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笔记一

这一次省一模考试的英语阅读理解的C篇出自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原理》,备课的时候,我来了兴趣,翻出来又读了几页,每次都读这本书总会有思考和收获。

我们每天都在跟经济打交道,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分钱都不能少,哪里都需要钱。

股市有涨跌,楼市有兴衰,金融有风暴。

我们好像很懂经济,又好像一无所知。

听财经频道里的经济学家口沫横飞,听到耳朵都出油,也不知所谓经济学家,到底在说什么。

经济学仅仅研究钱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经济学到底在研究什么?


1

稀缺到底是什么?

择校热和学区房热销,源于我们争夺优质的稀缺的教育资源。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制度,源于国家通过层层选拔,筛选优秀人才使用稀缺的教育资源。

一线城市中心城区房价高居不下,源于城市中心土地的稀缺性,土地规划限制住宅用地的配给量,卖了一间房少一间房。

伊拉克战争,源于各国争夺稀缺的石油资源。

稀缺到底是什么?

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在《微观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稀缺就是社会资源的有效性。

从个人角度:每个人有无穷的欲望,但是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无法生产出人们想要的所有商品和服务。

房子,车子,银子,你都想要,可是你能得到所有你想要的东西吗?

从社会角度:社会资源,比如说,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有限的,不足以生产出所有东西。社会无法满足每一个人需求。

所以,这时候,我们要做出选择,究竟要买什么?

稀缺,解释了人们消费(购买)什么?社会因此生产什么?

稀缺的概念之所以重要在于,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管理它的稀缺资源。

我们不是经济学家,但是可以尝试用经济学家的眼光思考社会现实。

再吹点牛逼的话,10大经济学原理够用了。


2

人们面临权衡

生活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我们每天都面临不同的选择。

下班后,你是和朋友出去搓一顿?还是和男票或女票看场浪漫的电影?

你要决定家庭收入是用来买车还是出国旅行?

国家要决定财政开支的大头是国防还是民生。

权衡就是,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必须放弃另外一种我们也喜欢的东西。

某事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其他东西

大学毕业后,你可以选择工作,得到薪水;可以选择出国深造,得到知识。

机会成本就是你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其他东西。

如果你选择出国的话,机会成本就是工作收入和工作经验。

理性人在边际处思考

理性人,在给定的可行选择下,有条理有目的地尽自己的所能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边际,就是指边缘、额外、追加之意。

从消费者角度,当你很饿的时候,你愿意为第一块披萨支付9元,吃了感到满足感。

第二块披萨,你觉得只值7元,因为你已经有点饱了,第二块披萨带给你的满足感少了。

第三块披萨,你觉得只值5元,因为你有点撑了,满足感非常少。

每吃一块披萨带来的满足感就是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呈递减规律。

从生产者角度,当你织第一件毛衣的成本是100元。

当你织第二件毛衣时,总成本是150元。边际成本就是50元。

每增加一件毛衣带来的成本即边际成本。

理性人在决策时通常要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3

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

当油价飞涨,我们选择搭地铁、坐公交车,而不开私家车。

当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企业扩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量,而我们选择购买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

激励是指诱使或迫使人们做某事的东西,

比如:惩罚或奖励。

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

你早上起床后,倒了一杯澳洲牧场生产的牛奶,吃了一只海南空运过来的香蕉。

你穿上了日本制造的棉麻衣服。

你开车去上班,这辆车是由十几个国家制造的部件组装而成的。

每天,你要依赖很多人为你提供商品和服务。

但如果将你和所有人隔绝,这对你没好处,因为你需要自己种粮食、自己做面包、自己做衣服、自己建房子。

通过和别人交易,人们可以用更低成本购买更多种类的商品。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出经济学最著名的思想: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作用,它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一条走向合意的市场结果。

“看不见的手”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之一是商品的价格。

比如,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

蔬菜价格飞涨的同时,农民决定多种蒜、绿豆、姜。

价格对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产生影响,对市场经济如何分配稀缺资源产生影响。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该体系下资源配置是通过众多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买卖商品的分散化决策完成的。

当我们谈经济,其实我们是在谈生活。

经济学,无处不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学原理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