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人生》Still Life

 《寂静人生》Still Life,人生总是寂静,热闹像是漂浮在生命水面上的一层泡沫,总有渐渐稀薄、破碎、消失的一天。孤独总是如影随形,无论出生、成长、相爱还是死亡,无论是身处拥挤的人潮中,还是经历嘈杂过后的片刻冷清,孤独默默跟随,然后偶尔乍现。电影说的就是这样一个自始至终,被孤独包围的故事。

    约翰死了,死于一场意外。

    葬礼上,他的棺椁被放置在教堂中央,没有音乐,没有悼念词,除了神父,教堂里空无一人。棺椁上钉着的名牌这样写道:“约翰•梅 于2011年6月21日去世 享年44岁”。

    约翰•梅是政府里的社区服务员,他的工作是为那些孤独死去的人寻找亲属。可这些逝者多半没有亲友,而那些与他生前有过往来的人也多数不愿特意赶来参加这样一个并不熟识的人的葬礼。于是,尽力为这些已经死掉并且被世界迅速抛至脑后的人送别,成了约翰工作范畴之外的一项重要使命。

    约翰坚持着为那些无人送别的逝者挑选适合在葬礼上播放的音乐,写好悼念词,然后参加只有他一个人出席的葬礼。在空旷的教堂里,神父语调平缓的念着悼词,约翰一个人站在座席中,神态平静、无奈又迷茫。葬礼结束后,约翰会带走一两罐久未有亲属认领的骨灰来到墓园的大树下找个合适的位置,将它们播撒安息。还有一些逝者是基督教或伊斯兰教的,约翰会为他们选择更符合传统的土葬。约翰会在墓园为他们洒下第一把土,看着工人们将他埋葬,拍实土,然后插上用于标志的木桩。

    对此,新上任的办公室主任很不满意。他说:

     “死者已死,葬礼是给活人办的。如果没人出现,那就表示没人在乎。说不定,对活着的人来说不知道更好,没有葬礼、没有悲伤,也没有眼泪。反正死者已死,他们不在了,也不在乎了。”

    主任说的好像也算不上有错,但活人也总该有作为活人的温情,不是吗?每一个死去的人,即使已经被世界遗忘,也应该获得属于他自己的在人间最后的仪式。而约翰,这个木纳寡言、认真执拗的小职员在22年里一直坚持为他们完成这仪式。

    约翰的办公室在政府大楼的地下室,在这间小小的、昏暗潮湿的房间里,文件存放的柜子占据了很大面积。架子上整齐的摆放着关于每一位孤独逝者的“人生文件夹”,这里有关于他的一些基本信息,一份记录为他寻亲的追踪报告,还有一张他生前的照片。一旦尘埃落定,约翰就会在寻亲报告的状态那一栏上写下:“结案”两个字,然后将文件夹归档在柜子里,而被取下来的逝者照片则被他塞在信封里装进公文包。

    约翰没有家人,没有朋友,他独自一人住在离办公室不远的一处公寓里。公寓陈设简单,约翰的生活也很简单。白天里他步行去上班,路过即使空无一人的马路也会驻足等待。他的工作内容不算复杂,无非是完成写记录工作的报告,追寻一下逝者的亲友,再来就是独自完成那些送别的仪式。他总是旁观着那些独自死去,然后很快被世界遗忘了的人,然后静静伫立在街角、墓园、葬礼教堂的后排座位上,露出微皱的眉,迷惑的眼神然后交织成孤单落寞的氛围。每天他会为自己准备重复的晚餐——一份金枪鱼罐头,一片烤面包,一杯热红茶,还有一颗梨。罐头和烤面包整整齐齐的摆在盘子里,红茶要放在桌垫上,刀叉的位置摆放好,餐巾纸在左手边。晚餐过后,约翰将那些已经“结案”的逝者照片从公文包里拿出来,然后将它们贴在一本又厚又大的相册里,这里贴满了各色照片,大约跨越了半个世纪,有已经模糊发黄的黑白照,也有贴着照片的驾驶证,有暮霭老人,也有眼神明亮的少年。他们在照片上有着各自的生动神态,严肃的,胆怯的,局促的,雀跃的,有的看着心情不好,有的笑靥如花。

    有一天,约翰被解雇了。

  办公室主任早已不满约翰低下的的工作效率。他的“结案”总花太多时间,在安葬费用上也花费太多。约翰被要求三天后离职。

    临走之前,约翰向主任请求,让他完成接手的最后一个案子,为那个住在他对面公寓楼里的死者比利找到家人。比利与约翰住在同一片公寓楼里,两栋公寓楼之间只隔了一片空地。那天,约翰来到比利的公寓搜集资料,他走到窗前,看着对面自己家的那扇窗户,一种感同身受冲击着他——在相同的房间格局之下,自己此刻所身处的这个空间里,几周之前有一个人孤独的死去了。

    为了找寻比利的亲友,约翰走访遍所有可能认识他的人,告诉他们比利的死讯,邀请他们来参加葬礼。很神奇,这件看似与约翰不甚相关的事,却实实在在的改变了约翰的生活,他的生活好像开始因为偏离了轨道而生动起来。他开始与人相处,这些有温度、有色彩、急匆匆又忙碌碌的人。

    “第一次尝试了热巧克力,约翰喜欢那种浓稠的口感和甜腻的可可香。”

    “第一次尝试做鱼,虽然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吃了冰激凌,虽然是捡的。”

    “第一次和别人一起喝酒,虽然是和两个流浪汉。”

    “第一次好像喜欢上一个女孩,然后她好像也是喜欢着他的。”

    这些让人松弛的小意外,让约翰觉得好像没有那么孤独了。他仔细地为比利挑选了适合葬礼上播放的音乐,映衬他经历的红色花岗岩墓碑和视野开阔的墓地,他把这当作同过去自己的告别。在这之后,将会是新的生活。

    然而,约翰死了,死于一场意外车祸。

    约翰的葬礼和比利在同一天。他的殡仪车缓慢的开过墓地,车前只有神父和工人为他开路。墓园的另一边,比利的棺椁前围满了比利的亲友,那些约翰跨越了两三座城市找来的人。

    这边,约翰的棺椁已经下葬,工人们用铁锹拍实土,就离开了,墓地又恢复宁静。天色渐渐暗下来,有一些的透明影子从远处接二连三的走近了,并最终驻步围在约翰的坟墓四周。他们全都低头目视着新埋好的这个小土丘,为里面的人送别。

    约翰曾为从这个世界中孤独离去的人送行,而如今,他们来送别约翰。

    这部电影全片无高潮,对白人物少之又少,却处处深入人心。电影中约翰时刻露出的平静又孤独的神态,搭火车时扭头望向窗外时的侧影,伫立在路口时微驼的站姿,这些都让人印象深刻。孤独是生命的底色,没人能够全力摆脱。约翰平静的接受了孤独,他的生活刻板无趣,他寡言少语,却又总是散发出冷灰色而柔软温暖的光。他太了解孤独,所以在22年里执着的为每一个孤独的逝者送别。可长久的孤独也让他太寂寞,所以才会在体会到生活的彩色后,有了酿成意外的那次横穿马路。

    这结局当然很荒谬,可人生本来就很荒谬不是吗?这荒谬源自于期待,源自于我们所期待的不会刚好就是这个世界,这其中的巨大沟壑形成了荒谬,也形成了孤独。

你可能感兴趣的:(《寂静人生》Still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