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速度2000字/分钟
1、本书主题: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
2、提供知识:自尊、沟通、决策、《道德经》
3、速读建议:本书目录就值得花五分钟研究。
社会金字塔顶端1%的人口和底端50%的人口拥有一样多的财富,这就是说,世界上最富有的85个人和最贫困的35亿人拥有同样多的财富。
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六
>> 金钱会因为你的无知而变得无用,对于不熟悉金钱的人来说,要正确地使用它是很难的。
从古至今,所有的女性平均每人都有过一个孩子,而所有的男性里有一半平均有过两个孩子,另一半则没有后代。
◆ 追求什么决定看见什么
>> 你永远不应该为了当下的自己而牺牲未来你可能成为的样子。
>> 记忆的目的,不是要记住过去,而是要避免重蹈覆辙。
>> 正在读这本书的你,很有可能享有许多特权。你能够阅读,你有时间阅读,这说明你栖身在橡树的顶端。这一切可能是无数前人努力的结果,而你应该对此多少心怀感激。
>> 真正想要改善世界的人,通常不会去试图改变别人,至少他们会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 秩序意味着身边的人都遵循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且都言行可靠、态度配合。秩序是社会结构、已探索领域和由熟悉事物构成的世界。
>> 混乱则来自意外的发生。
>> 这个世界如何才能够摆脱冲突与心理和社会解体之间可怕的两难境地?答案是:通过提升和发展个体,通过让每个人都主动地承担存在的重负。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社会和世界承担尽可能多的责任,坚持真理,修补缺憾,这样人们才可以减少毒害世界的苦难。
>> 说你所想,追你所求,这是你和他人同样拥有的权利。
>> 群体中的地位对于每一只鸡的生存都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资源匮乏的时候。鸡群中的“大明星”们在饲料撒进鸡圈时可以优先用餐,然后是“明星替补”及其“跟屁虫”们,最后才会轮到底层那些浑身脏污、羽毛零散的可怜虫。
>> 社会地位决定了领土权,而领土好坏往往关乎生死。
>> 如果一只曾经占据统治地位的龙虾遭遇了溃败,它的大脑甚至会彻底重构,以适应新的卑微地位。
>> 任何一个在事业或者情感上遭遇过重大打击、经历过痛苦转变的人都能理解龙虾的这种变化。
>> “赢家通吃”原则:人类社会也一样,社会金字塔顶端1%的人口和底端50%的人口拥有一样多的财富,这就是说,世界上最富有的85个人和最贫困的35亿人拥有同样多的财富。
>> 美国每年上市的书籍有150万种,但其中只有500种书销量超过10万册。
>> 在所有被复杂生物适应的环境当中,支配等级都是一个永久存在的特征。
>> 每一次变革都能创造新的秩序,每一个死亡同时也是一次蜕变的过程。
>> 相比之下,如果你是地位最低的10,那么不论是哪种性别,你都不会有好的住所,食物就算有也很糟糕。你的身心健康状况很差,对异性来说也几乎不具备任何吸引力,除非对方和你一样绝望。你会生更多的病,衰老得更快,死得更早,而且也没有几个人会悼念你。
>> 金钱会因为你的无知而变得无用,对于不熟悉金钱的人来说,要正确地使用它是很难的。
>> 当人们每天重复的日常行为被自动化,成为稳定可靠的习惯时,生活的复杂性就能降低,可预测性就能提高。
>> 天真无邪的人常常会过度单纯地认为人都是善良的,不会真的想要伤害别人,使用或者威胁使用武力也都是错误的。但当他们遇到真正的恶人时,这些信念就会垮塌,或者带来更糟的后果。[插图]那些恶人最擅长识别的便是抱有这些单纯想法的人,因此,无害无邪的信念需要被重构。
>> 环境会变,你也可以变,正反馈环能让你身陷囹圄,也能让你积极向前。
>> 无论是在大自然还是在人类社会,裸体都等同于不受保护、手无寸铁。
◆ 法则二 像照顾生病的宠物一样关心自己:待己如助人,这意味着你需要选择对自己真正有好处的事物,即使这些事物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或是令你快乐的。
>> 人们更倾向于从生存的角度去理解世界。
>> 混乱的本质是无知和未知,它永远都在无限延伸,超越所有已知状态、思想和学科的边界。
