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成长》读后感

这本书给我们介绍的是一种影响我们发挥潜能的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

第一次看到“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是天才神童乔希·维茨金的《学习之道》。我觉得这本书是《学习之道》第三章渐进理论的延伸。全书凝结了作者在“成长型思维”上的研究成果,所以你可以看到大量的案例让你生动地知道究竟什么表现什么行为是“成长型思维”。

作者在研究人们如何面对失败的时候,发现有的人倾向于拒绝困难和挑战,而有的人遇到困难时却更加兴奋。这也是她重要的研究发现,成长思维和固定思维的区别之一。

其实从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固定思维认为能力是固定的,努力的作用不大。他们常常会把发生的事当作一个衡量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所以他们特别害怕失败,甚至会为了避免失败而逃避挑战。与之相反,成长思维认为能力是可以提升的,每一次挑战都是进步的机会,如果失败了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找到下一个努力的方向。本书花了很大的篇幅对成长思维和固定思维进行的比对和展示。例如:成长思维的老师不会通过一次考试成绩评断学生能力和水平。她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向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他实现目标。但是我更感兴趣的是怎么改变我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本书第八章提到四步:

第一步:接受。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我们都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模式。

第二步:观察。明确什么会激发你的固定思维模式。

第三步:命名。是的,就是给他起个名。

第四步:教育。要知道固定思维其实是为了保护你、让你有安全感。你要做的是教育他找到更好的方法让你有安全感。例如尝试慢慢一点点走出舒适圈。

就我自己而然,在面对失败、挫折的时候,当我没有实现我的目标的时候(这个目标可能只是周六看1本书这种无关紧要的任务),我的“固定思维”就会跑出来。她常常会对我说的是:你不行。你没有能力。你做不到,你就是比较笨。你就是一个失败者。你总是这样子,你是一个没有意志力的人。你是一个不具备成功特质的人。所以,我和叫她——小怕。因为她总是害怕困难、害怕错误、害怕失败,总是害怕一步错,步步错。

教育小怕,当我遇到“不能”的声音的时候,我问问自己,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现状。还有什么资源可以帮我改善现状。我需要建立一个if then 的程序。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最后的设立——成长型目标很有意义。

每天问问自己:对我来说,今天有哪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对我周围的人呢?

同时利用这些机会的时候,制定一个计划:我将在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开始实行这个计划。

最后,思维模式的转变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持续去做,用一种全新的思维看待问题。

(这本书,我最喜欢的还是关于教授和传递成长思维的部分。下次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终生成长》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