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朕已阅

这是我读的王小波的第一本书。读完这一本,觉得应该把他写的过都拿过来读一读。
书里的内容跟书名没太大联系,不过作者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真实。
我是个不太会来事儿的老实人,很多人不太喜欢这种性格,尤其是到了职场种,表面功夫似乎更加重要一些。
大概是我对真实的理解有偏差,所以把握不好度。活得真实对我来说挺难的。我想再过个10年,也能真的活得真实。

朕的书摘

  •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 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我自己;倘若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
  • 一般人认为,善良而低智的人是无辜的。假如这种低智是先天造成的,我同意。但是人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所以后天的低智算不了无辜——再说,没有比装傻更便当的了。
  • 这世界上有人喜欢丰富,有人喜欢单纯;我未见过喜欢丰富的人妒恨、伤害喜欢单纯的人,我见到的情形总是相反。
  • 女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人爱她
  • 人活在世界上,不可以有偏差;而且多少要费点劲儿,才能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
  • 在文学艺术及其他人文的领域之内,国人的确是在使用一种双重标准,那就是对外国人的作品,用艺术或科学的标准来审评;而对中国人的作品,则用道德的标准来审评。
  • 画家画裸体模特,和小流氓爬女浴室窗户不可以等量齐观,虽然在表面上这两种行为有点像。
  • 众所周知,我们已过了要人催尿的年龄,在小便这件事上无须别人的鼓励。
  • 四书五经再好,也不能几千年地念;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换着人地嚼
    -追求智慧与利益无干,这是一种兴趣。现代文明的特快列车竟发轫于一种兴趣,说来叫人不能相信,但恐怕真是这样。
  • 对生活作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
  • 上智下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我在老家插队时,共有两种选择:一种朴实的想法是在村里苦挨下去,将来成为一位可敬的父老乡亲;一种狡猾的想法就是从村里混出去,自己不当父老乡亲,反过来歌颂父老乡亲。这种歌颂虽然动听,但多少有点虚伪……
  • 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做聪明人才有前途,当笨蛋肯定是要倒霉
  • 绅士动拳头,小人动刀子
  • 为了营造至善,我们必须做出这种牺牲。但却忘记了让人们活着得到乐趣,这本身就是善;因为这点小小的疏忽,至善就变成了至恶
  • 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人在工作时,不单要用到手、腿和腰,还要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我总觉得国人对这后一方面不够重视,这样就会把工作看成是受罪。失掉了快乐最主要的源泉,对生活的态度也会因之变得灰暗
  • 在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
  • 我不相信人会有所谓“命运”,但是我相信对于任何人来说,“限度”总是存在的。再聪明再强悍的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也是有限度的。老人桑地亚哥不是无能之辈,然而,尽管他是最好的渔夫,也不能让那些鱼来上他的钩。他遇到他的限度了,就像最好的农民遇上了大旱,最好的猎手久久碰不到猎物一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限度,仿佛是命运在向你发出停止前行的命令。
  • 那些与命运斗争的人,那些作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地接近这种失败。老人到海上去,不能期望天天有鱼来咬他的钩,于是他常常失败。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
  • 但是,那些与命运斗争的人,那些作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地接近这种失败。老人到海上去,不能期望天天有鱼来咬他的钩,于是他常常失败。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
  • 在人类前进的道路上,强者与弱者的命运是不同的。弱者不羡慕强者的命运,强者也讨厌弱者的命运。强者带有人性中强悍的一面,弱者带有人性中软弱的一面。强者为弱者开辟道路,但是强者往往为弱者所奴役,就像老人是为大腹便便的游客打鱼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