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史话——以医济世周子颿

(十四)以医济世周子颿

文/康桥

周汝辑,字子颿(同帆)或子帆,甘肃省天水市人。生于1900年,卒于1970年。

周子颿世居天水市秦州区古风巷,1914年至1920年在天水名医刘述斋门下学习中医,出师后又投师名医吴鉴三处深造,1924年独立开业行医,同年,由当时政府卫生部门考核,授予“鉴定国医”之资格。

1950年,周先生参加天水市医学研究会,并被选为天水市中医学会委员。1953年,他联合刘霭堂、刘友淘、蒲成林、周子元等名医一道组建了天水市第一个联合诊所——建设路联合诊所,子颿任所长。1954年,他代表天水地区参加了甘肃中医代表会议,会后留在甘肃省中医门诊部(甘肃省中医院前身)工作,不久被任命为甘肃省中医院门诊部主任。1965年 7月,经批准,他与张汉祥、张涛清、窦伯清一起被授予中医主任医师职称,成为甘肃省第一批四名中医主任医师之一。   

周子颿的启蒙老师刘述斋出身名医世家,幼承家教,攻读经史,精研古典医籍,并粗识西医知识,自编有《生理学》《传染病学》等教材,主张以中医为本,西医为辅,不墨守故法,不拘泥古方,具有改革的思想。在二十世纪初,周子颿能遇到这样一位启蒙之师实在有幸。从此,他夜点明灯,一头钻进祖国浩瀚的医学典籍中,抄写背诵,思索领悟医理。他虚心求教,质疑问难,在博览杏林名著、全面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又精读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论》《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数年的勤奋学习,奠定了他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从1921 年起,他又投名医吴鉴三门下深造三年。吴鉴三学识渊博,医术高明,临床疗效显著,在天水很有名望。1924年,周子颿走向社会,独立行医。

新中国成立前,周子颿先生在天水已是声名远播的中医大夫。他医术妙、医德好、医风正。行医时,无论是社会上层人士,还是贫苦百姓,他都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他待人豁达厚道,从不计较诊费,对贫困者常常不收诊费,所以,他行医一生却家道清贫。患者送旗送匾他都谢绝。政府奖励和好友所赠予之旗匾他都收藏起来,不事张扬。

在甘肃省中医院工作期间,他每天都精心诊治患者上百余,认真负责,始终如一,常常不能按时吃饭和休息。有患者寻到他家里求治,他一样认真接待。他重病住院期间,仍有许多人赶到病房找他治病,或有疑难疾病求于先生,他从不拒绝。在去世前三天,他还给护士范秀英诊治妇科疾病,这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个患者。直至去世,他的病床前没有断过求医治病的人。

周子颿一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为民治病上,未曾着力于论著,又因受世事影响使身体受损而过早地去世,所以,遗著不多,只有《周子颿中医妇科》一本。甘肃省《中医医案医话集锦》一书选录了他的多例医案,他所遗大量经验方单尚待整理。他的名字和主要事例选入《中医人物辞典》之中。他的部分医疗经验,被甘肃省中医学院和甘肃省中医学校采用为教材,亦有被后人整理发表于医刊者。他晚年积极带徒,培养中青年医师多人。   

周子颿中医理论全面而扎实,经验丰富,特点突出,尤其擅长仲景伤寒和中医妇科。处方特点是药味精炼,量少价低而有奇效,许多医案被传为佳话。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 甘肃省某新闻单位幼儿园传播猩红热,经多方医治而无效,后请他诊治,每患儿只服几分钱的草药均得痊愈。又如天水市雕漆厂技师巨某,患肺脓肿,呼吸困难,体质虚弱,病情危重,请周子颿诊治两月而病愈,再未发作,直到1985年终老去世,享年80岁。

在繁忙的医疗实践中,周子颿看到了现代医学的长处, 认识到祖国医学在客观检查、急诊抢救等方面的不足。为了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他不断努力学习,经常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向西医同道们请教、学习。他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在掌握好中医理论的同时,多掌握一些现代医学诊疗知识就等于用两条腿走路,就会多一种征服疾病的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诊疗水平。

从天水到兰州,周子颿先生遐迩闻名。他一生为中医事业,为人民健康鞠躬尽瘁,堪为后人之楷模。

康桥原创作品,敬请关注,请转发!版权已保护,转载微我, 以免误伤,盗用必究!

作者简介:张强(康桥),男。依崆峒山,傍泾河水。生桫椤塬,学哈尔滨。年逾五十,历经风霜。出身医科,偏爱诗文。弄情笔墨,习修武学。“兰马”拥趸,万步有约。运动达人,健康桥梁。曾在《散文选刊》《家乡》《飞天》《甘肃日报》《平凉日报》《甘肃农民报》等媒体发表散文数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杏林史话——以医济世周子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