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静园

静园的位置实在精巧,上一个路口还是熙熙攘攘的商业街,下一个拐弯便到了静谧和谐的鞍山道70号,颇有“大隐隐于市”的韵味。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个院的时候,第一反应便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后来想想,他以前可是住在故宫的,这样的小地方,是“由奢入俭”了。

当年溥仪迁居于此,正是风华正茂少年时,他心中有志,志在“复辟”,并一直在为其奋斗,然天不遂人愿,世人提起他,终究也是一个“末代皇帝”的称呼。

溥仪姓爱新觉罗,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后近三百年的时光里,这个姓就代表了至高的荣耀,可以说,溥仪一出生就在罗马,所有人都以为他以后的生活会比一般人好上很多,但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这个字曜之的少年,在他六十一年的有限生命里,看到了封建帝制的湮灭,也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

溥仪曾有两次登上帝位,第一次是在三岁的时候,本该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时期,他却迈着步子走过丹陛,坐上令人眼红的“金銮宝座”,我们不知道他那时候是否开心,只知道此后至少名义上他就是万人之上的存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爱新觉罗·溥仪被迫退位,那时候,他也不过六岁。第二次是在1917年,7月1日,张勋兵变,宣统复辟,史称“丁巳复辟”,然而这次复辟在十余天后就随着段祺瑞出兵讨伐,张勋出逃荷兰而宣告失败,溥仪被迫退位,那一年,他12岁。

1924年11月5日,溥仪被赶出皇宫,离开了富丽堂皇的紫禁城。

虽是落败的皇帝,但骨子里仍有着独属于“皇家人”的不屈,自小接受的是天子守国门的教诲,根深蒂固的是为君者要护好王朝的思想,当有人想要让他从这龙椅上下去,想要推翻传承千百年的王朝帝制,创造一个所谓的没有帝王的“新时代”时,他只能站起来,进行属于自己的反抗。

民国十四年,溥仪移居天津,首先在张园住了五年,后来因张园的房主张彪去世,其子想要涨房租,溥仪手头拮据,便经人介绍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迁居于陆宗舆的私宅“乾园”。溥仪借给张氏3万元大洋,用10年房租作抵压。1929年7月9日,溥仪迁入乾园。后来他将乾园改为“静园”。

被赶出宫的溥仪心中必有不平,于是他与清朝遗老遗少以及张作霖、段祺瑞、吴佩孚等往来,谋划“复号还宫”,再次复辟。溥仪带着自己的一妻一妾出入各种场所,辗转认识了很多人,他向各国寻求帮助,同时,对于到访的军阀,无论大小都积极与他们接触,建立良好的关系,希望从中获取支持,现在我们在静园里还能看到溥仪设的专门招待谋划“大计”的会谈室。但溥仪还是失望了,各国会给予溥仪足够的礼遇,但却很少能真正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支援,很多国家都只是处于政治的需要时才想到他这个前清皇帝。而乱世中的军阀,又有哪个会真心的想让溥仪坐上龙椅呢?自尊心不断地受到打击,各方势力对他也愈发冷淡,土肥原贤二的游说是日方给溥仪最后的“善意”。

溥仪在天津生活了七年,这七年是他在各派遗老、各种主意之间摇摆的七年,也是他积极活动、寻求复辟的七年,最终,他选择了与日本人相互勾结以实现复辟,成为一名伪满洲国的“皇帝”。溥仪曾说:我在日本公馆里住了些日子,到了天津之后,我一天比一天更相信,日本人是我将来复辟的第一个外援力量……我拉拢军阀、收买政客、任用客卿全不见效之后,日本人在我的心里的位置,就更加重要了。在当时看来,与日本人合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他们各取所需,但彼此都知道,这是场不平等的交易。在成为伪满洲国“皇帝”之前,我们可以说溥仪的经历是历史造就的悲剧,但当他选择做一只笼中鸟,自欺欺人地沉浸在那所谓的“皇帝梦”中时,就是他自己在犯错,是他对这个国家不负责任的表现!

溥仪三岁登基,在他风华正茂的时候被赶出皇宫,而后为心中的“复辟”七年谋划,最终潦草收场,后来的溥仪顺应时代潮流,随着历史的发展成为新中国的一员,他曾打趣自己做过四次皇帝,这第三次的“皇帝”,便是他这一生中做的最错的决定,但悲哀的是,这个决定是他浪费了七年的时光,耗尽所有自尊和希望而为之努力所得来的。

《清史稿》中写道:帝冲龄嗣服,监国摄政,军国机务,悉由处分,大事并白太后取进止。大变既起,遽谢政权,天下为公,永存优待,遂开千古未有之奇。虞宾在位,文物犹新。是非论定,修史者每难之。然孔子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所见之世且详于所闻,一朝掌故,乌可从阙。傥亦为天下后世所共鉴欤?

时间抹去了很多东西,后来啊,静园几番易主,历经变迁,当过办公用房,也做过住宅用地,一砖一木无声地看着人来人往,然而那个名为溥仪的少年却再没有回来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溥仪的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