉你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第一章 与弗洛伊德的相遇
与他人相比,觉得自己矮人一截的感觉,就称作“自卑感”。为了克服这样自卑感而做的努力,就称作“补偿作用”。
攻击冲动可以形成破坏性、攻击性的行为,也可以引导出有用的行为与天赋,被引导转变成对社会有用的贡献。
当阿德勒把关注点从欲望转移到赋予意义和人际关系上,就注定了他的思想将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
第二章 从“哪里来”变成“往何处去”——原因论与目的论
原因论讨论为什么,看过去,期待改变。
目的论讨论怎么做,向未来,期待改变。
现在看来,只是方法不同,目标是相同的。
人并非活在同一个世界,而是活在自己诠释的世界中。心理学的意义与价值就是改变诠释事件的眼光,重新为过往赋予意义,让当下和未来更好。佛家称为“转化”。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应把人看作一个整体,反对二元对立。这是一种系统思维。
在有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案例中,有很多归因。如经历车祸,归因为事发场所,而不是自己的不注意或经验不足。其实,重要的是对创伤重新赋予意义,收到提醒,拿到礼物。如提醒自己注意交通安全。
我们讨厌某人的时候,要列举出许多原因并不难,根本原因是我不想再和他维持关系了,再深究,是拿不到我想要的价值或好处了。
产生自卑感,背后也是有原因的。
第三章 生活形态——对自己和世界所赋予的意义
认为对方在刻意躲避的人,态度和想法都很消极,表示他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恐惧和敌意的地方,也表示他对自己的评价很低。
阿德勒心理学三个概念:
1.自我概念:自己对自己赋予的意义。
2.世界观:自己对周遭的世界赋予的意义。
3.自我理想:想象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比如,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值得拥有什么东西。
想起来一句话:事情在做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能否成功。因为心里已经有自我理想了,便会朝着自我理想行动,外在世界只是内心状态的外显。
反思自己:对女儿的成绩,内心实际是有预估的,有期待的——十名左右就可以。
内心潜台词:
1.不用太优秀,孩子太累,压力太大,作为家长,我也没有意愿付出太多时间和精力。
2.我自己学习也不好,不可能拥有一个学习成绩顶尖的孩子,我不配成绩好,优秀和我不沾边。
3.如果她学习太好,我会嫉妒,我得不到的东西,你怎么可以得到?
写到这里,不由得感叹人性之幽暗……
做了十几年妈妈,扪心自问:我真的觉得孩子的学习很重要,真的想培养一个成绩优秀甚至顶尖的孩子么?
这么多年,其实我并不真想。对孩子学习,仅仅是壁上观式的遥控指挥,还希望孩子能靠自己做到顶尖。哪个孩子的成长不需要手把手地教育和陪伴支持呢?老老实实花时间花精力的投入,才能达成目标,收获理想成绩。指望孩子靠自己,是投机取巧了。
而我多年学习,目标就是培养一个靠自己长大的优秀孩子。而优秀的孩子是花时间精力陪伴出来的,当然还要有陪伴的能力。
这份“痴心妄想”源于不明白自律的形成来源于他律。生命早期的要求和规则随着成长,会内化为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和习惯。
所以,怎么做家长,未来的方向明确了:投入时间精力做好他律,慢慢放手,让孩子从他律过渡到自律。
我们每个人都看着同一个客观的世界,但都活在不同的世界。即使父母自认对每一个小孩的教养方式都一样,但对小孩来说,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关心和爱绝对和其他小孩不同。对小孩来说,即使生长于同一个家庭,也宛如活在不同的世界。引用阿德勒的说法就是:“大家常误会,以为一个家庭中的小孩是在同一个环境中成长。当然,对生长在同个家庭的人来说,彼此共通的地方很多。但是,每个小孩的精神状况都是独特的,各自的状况都不相同。”
绝对真理并不存在,真理的背面还是真理。因为所谓的真理只是人站在自己的视角赋予世界的意义。
这个意义一定是正确的么?不一定。好坏是个人主观的判断、评判和主观感受。
第四章 共同体感觉——超越对自己的执着
阿德勒反对以逃避人际关系为目的,去对世界赋予意义。他说,人的烦恼,全部来自人际关系的烦恼。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离开社会或者共同体存活。相比于埋头研究,他更喜欢在咖啡馆与人高谈阔论。
