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中惊为天人的花月宴,唤醒的不是新知,而是久远的记忆




网剧《梦华录》火了,提前点映的“花月宴”更是一宴封神,这似乎不能仅仅用一个“爆款”去解释,而更可以看到一个明确的文化潮流,一种特质“美”的复兴。

王维在《滕王阁序》中,有“四美具,二难并”的喟叹,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都有;贤主、嘉宾,难得却得。如果从更通俗的角度去看,花月宴中的四美,也可以看为美女、美景、美食、美酒,这当然是一种感官上肤浅的认知,但是却并不模糊,而是一种可以明确感知到的美,形式美,内容也美,而花月宴中那段完整、准确、传神地复刻《捣练图》、《簪花仕女图》中人物形象和情境的舞蹈,就使得那些古老的艺术跃然屏上,活了起来。

我觉得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似曾相识,并非对陌生人或者陌生事的亲切,而是一种似乎存在于灵魂深处,未曾名状但看到了或听到了就觉得深契我心,这种感觉从何而来?大家对这部剧的认同,是不是也被戳到了那个点?

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春晚上的《只此青绿》,都成为一时的现象级文化生活热点,再联想到今天的“花月宴”,我们会发现,这种美并不是陌生的,或者这种共鸣也并不陌生,这是一种文化的共鸣,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共鸣,更深入的想,也许是那个久远的共同民族记忆的唤醒。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很多都是黄钟大吕宏大叙事,但真正让我们感到浑身一震的,却往往是那些碎片却鲜活的细节。文化不是形而上学的东西。茶点和美食唤醒的不只是味蕾,喜欢也不仅仅是因为“民以食为天”,更多缘于古往今来传承永续的生活点滴,以及不仅暖胃更暖心的人间烟火。

这些美好事物的具体化呈现,即便仅仅是惊鸿一瞥,也让人往往感受到那种直抵人心的力量,这种生命力的深邃厚重,足以穿透历史的断层喷薄而出。因为,那就是我们过去的生活,我们从古至今就是那样生活过来的。那种美不是时尚之美,不是潮流之美,而是基因,是本质,是本来如此,是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不是心理建设,不是创新,而是一种灵魂的回归。

梦华录的服化道是表达精准的,我们会看到繁复之美与雍容之美,这与时代流行的简约和快节奏当然各异其趣,我们也没有条件去像古人那样生活,但这不妨碍我们去欣赏、体会,甚至某种程度的代入,这就是文化的享受。

永安楼开业之前,赵盼儿对池衙内说,“我希望永安楼是一个有美酒、有美食、有轻歌、有雅乐,也有俗乐,也有人欲的地方。”而花月宴,恰是这一构想的呈现,人欲没有善恶雅俗,但可以在美的引导下更正向、更高级、也更体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梦华录》中惊为天人的花月宴,唤醒的不是新知,而是久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