>> 人们天生喜欢秩序,在秩序中人们可以做长远打算,感到稳定、平静和自信,因此我们都倾向于留在熟悉的地方,坚持已有的思想观念。
>> 当你在厚实的冰上滑行时,那是秩序;当冰面破裂,你落入水中时,则是混乱。
>> 人类的女性祖先是男性祖先数量的两倍。从古至今,所有的女性平均每人都有过一个孩子,而所有的男性里有一半平均有过两个孩子,另一半则没有后代。
>> 你需要一边依赖已知和已掌握的事物,一边探索和学习新的东西。这样你既可以平衡对未知的恐惧,同时又能保持兴奋和投入的状态。如此一来,你便可以掌握新的,提升旧的,并且发现意义所在。
>> 保护远比不上培养和赋能。
>> 如果说意识对于整个宇宙来说是有意义的,那么它的意义就在于自由选择。
>> 为了最崇高的理想而牺牲并不等于心甘情愿、默不作声地接受他人持续的剥削和压榨,否则无异于是在支持暴政,允许自己变成奴隶。一味地忍受欺凌是不道德的,即使那个欺凌你的人就是你自己。
>> 如果你抱着感恩之心看待传统、国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和令人惊叹的成就,那么你对自我和人类的仇恨就能得到平息。
>> 19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尼采说过一句很精彩的话:“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 你可以帮忙纠正这个正在偏离航线的世界,让它离美好近一点,离邪恶远一点。
◆ 法则三 放弃损友:与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 和善良上进的人为友并不比和糟糕颓废的人为伍容易,因为前者代表了一种理想,和他们同行需要力量与勇气。
>> 当生活向前推进的时候,你会陷入暂时的混乱,这虽然会给你带来压力,但同时也会让你产生新的希望。
>> 当一个人自我价值感很低或者拒绝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时,便会选择与那些生活已经一团糟的人为友。
>> 并不是每一个失败者都是受害者,也不是每一个跌入谷底的人都想要努力往上爬。
>> 除了出于天真,拯救一个人的想法有时还出于虚荣和自恋。
>> 恶人并不会因为不作恶就变成英雄,英雄是积极正面的,而不仅仅是没有邪恶。
>> 恶习会传染,自律和稳定却不会,因为堕落比奋进容易太多。
>> 在帮助一个人之前,你需要先弄明白他为什么身处困境。
>> 忠诚需要建立在公平和坦诚之上,友谊则应该是互惠的结果。
>> 与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做朋友。
◆ 法则四 战胜内心的批评家:和昨天的自己比,别和今天的别人比
>> 你需要认清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愿意做什么,然后你会发现,解决自己特有问题的方案是需要量身定制的。
>> 标准的存在非常重要,因为忽视标准、允许平庸的后果就是实实在在的失败。
>> 在所有事情上都成为赢家或许意味着你并没有展开任何新的挑战。你也许是在赢,却没有成长,而成长是赢最重要的前提。
>> 人们年轻的时候既缺乏独立也缺少认知,因为还没来得及积累阅历与智慧、建立起个人标准,所以只好和他人做比较。
◆ 追求什么决定看见什么
>> 人们的视线总是指向那些他们有兴趣靠近、试探、寻找或者拥有的东西。
>> 也许快乐总是产生于改善的过程,而不是目标达成时那转瞬即逝的满足感。有希望就是快乐的,不论这希望产生于多么黑暗的深渊。
>> 精确地专注于自己在乎的事情,而忽视其他一切。你选择性地看见那些助你前行和达成目标的东西,识别路上的障碍,除此以外的一切你都视而不见,但是除此以外还包括很多东西,所以你是非常盲目的。这是必然结果,因为这个世界包含的比你关注的多太多了,你必须认真分配有限的资源。
>> 看见是很难的,所以你必须选择看见什么,忽略什么。
>> 既然你忽视了很多事物,那么一定还有很多未被你发现的可能性。
>> 生活的不顺或许不是因为生活本身,而是源自你的无知。
>> 集中注意力,关注你的物理和心理环境,注意到那些一直令你困扰,但你又有能力和意愿改变的东西。
>> 要发现这些东西,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什么在困扰我?”“我有能力改变它吗?”“我真的愿意改变它吗?”
