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清晰表达、精准描述、联想能力、逻辑能力等综合能力?非常值得我们家长学习。
扎克伯格:感谢父母聊天方式成就我,爱因斯坦也是这种方式受益者。
一直对犹太民族保持着好奇,总觉着他们很神秘。虽然只有全球人口的0.2%,但要细数犹太人对世界的贡献,真的足以让人大吃一惊。80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20%以上是犹太人;在美国,占人口2%的犹太人掌握了全美70%以上的财富;耳熟能详的扎克伯格、Google创始人佩奇&布林、英特尔创始人格鲁夫、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爱因斯坦、佛洛依德、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乔治·索罗斯等等 ,都是犹太人。
历史上,犹太民族过得并不太平。他们流浪、散居了2000多年,没有国家、没有政府、没有土地,饱经战乱和迫害之苦,但就是这样一群不被时代善待的人,却成了众多领域的佼佼者,掌握了巨额的财富。是什么造就了犹太人“集体性”、“大规模”的优秀?他们的相处模式、教育方式被很多人研究。其中就有一个分支专门研究犹太精英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聊天模式,他们发现所有的精英家庭中亲子聊天模式几乎是一样的,而这样的聊天模式很有可能就是造就精英阶层孩子继续优秀的直接原因。不仅扎克伯格的父母经常使用,据考证爱因斯坦也是这种聊天方式的受益者。扎克伯格在一采访中曾说,很感谢父母的这种交流方式。这种聊天方式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海沃塔(Havruta) 。
什么是“海沃塔”?
2010年9月,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犹太教育研究中心贝特·米德拉什(Beit Midrash)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奥里特·肯特 (Orit Kent)发表了一份名为《海沃塔学习理论》(A Theory of Havruta Learning)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通过深入研究他们发现,犹太人之所以在各个领域都能拔尖,这和犹太家庭传承千年,培养了无数杰出人才的教育秘诀息息相关,他们将其称为——海沃塔(Havruta)。
也就是说,海沃塔是后人研究了犹太精英家庭的教育方式后,总结出的一套关于聊天方式的方法论。Havruta在英语中与fellowship类似,是中文所说的“伙伴关系”。它可以解释为,两人一组通过提问、回答、对话、讨论来研究、学习某个问题。简单地说,“海沃塔”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交流模式,它不是平常生活中随意侃大山,更不是家长敷衍式聊天,而是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把亲子聊天变得富有含金量的一种聊天方式。
在说“海沃塔”之前,先看看普通家长是怎么和孩子聊天的?
低质量的聊天
如果你的孩子突然跟你说“妈妈,我想先看一集动画片再写作业!”你会怎们回复他?我咨询了几个身边妈妈,她们要么说“作业没写完,看什么动画片,写完了再看!”;要么说“可以,但是最多只能看一集,不能反悔,不能拖延,完事后立马写作业!”;要么说“你在写15分钟,妈妈就让你看”等等,这样的回复看似没什么问题,但其实问题还是比较大,因为如果这样的聊天方式一直重复下去,孩子不会进步,家长也不会深度思考,这就属于——低质量的聊天。
而海沃塔式聊天应该是这样的:孩子说“妈妈我想看一集动画片,再写作业?”家长则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深度思考。比如,你可以这样回复“你想看动画片呀!什么动画片呢?你最喜欢它哪一点?如果这个动画片出现了你不喜欢看到内容,你还会继续看嘛?”或者还可以这样说:“不想写作业?是不是遇到什么难题了?需要妈妈帮忙吗?”类似这种引导式聊天,会让孩子思考更深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先看电视再写作业,还是先写作业再看电视这样的问题上。”
敷衍式聊天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很难静下心来听别人说一段话。家长也不例外,白天忙碌一天,回到家就想葛优躺,面对叽叽喳喳的孩子,恨不得直接装死。
就像下班回家的你,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时间,决定好好放空一下。这时女儿跑过来带着哭腔说,“妈妈,今天欢欢把我的玩具熊弄坏了,她非要抢我的熊,我不给她,扯来扯去就坏了”。如果是你,你怎么办?
你可能要么说“坏了就坏了,妈妈帮你买一个新的”,要么说“欢欢不是你好朋友嘛,干嘛那么斤斤计较”,甚至有可能会说“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不看好?坏了也是你自己的问题!”这种转移注意力、指责式聊天其实都是在敷衍孩子。它既没有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没有引导孩子消化自己的情绪,更没有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问题处理模式。孩子以后遇到别的问题,还是会一样束手无策。
海沃塔聊天碰到类似的问题会怎么办呢?
妈妈会先拉着女儿坐下,然后说“是你最喜欢的那只小白熊吗?那你现在一定很伤心吧!”(先接受孩子的沮丧、伤心)。
“是的,就是那只我生日时,你送我的那只!”
