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Milestone,真快

今天,有点为写而写的意思,为了纪念而纪念——写作六周年。

其实也只是自己人生日历上的一个标注。一天天一年年的,什么事情不会忘记呢?

这一年,我内心澎湃,却写得极少。我仅有的珍贵的读者们,一定明白个中缘由。满腹牢骚语,落纸皆荒唐,不愿违心说,所谓正能量。

回想六年前,踌躇满志地开始写作,每天都像打了鸡血,午夜12点前要交作业啊!可惜那个组织社群写作的公众号一年后就消失不见了。但是那群共同写作的人我估摸着有一半还在写,那些个围绕着写作的群也在,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极度不活跃了。

2016年底面基的写作小伙伴们,有些已经离开上海,有些依然在上海,有的成了经常交流的同道,共同探讨帮助,生活工作中也有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这几年大环境并不美好。疫情断断续续已近三年,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秩序,作为社会人,除了努力让自己的工作生活正常外,更重要的是让自己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

做自己爱做的事,有助于健康。可有时想想,挺无力的。比如,我们从小学语文时老师教词语有分褒义词和贬义词,现在多了一个敏感词。也不知道怎么去定义敏感词。常常一篇散文随笔在平台上发布后不久,便转成只有自己可见,文章标题旁标注了一个“已锁定”标记,意为不能打开。

有提示申诉的,官方冗长的标准条款一大堆的违反XX条例或规定,一开始还去认真地申诉,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章被锁,便懒得申诉了。与此同时,其他平台的发文审批时间也大大增加。当然,写作的动力也越来越小。

人们之所以写作,在于一种表达,同时也基于一些思考。即使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如意的环境中,每个人和每个家庭都会面临不同的困难,来自于生活、或者工作、或者孩子和老人,也该有个自由的倾诉通道。

所以,每个人都会尽量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途径去舒缓自己的压力,让自己好过一点。

写作于我,便是一个好的出口。一个聆听者,而且愿意和我默默“切磋”,找出一个更好的表达。当我的文章发布出来后,如果有陌生的读者互动,是多大的欣慰。

刚开始写的时候,苦于思索写什么,练习了六年,可以“文思汹涌”了,却少了时间,更多了无形羁绊。像个窃贼跑进密室,空间里横七竖八的红外线,一旦碰触则启动报警器。一度想不通,后来读了一些历史政治哲学书籍,慢慢理解。想起以前老师说的,人只能去适应环境。但就只能做个机械无脑的工具人吗?

后来我自我安慰,别说无名之辈如我,大咖都难逃封禁一劫。假如鲁迅先生活在今日,结果会如何。

好了,一切交给时间。空余除了学习和阅读,还听了网上一些大学老师的讲座。敬佩那些不拉扯虚无主义、不试图以功利主义而罔顾具体个体的人,他们不高高在上,知行合一,敢于为真相发声。

勇敢,是当下多么稀缺的品质。然而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呢,恐怕有太多太多的层面和角度。

坚持做一件事情,一年、三年五年甚至更长,在做事中坚持自我,不迷失方向。不追逐、不盲从,即使看透人性幽暗,依然只向真善美致敬。我想这也算是内心的一丝勇敢吧。

不敢多立什么flag,希望我还能看到未来的十六年,或者更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又一个Milestone,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