>> 如果其中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换个问题,缩小范围,直到你找到困扰你,但你又有能力和意愿改变的事情。光是这一点就需要用不少时间。
>> 你需要认清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愿意做什么,然后你会发现,解决自己特有问题的方案是需要量身定制的。
>> 生活的不顺或许不是因为生活本身,而是源自你的无知。
>> 儿童必须被塑造和教育,否则就无法茁壮成长。
◆ 法则五 管教你家的小怪物:别让孩子做出令你讨厌他的事
>> 管教孩子是一种责任,管教不是对不良行为的愤怒或者报复,而是仁慈和长远判断的谨慎结合。
>> 真正用心的父母是不会让自己最在乎的子女成为众人鄙视的对象的。
>> 精神分析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过:“当一个男人无条件地被母亲当作最爱时,会一生拥有征服者的感觉,以及那种能够真的带来成功的自信。”
>> 社会化这一重要过程能够避免伤害,培养善良。儿童必须被塑造和教育,否则就无法茁壮成长。
>> 儿童的行为也清晰地反映了这一事实:孩子们渴望得到同龄人和成年人的关注。这种关注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孩子们成长为成功和成熟的社会成员。
>> 缺乏深入关注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甚至超过虐待所带来的伤害。
>> 管教孩子是一种责任,管教不是对不良行为的愤怒或者报复,而是仁慈和长远判断的谨慎结合。
>> 小孩子就像寻找墙面的盲人一样,需要不断地前进和尝试,然后才能发现边界在哪里,况且这些边界往往和人们声称的位置不一样。
>> 俗话说,不要对牛弹琴。
>> 不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最后都会以两种很有价值的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是满足感,它告诉人们过去的行为是好的;另一种是希望,它告诉人们令人愉悦的事物即将到来。
>> 最根本的道德问题不是如何保护孩子免受不幸的痛苦和失败,而应该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获。
>> 拒绝承担管教责任的父母以为他们可以避免子女教育中的必然冲突,因为他们不想当坏人,但是这并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免受痛苦。恰恰相反,社会的无情和冷漠只会给孩子施加更加严厉的惩罚。
>> 你可以选择管教你的孩子,也可以选择把责任转交给严酷、冷漠的社会,而后者的行为动机绝不能与爱混淆。
>> 社会化不足的儿童的生活将会很艰难,所以保证孩子的充分社会化很重要。
>> 有着病态关系的家庭到处都是。这些家庭从不制定规则,也从不约束不良行为,家长总是会毫无征兆地爆发。而孩子就生活在这样的混乱中,要么因怯弱被压制,要么因顽固而叛逆。这种家庭氛围足以摧毁人生。
>> 一个经过良好培养的三岁孩子是礼貌、讨人喜欢而又不卑不亢的,她能引起其他孩子的兴趣,得到成年人的欣赏。她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其他孩子竞相争夺她的关注,大人们乐于对她发出真诚的微笑,带领她探索这个世界。比起只会逃避冲突和管教的懦弱父母,这一切将更好地帮助这个孩子塑造个性。
>> 别让孩子做出令你讨厌他的事情。
>> 最根本的道德问题不是如何保护孩子免受不幸的痛苦和失败,而应该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获。
◆ 法则六 当痛苦到想诅咒一切: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间
>> 停止用谎言填充头脑,头脑就会变得更清晰;停止用不坦诚的行为扭曲生活,生活就会得到改善。随后你就能发现和纠正那些更微妙的错误。
>> 飓风是天灾,但是在明知道需要准备的情况下不作为则是罪行,而罪行的代价便是死亡。
◆ 清理你的生活
>> 停止卑鄙的行事方式,停止令你感到懦弱和羞耻的言语。只说让你感到强大的话,只做令你为之骄傲的事。
>> 不要一味责怪,不要在整理好自己的人生之前就试图去干预别人。
