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抒怀

 

陪伴就是幸福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顾随先生讲解《豳风.七月》,这首农事诗真是一篇杰作,它是平凡的,又是真实的,反映出人民的勤劳,更写出中华民族的乐天性,这样的民族是有希望的。作品如此,人也亦然,他还说,“死人活在活人的记忆,假使活人不记得了,死人才是真死了”。

    是啊,在中国的众多节日中,八月十五是给人过的,七月十五是给神过的,祭完祖宗先人,才过喜庆团圆中秋,人应该知道从哪里来。

    那 一年,七月十五又到了,那一天,不该在我家里受罪的奶奶准备好了上坟的祭品,让我去上坟。不知什么原因,我一肚子窝火,不想去,并发牢骚,“活人都管不了了,还管什么死人?”奶奶很无奈,也很难过,就没有再催我。

    本来就缺少活力的家里,更是寂静,我站在屋门口,透过屋门的玻璃,呆呆的看着院子里,为了啄食而闹腾着的几只鸡仍然很欢。不知什么时候,二弟把二大娘叫来了,二弟把刚才的事情和二大娘说了,二大娘声音虽不大,她首先批评我,“自从三妹妹走了后,一家老老小小没有不管你们的,是冻着了还是饿着了?你说这样的话。你妈从小拉扯你弟兄三个,容易吗?七月十五上坟都不去。人不能忘本,越有出息、有本事的人越重视上坟、有孝心,你看看你家伦四叔,每到逢年过节,早早回来,非常重视。”我羞愧难当,二大娘又和奶奶说了一会话就走了,我拾掇好祭奠物品上坟去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母亲在临去世时,嘱托二嫂好好照看我们几个,万般不舍与无奈啊!王维诗“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情此景,眨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也从孩童到了知天命之年,一边写着,眼泪汪汪的。

  这次回沂水,是给岳父上百日坟,一路细雨绵绵,下个不停,可是只因为有目标,恶劣天气也要依然前行。在回家的路上,也不忘与儿子沟通交流,进行思想教育。这个时期的年轻人,思维并不成熟,有时候幼稚与偏执。这次上坟,本打算买点点心水果,可是又准备齐全了,鸡鱼炸货点心水果,还专门叠的金元宝,可惜临行忘了拿,到姚店子又买了一包,还有一个纸箱子扎彩。

  有用吗?不好评论,演给活人看,可是有些戏该演还是要演的,人生就是一出戏,每个人都是戏的主角,喜怒哀乐、成败得失全靠自己把握。

      在经过桃园科技城时,儿子说:“看着就够了。”儿子暑假在这里给一家电脑经销商打工,我和他妈妈针对他的错误言论,进行了批评教育。既然选择在这里工作,就要接受现实,首先就应该站在老板立场考虑问题,心里想着别人好,自己才会好。赚钱是次要的,主要是学习社会经验,学习如何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这才是最重要的。他妈妈说,陈安之教育她,做人要学会反省自己,会反省才会进步。西方哲人说,我思故我在。佛家语,即心即物。物即是心,心即是物,内外一如,然后才能真正受用,真正力量,顾随先生阐释的真到位。

    秋天又要到新的环境学习,叮嘱他要悦纳他人,也悦纳自己,感恩拥有的人生平台,感恩这段比别人付出更多的的经历。孩子毕竟还小,有很多缺点,有时候和人家攀比,是的,我们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但是我们就需要接受现实,父母给了你健康的身体,并不算丑陋的外表,又给你提供学习的机会,虽然不能和人家比,但是我们要和自己的现实情况比。

      小时候,没有住房,收入低,入不敷出,家属带着儿子,回娘家,有时候一住就是半个月,老岳父吃完饭就带着儿子出去玩玩,让岳母和家属安稳吃饭,有时候还给点钱、面、花生油接济一下,那时候日子过得都很紧吧!以人为镜,可是知得失,像岳父这样如此有分寸、如此有礼数、有如此好的结局,真是积德行善的福报啊!

    上完坟,吃完饭,回二姐家的路上,二姐说:“就像人家说的,父母在,家在;父母不在,只有记忆。”这句话从一个只上过夜校的农村妇女口中说出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是啊,跑了二十多年、熟悉的小高庄,渐离渐远了!

陪伴

      又到老家上了上坟,在二大爷家坐了一会,聊了一会家长里短,就返回临沂了。

    子曰:“敬神如神在。”有些事情只要心里觉得它有,它就会存在。

    近几天,看到一些事,听到一些事,有感而发,仿顾随先生诗胡诌几句:

诚心向真终不收,善恶因缘如夜昼。

劝君莫计得与失,门外清溪自在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月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