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破30亿了,有何教育意义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能触及人之基本情感,使人能够得到生活的启发并赋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暑期假日中非常适合带小朋友去观看。

在影片中,制作团队为哪吒重塑"肉身",彻底打破了世人对其的刻板印象,摒弃了他极端的脾性——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在剧情的铺设上,没有所谓的天长地久和人伦的天崩地陷,所有讲述亲情与友情相关的全都点到即止,不带半分油腻。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其他人物的刻画上,人之性格的缺点与优点,善良与伪善,好似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一般。

哪吒,人人厌恶的小孩,生性顽劣,可就算再玩世不恭,他也绝不会屈从命运——纵然命运不公,饱受争议欺凌讽刺,我也要与天斗到底,反抗所有的命中注定。因为自己的命,自己扛,自己救!人,不一定需要极致的正义,也不需要无限的光辉,更不需要他人眼中的伟大,这也与我的观念不谋而合。


白龙敖丙,翩翩公子,既高冷又热心,明明是个好人,却身负家族使命让他背叛了友情,做了他不想做的事。

李靖夫妇,优柔寡断,但对哪吒充满了父母的爱,像极了现今生活在都市的很多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骤减,但在必要的时候,连性命都愿意为子女付出。

太乙真人,虽然是神仙,却满身都是凡人的缺点,办事粗心,尤其还是讲着一口方言,没有一个正经神仙的样子。可恰恰也是因为这一点,才让这个角色很接地气,而不是那种让你有种距离感的神仙。

可以说,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在观影之后,也引发了一些我对子女教育的深思。

在中国,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罢,最常见的就是给学生贴上各种标签。俗话说:出水荷花有高低,人的五指不一齐。每一个学校的不同班级中都会存在一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同样也会有中等生和个别差生,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本应该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可是,似乎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他们尚未尽责尽力之前就开始怨天尤人,此后便毫不犹豫地给他们心中非理想的学生戴上"坏学生"的帽子,贴上"孺子不可教"和"朽木不可雕"的标签,随之等待那些孩子的就是冷嘲热讽以及冷眼相待。

在影片中哪吒说,"他们把我当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瞧瞧"、"修炼出去捧那些白痴的臭脚,还不如在这睡大觉"。而心理学家也曾经提出过"贴标签效应",如果对人贴的标签是正面的,积极的,被贴标签的人就会向着所贴标签内容的方向行动和发展,反之亦然。

由此可见,很多学生极有可能因为在得不到良好的引导,同时还被贴上各种令人反感的标签的时候,他们开始会破罐子破摔,故意迟到旷课、惹是生非或者破坏纪律等。这个时候,在心底的成见早已形成一座巍峨大山,想要撼动也绝非易事了。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古往今来,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现在,在大多数老师的眼中,学习好、听话、像"小绵羊"一样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好动、破坏纪律的"小老鼠"就一定是差生。事无绝对,正如我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看到的,世间万物并非只有非黑即白的简单定型,事如此,人亦然,一个好的老师应如同一部好的电影一样,能给人一个正面的人生启示,导人前行。


不仅如此,孩子的家庭教育也尤为重要。当了父母之后,总觉自己的耐心越来越不够用,可以说小时候我们有多痛恨父母打骂我们,我们现在就有多像当时自己的父母,总能为了芝麻绿豆大的事情,用杀伤力极强的字眼训斥孩子,无所顾忌地打骂孩子,这对孩子心理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其实孩子是一种非常不记仇的生物,他们对于父母有着无条件的包容,父母的道歉对于他们来说如同七彩神石,不仅能完美的修复之前打骂造成的裂痕,也能让孩子更好的理解父母的情绪,对于今后的亲子关系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或许,目前的我修行尚浅,此刻幡然醒悟,也不会为时已晚,往后任重道远,努力做一个不打骂孩子的父母,就从现在开始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破30亿了,有何教育意义)