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通行本】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帛书】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也,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人民之所以饥饿,是因为统治者收取挥霍的税负太多,所以人民饥饿。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总是胡为、妄为,所以人民难以治理。人民之所以不怕死,是因为统治者所求奉养过多,所以人民不怕死。不把自己生命看得绝对重要的,不搜刮剥夺人民以奉养自己生命的,才是胜过了贵养厚养自己生命的人。
2、南怀瑾《老子他说》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达到了极点,老子当时已看到社会的贫穷,百姓的饥饿。因为春秋时各国诸侯只有富国强兵的思想,毫不顾及人民的死活;人民税赋又重,以致民不聊生,饥饿又贫穷。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另一方面,诸侯的愿望太大,头脑太聪明,想统治人驾驭人,造成民穷财尽,当然“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同时也说明一个现象,到了某一个时候,人们宁愿死掉,所以古时候有所谓“宁为太平鸡犬,不做乱世人民”的说法。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做一个领导人,不要只为自己而求生,如老子前面所讲的“无为其生,而后生”,先把自己的生命放在一边,为利益他人而做,就不怕活不下去了。
3、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什么是“拉弗曲线”
“民之饥”的“民”指普通人,普通人为什么会饿肚子?“以其上食税之多”(这句话我们选用的是通行本的写法,帛书甲本写的是“以其取食税之多也”,这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意思都是领导者收税收得太多了。
大家干什么都要交税,比如生孩子也要交税等,从而导致民不聊生。所以,老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民之饥也”。
“是以饥”,意思是老百姓会饿。“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为也,是以不治。”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时老百姓会变得特别难治理,通行本干脆说“民之难治”,百姓为什么不好治理?原因是“以其上之有以为也”,因为上边统治者太有为了,太有目的。
(2)谁生活好了,都不想轻易去死
“民之轻死”,意思是大家为什么不怕死?“以其求生之厚也”,因为老百姓都想过上富裕的生活,“是以轻死”,一旦领导者为了自己“求生”,而捞取得太多,下面的人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了,因为他们的利益都被领导者捞走了,所以就不怕死了。
“夫唯无以生为者”的意思是,只有不只为自己的利益去做事的人,才是真正悟道的人。“贤于贵生”的意思是比单纯考虑自己生命状态的人要贤德、高尚得多。那些不单纯为自己生命利益考虑的人,比那种只觉得自己生命很尊贵的人要高尚、贤德得多。
三、我之体悟——所有的权利都是另一方给的
这一章节,老子在说领导人的管理对人民的影响。如果领导人总是折腾民众,税负很重,人民的生活就会过得很苦。人民没有幸福可言,他们就不再畏惧生死了,于是也就变得难以管理。
这一章对我们普通人有何启示呢?老子一再强调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有的权利都是另一方给的,当你获得了这个权利,就要想到这个权利是否会伤害到另一方,当这个权利伤害到了另一方,他自然会开始反抗,不再给你这个权利。
如果你作为这个组织的领导,你发现这个组织很难管理,就要反思一下,是否是你自己给下面人的压力过大。是不是你太过于“有为”了,不停的在折腾大家,或者你的权利伤害到了大家。你要始终记得你的权利和权威是下面人给的,权利本来的任务是带领大家把事儿做好,每个人都能获得相应的利益,而不是让大家听话的手段。
如果你仅仅是一位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很难管教,说什么他都不听,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你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已经在孩子那里失去了权威。李玫瑾老师就说过,如果一个家长在孩子那里失去了权威,多数是因为家长平时管的太多,说的太多。如果你说的太多,管的太多,就会出现不该管的时候也管,不该说的时候也说,很快孩子就会发现,你并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你自己爽而已,孩子就会非常厌恶,自然会开始跟你对着干。
就如老子所说“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你只有多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你才能生活的更好。就如第36章所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要始终记住“得”永远在“舍”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