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年的老北京人,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那地道的京腔京味儿,那曲里拐弯的胡同儿,那红墙托起的琉璃瓦,那城墙内外的四九城。记得夏日里摇着芭蕉扇,吃着黄瓜丝儿麻酱面,冬日里围着炉子取暖,嚼着烤得香脆的窝头片儿,聊着天儿谈着地,温馨又温暖……这些都是记忆中的碎片,每每想起,心里总有种按耐不住的喜悦,那是一种把清贫的生活过得甜蜜的感觉吧!
有一天我心生一念:重温过去的岁月,走一遍记忆中的北京,把她封存在心底,烙印在我一百岁的记忆中。那时,我会像今天一样忆着往昔,陶醉在美好的回忆里……
小时候我就住在崇文门外这条胡同的一个大院儿里,大院儿的前身是明代古寺,有两座坐北朝南的大殿(以前是三座,但在我的记忆里只剩下两座了)住着几十户人家,前殿以南为前院儿、两个殿之间为中院儿、后殿以北为后院儿、以西为西院儿,我家就住在西院儿。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大院有两扇大院门,不知什么时候院门就剩下粗大的门框了,我们订奶的小木盒子就挂在门框的两旁,再后来大门口西侧又盖起二层小楼,门框再也不见了。
那时院门口很宽,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家户户加建盖房子,于是门口就变成这样子了。
有人会说:那么大的院子多乱呀!那您可不知道了,对于孩子们而言这是多么快乐,多么有趣儿!听哥哥姐姐们讲故事,领着弟弟妹妹们玩儿跳房子、跳皮筋儿,天不黑不回家,只有妈妈那声“吃饭了”的叫声才各回各的屋、各找各的妈,这是现在的孩子们享受不到的呀!
儿时大殿的榫卯没有色彩,就是木本色,我也不知道叫“榫卯”,看着样子像羊排,故称榫卯为“羊肉”。
我家的房子与后殿的西墙仅有一米的距离,殿顶的檐子遮住了我家房顶的一半,别看房屋矮小,却是冬暖夏凉那种。因为要写我生活的地方,故在百度里搜到这张照片。殿顶与我记忆中完全一样,而围墙是拆迁后在我家房址上围建起来的(因保护古建筑而拆除)
记得小时候每逢国庆节的晚上天安门广场放礼花,父亲都会把我和弟弟举到殿顶,站在殿顶向西北方向望去,一览无余!漂亮的礼花升腾天空,绽放出五彩缤纷的图案,漂亮极了!而我们也会为享有这得天独厚的位置而沾沾自喜。
故地重游,巳没有了旧时模样,那破旧的寺庙修缮一新,古老沧桑的“大殿”露出新的妆颜。望着即熟悉又陌生的大殿,我在想:大殿的存在,也许得益于居住在此的人,倘若没有他们在此居住生活,这两座大殿也会像崇文门城楼一样,在动荡的文革中毁于一旦,不复存在。
站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脑海里翻腾着曾经的场景,多少个春夏秋冬在这里度过,每一天都书写着不同的故事。日月星辰,斗转星移,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溜走。我自言自语道:昨天用来回忆,今天用来珍惜,明天一定要努力争取!
我家与先生家虽不在一个街道,却是在相距两站地的一条直线上。结婚那天他徒步来接我,我们牵着手走进婚姻的殿堂,这一牵一走,牵手几十年,走了一辈子。
如今先生的家没有了当初的一点痕迹,完全变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但对面的“三里河、芦草园”如今已改造成休闲游览的公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与之地名紧扣,闲趣精致,可圈可点。
从芦草园西口出来就是鲜鱼口,路过“锦芳”小吃店必喝一碗咱老北京的“豆汁儿”呀!从当年的北京小妞到如今的北京大妈,唯独没变的就是爱喝这口儿。
前门可是我们小时候常去的地方,最常去的就是打磨厂的一家书本文具批发店。每逢寒暑假开学的时候必然光顾,那可省下不少银两呢!
前门也是我工作二十多年的地方。这里曾留下我青春的脚步,也记载着我成长的历程,有过快乐和梦想,也有过辛酸和苦涩,酸甜苦辣样样都尝过。岁月蹉跎啊,过去的都是浮云,留下的都是美好生活。
慢步在前门大街,细心找寻记忆中的点滴,原本的样子难寻,曾经的钟表店、前门文化、前门电器、前门自行车、前门化工、前门五金、前门乐器等等商店统统不见,只留了一个“亿兆”,虽是原始的名字,里面既“换汤又换药”。整个前门大街虽漂亮洋气,但缺少了历史的厚重,岁月的沧桑,设计风格千篇一律。可谓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在我曾经工作的地段来回渡步,仔细辨认着大概的位置,差不多就是这儿吧。
文革时期有一句经典语录:“破旧立新”,在我看来,前门大街“破旧”有点过,“立新”缺失了太多历史厚重。真不懂专家们的思想。
倒是有一个地方非常推荐,这就是前门西侧的“北京坊”。她是在保留原有的经典建筑基础上又加入了青砖与玻璃房交错的建筑,是一处新旧相融,中西合璧,古香古色和现代气息融合的好地方。
劝业场是保存完好的老建筑,米色的欧式建筑在北京坊里特别抢眼醒目。以前这里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商场,在北京非常有名,现在则为“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了。
PageOne书店座落在北京坊最好的位置,与正阳楼隔窗相望。这里不仅是一个卖书和看书的地方,而且还是一种文化载体。一至三层的整面墙都是书架,上面放满了书籍,坐在落地窗前,看一本有关前门的书籍,抬头望一眼正阳楼,在脑海里穿越历史时空,太有感觉了!
北京坊是一个让北京人来了还想来的地方,环境好人又少,还特别适合拍照(两次来此都在周一,不知周末是否人多)
从北京坊出来顺便去老宣武的“杨梅竹斜街”转转,因要写的东西不多,顺便将此加入这篇回忆录中吧。
这条胡同曾经是一条文化街,后为老北京人居住的地方。如今随着日益重视旧址的保护,这里既有老屋旧舍,也穿插些文艺小店儿,成为一条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和文化艺术相融合的胡同。慢步中我听到晒太阳的老人聊着家常,也听到饰品店老板与顾客京腔京调儿的侃着北京文化。看到带有小清新风格的文艺小店儿,也看到有点文化底蕴的书店。这个“模范书局”一下子吸引了我,撩起门帘走了进去,看到满满的书籍带着书香气息。那铜字印章让我端祥好半天,细细琢磨了一下,买回家恐怕也没有用武之地。总不能空手而归吧,买入冰箱贴作为记念。
儿时生活的地方和长大后工作的地方暂时写完了,但还是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那就留着以后有时间续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