私人的意义一点意义也没有,真正的意义只发生在沟通中。总是以“我”为视角思考的人,不仅无法理解他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也会变得自我中心。他们无法理解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从来不在乎自己无法理解的人和现象,而是把他们从自己的世界中排除。
精神健康的人不会认为他人应该为自己做什么,而是关心自己能为他人做些什么。
执着于自我是问题所在。只有把对自己的关心转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借此培养共同体感觉,才能治愈神经官能症患者。
第五章——优越性的追求
追求优越性或自卑感本身都不是病,他们会为健康努力的成长带来刺激。
许多人在面对困境时,关心的不是自己有没有克服的力量,而是外界评价的成功。殊不知,几乎所有不用努力就能获得的成功,都很容易毁灭。
错误方向的追求优越性有三点,也是神经官能症的特点:
1.控制他人。通过症状(抑郁,饮酒,幻觉等)控制周边的人。不停抱怨,借此控制他人。
2.依赖他人。自认无法解决人生问题,希望交给他人解决。
3.不想解决人生的问题。遇到问题,总是找各种理由,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自己的事情不能负责。
第六章
精神官能症的生活形态:
1.我没有能力
2.每个人都是我的敌人
整体来说:“我也很想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很不幸,有很多原因阻止我这么做。”
这句话有一个逻辑错误:人有能力解决所有问题。
实际上,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没有一个人有能力解决所有问题。问题的解决只存在于做事的过程中,一步步调整和改进。
干,就是治愈精神官能症的良药。
精神官能症以为只要有良好的意愿就行了,但实际上,社会更注重的是你做出了什么贡献,落实了什么。
追求优越性的错误方向:
1.控制他人
2.依赖他人
3.不想解决人生的问题
追求优越性的正确方向,即摆脱精神官能症三个方向:
1.不控制他人
2.不依赖他人
3.要去解决人生的问题(我理解为:做事要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更轻松高效。)
健康的生活形态:
1.认为我有能力
2.认为每个人都是我的同伴
第七章 阿德勒的教育论——人生的问题以及赋予勇气
父母要给予孩子提供恰如其分的帮助。父母无法替孩子过自己的人生,但可以帮助小孩提升自信,让他勇于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这就是阿德勒提倡的教育方式,他称之为“赋予勇气”。
帮助小孩找到价值:
怎么做呢?不是责骂,不是称赞,阿德勒提倡的方式是“赋予勇气”。小孩不愿解决问题,与其说是问题太过困难,不如说问题出在小孩对自己的评价。小孩不愿解决问题,是因为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小孩的问题不可能由大人代劳,但大人可以从旁协助。在协助的时候,要想办法让小孩认为自己有价值。
为什么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价值很重要呢?因为他以后还是他,他只能靠自己,这个“我”,没办法替换成别人。
反思:想到了那个叫安揪的女孩,一路考上康奈尔大学,却始终理不清和母亲的关系。母亲做了很多,是很辛苦,同时,也让安揪失去了自我。在母亲看来,安揪所有的成就都是自己努力换来的,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孩子一无所成。
这种畸形的爱让人痛苦。阿德勒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在协助时,要想办法让小孩觉得自己有价值。
换言之,不是不要“鸡娃”,娃还是要鸡的,但在鸡的过程中,一定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价值,成就来自于自己的努力。
那些一定要“抢”功劳的妈妈,内心也许也是缺乏自我价值的。
实际上,用系统思维来看,孩子成绩好,原因绝不是单方面的,一定是整个系统️各方面协作的结果。有母亲的外在督促,有孩子的内在努力,还要有相应的物质保障,有适合发展的社会环境,再大了说,还要有国家民族的和平发展。
老子说,长而不宰,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就是这个道理。
赋予勇气的目标就是帮助小孩不被他人的评价左右。已经被赋予勇气的小孩就不会被他人的评价左右,也不会特意表现出比实际更好的样子。能做到这一步,孩子就会产生很大的进步。