>> 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间。
◆ 延迟满足的价值
>> 并非所有牺牲都能换来同样的回报,有时候更大的牺牲之后并不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而且很难解释为什么。
>> 延迟满足的前提是人类文明稳定到能够确保延迟行为在未来会得到奖励。
>> 伟大的精神分析家卡尔·荣格补充道:“只有根基深入地狱的树才能生长至天堂。”
>> 士兵在战争中患上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通常不是由他们的所见引起的,而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所作所为。
>> 邪恶会放大生活的灾难,大大增加我们用权宜之计来应对人生悲剧的动机。
>> 如果不好的事情存在,那么好的事情也一定存在。如果最糟糕的罪恶是为了制造痛苦而折磨他人,那么善就是与之截然相反的、阻止这种罪恶的东西。
>> 为善,集中注意力,修复你能修复的,不要因为自己的知识而傲慢。尽力保持谦和,因为强权主义的骄傲会在不包容、压迫、折磨和死亡中体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如怯弱、恶意、怨念和仇恨,在指责他人和试图修复世界之前先看清自己凶残的内心。也许错不在世界,而在你自己。你失败了,错过了目标,这是你犯的罪,而这一切都是你在为世间的邪恶添砖加瓦。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撒谎。
>> 在你清楚什么才是真话的前提下,说真话。
◆ 拒绝欺骗
>> 你可以通过语言来操纵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即所谓的圆滑处事。
>> 活在“人生谎言”中的人会试图用感知、思想和行动来操纵现实,以实现狭隘的预设结果。这样的生活方式通常有意无意地建立在两个假设上:第一,当前的知识足以定义什么能永远被称作正确;第二,现实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变得无法容忍。第一个假设在哲学上是无法辩解的,你当下的目标有可能不值得实现,就好像你当下的行为有可能是错误的一样。第二个假设更荒谬,除非现实在本质上是无法容忍的,同时又能够被操纵和扭曲。
>> 骄傲使人爱上自己创造的思想,并且还会试图使之绝对化。
>> 如果一开始那个目标就是错误的,那么这一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 已知是错的但还去做是明知故犯,允许本可以阻止的错误发生则是玩忽职守。
>> 一心想让孩子免遭失望和痛苦的母亲,最终都无法让孩子独立成长。
>> 一个拥有爱、力量和完整人格的人可以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然而由欺骗和悲剧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则是难以忍受的。
>> 你永远不应该为了当下的自己而牺牲未来你可能成为的样子。
>> 专注能够让你朝着目标前进,更重要的是,专注带来的信息能够让你及时调整目标。
>> 所有的具体目标之上都应该有一个元目标,也就是一种发现和确立目标的方法。
◆ 法则九 别偷走来访者的问题:假设你聆听的人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 聆听自己,聆听与你对话的人。不局限于已经拥有的知识,不断寻求新知,这才是最大的智慧。
◆ 别给建议,选择聆听
>> 聆听就是关注的表现。
>> 当下可以改变过去,未来则可以改变当下。
>> 每个人的韧性不同,同样的问题可能会毁掉一个人,也可能会被另一个人轻松解决。
>> 记忆的目的,不是要记住过去,而是要避免重蹈覆辙。
◆ 表达、思考、聆听自己
>> 有时候,你必须改变理解一切事物的方式,然后才能理解某一件具体的事情。
>> 正在读这本书的你,很有可能享有许多特权。你能够阅读,你有时间阅读,这说明你栖身在橡树的顶端。这一切可能是无数前人努力的结果,而你应该对此多少心怀感激。
>> 有时候,你只需要闭嘴就可以做个很聪明的人。