“发生了什么呢?”(弄清事实,展开探索)
“手工课上,同学们夸我的熊可爱,欢欢就要看,但我不想给她,她就开始抢了。”
“我猜欢欢一定是有原因的,你想想,如果是你,你为什么会非要那只熊呢?”(引导孩子头脑风暴)
“可能是因为,我是她最好的朋友,她以为我会给她,但是我没给,她伤心了。”
从上面的举例来看,海沃塔其实更注重的是孩子的思考过程。家长不会过分的苛责孩子,而是引导孩子处理情绪,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孩子应对问题时的思辨能力。
对比后,再来看看“海沃塔”的特征
奥里特·肯特 (Orit Kent)发表的《海沃塔学习理论》一文中明确指出,海沃塔有三个最主要因素:倾听与表达(listening and articulating),探索与聚焦(wondering and focusing),支撑和挑战(supporting and challenging)。
倾听与表达:这一点其实是表示聊天时双方应该秉持的一种态度。即:倾听,是指家长要关掉自己内心的声音;表达,则是鼓励孩子多说一点。
所谓关掉自己内心的声音,是指家长在听孩子说话时要保持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安静。不能口头上表示赞同孩子的做法,实则内心是反抗的。
比如,孩子跟你说“语文课代表不在,老师让我今天领读课文了”。很多时候家长听到这样的话,内心都会有个声音,“语文课代表要在就没你什么事了”。这是不对的,你可能会说反正我也没说出来,有什么不对。其实,人的微表情会暴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而孩子们特别擅长通过语气、动作、眼神察觉父母的想法,别想瞒得过他们。正确的做法是,你静静的听孩子描述,鼓励他多说一点,可以试着提一些开放性问题。就像“是吗?那一定是因为你读的很好,当领读感觉如何?”
探索与聚焦:这一点更多的是指集中注意力、围绕主题的同时,探索最大的相关可能性。前面我们说了,海沃塔是有逻辑、有含金量的聊天,这就决定了我们聊天的过程一定是探索更多可能性,深入思考的过程。而聚焦则是指,一般要有大人来主导聊天方向,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别的事情吸引,思维很有跳跃性,所以聊着聊着就跑偏了,这是就需要家长重新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原来的主题上。
比如:前面提到的欢欢抢玩具的例子,想探索到底发生了什么,“白天发生了什么呢?”就成了必须要问的问题,其次就要引导孩子深入思考:“我猜欢欢一定是有原因的,你想想,如果是你,你为什么会非要那只熊呢?”通过这样的探索、聚焦把问题聊透。
支撑和挑战:这一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给想法找证据,论证它;其二,换个角度思考,挑战既有想法,看看是否忽略了什么。具体操作时,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孩子多角度思考。这其实是在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能力。实施这一点时,家长需要把握一个度:挑战、反驳是为了思考更加全面,而不是为了吵架。
还以欢欢抢玩具为例。你可以接着问,“为什么,你认为自己的东西不给欢欢,她会不高兴呢?”这就是一种挑战,通过不断反驳孩子的既有想法,让孩子不得不更多维度去思考。
一次海沃塔实战
可乐:(很生气,眼中含泪)妈妈,老师今天罚我抄两遍课文。
我:(放下手机,蹲在可乐面前)哦?老师罚你了,你有点委屈是不是?跟妈妈说说怎么回事,妈妈帮你出出主意。(倾听、保持好奇)
可乐:(眼泪没掉下来)今天第二节课间,我在看书,张海荣也要看,我还没看完,他非要抢,我把他推倒了。他一生气就把我的书丢地上了。
我:(拉孩子坐下)哦,如果是我,别人抢我东西我也会生气。(认同孩子的情绪)但是他抢你东西,老师为什么会罚你呢?(探索)
可乐:他去告老师了,说我看没用的书。
我:老师没问发生了什么是吗?(继续探索)
可乐:因为我在看漫画书,所以老师罚我了。
我:哦,妈妈明白了,你带了漫画书去教室,老师才罚你了。可是妈妈记得,老师好像说过不能带学习无关的书去学校呢!(聚焦问题)
可乐:可是我没影响学习啊,我在课间看的。
我:嗯~,妈妈相信你。但是,你不能保证别的孩子以你为榜样,也带漫画书去学校呀,是不是?(挑战)你看张海荣就特想看,那他明天也带一本,万一他没忍住上课偷着看呢?(支撑)
可乐:(若有所思)我没想过…… 但是,妈妈你不是让我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吗?干嘛管别人?
我:(思考)是的,妈妈的意思是你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可以自己干自己的事,但把漫画带到学习,是不是对别人没影响呢?
可乐:我之前以为没有。
我:哦~,原来是你没想到,不是有意的,对吧?那你想想,如果下次你还想看漫画,要怎么办呢?(头脑风暴)
可乐:(长时间沉默)……我想到了,我可以每天写完作业后,专门留出时间看。白天想看哪本,我就先写下来!(兴奋)
我:好棒,今晚咱们就开始实施吧!(支持孩子帮助孩子)
我们都知道孩子有批判思维、思辨能力很重要,而海沃塔正好就是在培养孩子清晰表达(BE CLEAR)、精准描述(BE ACCURATE)、联想能力(BE RELEVANT )、逻辑能力(BE LOGICAL)等综合能力,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家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