想要认同自己的价值,必须把自己的短处看作是长处。那些自己被赋予勇气的小孩,就有办法用和过去完全不同的观点来看待自己。其实只要保持善意,任何事情都可以看作是好事,如果失去了善意,优点也会被看作是缺点。
善意看待自己,善意看待他人。
做对共同体有益的事,对共同体作出贡献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对别人有帮助,自然而然就觉得自己的存在有价值。
帮助小孩拥有贡献感,是为了让他感觉自己有价值,自然而然就会开始喜欢自己。这样的小孩,才会勇于解决自己碰到的问题。
反思:这个心理咨询师疗愈求助者的感觉一样,看见对方的贡献,看见对方言行中的价值,就会让对方感觉到贡献感和价值感,开始与自己和解,开始悦纳自己。
实际上没作出贡献的人,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对方感觉到获得贡献感呢?我们可以试着从对方的言行中找出良善的意图。因为即使对方拥有好的意图,却因为表现方式不恰当,让人难以察觉,甚至自己都无法察觉。
如果能自我察觉,给自己足够的肯定和包容,心情会好很多,即使别人无法理解,至少还有自己可以理解自己,并有利于调整下一步的行动;如果能觉察别人的贡献,就会给到对方贡献感和价值感,给予对方力量和信心。
我去打水,让儿子在家等我,结果他一脸泪水地穿过负一楼停车场找到打水的妈妈。我对儿子说,你会做电梯,能独自穿过负一找到妈妈,说明你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很棒的。看到他的脸一瞬间充满了力量,很骄傲。
被赋予勇气的小孩不会害怕失败,他会依照自己的判断行动,和那些只考虑自己,一失败就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小孩完全不同。他们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即使解决问题了,也不会借此炫耀,表现出自己很厉害的样子。他们从不用可能性作为借口逃避问题,或认为“我现在只是不想做而已,只要我想做就一定能做到。”
遇到问题,从做得到的地方开始,一点一滴地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勇气,阿德勒把这种勇气称作“不完全的勇气”“失败的勇气”。这比害怕失败,连跨出第一步都不敢要好太多了。不敢直视人生的缺电和错误,重新改过,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被赋予勇气的小孩,只关心一件事,那就是怎么解决问题。害怕失败的小孩不但不会解决问题,还只会关心自己。他们在意别人的评价,害怕失败,害怕到甚至不愿试着去解决问题。
所谓赋予勇气,是帮助小孩产生自信,相信自己的人生问题可以自己劫掠。小孩靠自己的判断解决人生问题,大人只能从旁协助,不能替他承担责任,也不可以影响小孩的意志,让他转向别的目标。
赋予勇气不意味着对小孩进行操作和控制,真正的意思是帮助小孩自立,大人需要做的是忍耐。
反思:
帮助小孩自立,自己照顾自己的人生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价值。这不仅仅是结果,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在20年以上。需要父母长久的陪伴支持和耐心引导,还需要一点点智慧。
大人强迫小孩自立,小孩无法真正得到自立。只能是表面独立沉稳,实际上内部一团乱麻,缺少体验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经历少不敢主动,做事没有章法,内心无法笃定,总感觉缺少爱和被关注,继而变得自我否定,敏感自卑,远离人群。
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轨迹,从小就是这么“独立”地长大,得到的指导很少。这样讲,并非抱怨什么,只是一个事实。
年近四十,回首往事,只是为了反刍,重新梳理人生,让那些曾经困惑自己的人生问题不再迷惑,活得更加明白。过去不可追,未来犹可待。
我的使命就是把自己捋明白,做一支通透有力的弓,用力推动下一代的成长。
赋予勇气,使小孩获得自立的勇气,需要很多时间和功夫。学会赋予勇气的方法后,大人就要思考,应该怎么做,小孩才会拥有勇气;如尝试错误般,不断和小孩说话、接触,这是大人培养孩子的勇气和决心。大人有了这样的勇气,然后,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不是自己赋予小孩勇气,他已经学会在面对每天生活中的考验里,自己赋予自己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