>> 每个人必须先准确反映对方刚刚表达的想法和感受,直到对方满意,然后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 像这样总结有几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我能够真的理解别人在说些什么。第二个好处是能帮助你整合记忆信息。
>> 第三个好处是避免陷入谬误。在遭到反对的时候,人们会忍不住过度简化或者扭曲对方的观点。这么做你不仅会伤害对方,而且还会损害你自己的立场。
>> 表达和思考在更多时候在于你忘掉了什么,而不是还记得什么。
◆ 共同探索,互惠互利
>> 聆听自己,聆听与你对话的人。不局限于已经拥有的知识,不断寻求新知,这才是最大的智慧。
>> 假设你聆听的人知道你不知道的事。
>> 真诚对话包括探索、澄清和策略制定。在真诚的对话里,大多数时候你是在聆听。聆听就是关注的表现。
>> 一个人必须拥有精确的目标,否则就会淹没在世界的复杂性当中。
◆ 忽视问题是一切分崩离析的前兆
>> 你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会在你准备最不充分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发生;你最怕遭遇的东西也会在你最弱、它最强的时候现身,而你终将被打败。
>> 为什么我们要拒绝通过分析问题来得到解决方案?因为分析意味着承认问题的存在,弄清自己想要什么之后,我们会因为欲求不满而感到痛苦。
>> 当一切陷入混乱时,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来创造结构,重建秩序。
◆ 精确分析、创造结构、重建秩序
>> 未来有太多可能性,浑浊不堪、难以掌控,但谨慎的思想和语言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证明人生意义的独特、辉煌的命运。这就是眼睛和文字创造世界的方式。
>> 真正想要改善世界的人,通常不会去试图改变别人,至少他们会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 当一个人宣称自己的行为是出于高尚的原则或者是为了他人的利益时,我们并没有必要假设这样的动机是真实的。
>> 真正想要改善世界的人,通常不会去试图改变别人,至少他们会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 当技巧高超、勇敢而又危险的滑板活动被规则所阻止时,我看到的是规则背后阴险的反人类精神。
◆ 文化源于人类的创造
>> 文化向来都是一种压迫性结构,这是一个根本而普遍存在的现实。
>> 所有的等级制度都会创造赢家和输家。赢家会更倾向于维护这个等级制度,而输家则会批判它。
>> 所谓的父权制度更像是男性和女性在数千年以来试图摆脱贫穷、疾病和艰辛所进行的一种不完美的集体尝试。
◆ 小心提倡单一因素解释的人
>> 权力是激励人的基本动力之一。
>> 一对同卵双胞胎在出生时分别被两个家庭收养,第一个家庭如果比85%的家庭穷,第二个家庭比95%的家庭富,那么双胞胎中的两人在智商上会相差15。
>> 攻击性并不完全是习得的,而是天性的一部分,以防御和掠夺为目标的攻击性行为拥有非常古老的生物学基础。
>> 怨恨的产生只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被占便宜了,二是自己不愿意承担责任。
>> “如果家里太舒服了,你就永远不会离开了。”
◆ 用专注替代思考
>> 因为生活的痛苦而憎恨和鄙视生活,只能让痛苦变得无以复加。
◆ 发现美好,平衡痛苦
>> 每天留出一些时间来集中思考和讨论所有的危机和应对方式,其他时间就忘掉这些事情。
>> 存在的美好也许可以平衡生命中无法消除的痛苦。
>> “我这一生应该做什么?”“追求目标,专注当下。”
>> 你必须先找到正确的方向,把目光投向美好和真理,然后才可以专注于当下的每时每刻。脚踏大地,仰望星空,全神贯注,这能使你更好地完善当下和未来。
>> 我应该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强大?不要撒谎或做你鄙夷的事情。
我应该如何使自己变得更高尚?只遵照你心灵的旨意行事。
我应该如何面对最棘手的问题?将它们视为通向人生之道的大门。
我应该如何帮助落魄的人?用正确的示范来鼓舞他,使他重新振作起来。
当众人皆醉我独醒时应该做什么?坚定勇敢地说出事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